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凯

作品数:177 被引量:825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8篇手术
  • 44篇垂体
  • 41篇外科
  • 34篇癫痫
  • 31篇腺瘤
  • 28篇肿瘤
  • 27篇显微手术
  • 23篇垂体腺瘤
  • 20篇入路
  • 18篇手术治疗
  • 17篇显微外科
  • 16篇细胞
  • 14篇切除
  • 13篇外科手术
  • 13篇垂体瘤
  • 12篇血管
  • 12篇神经外科
  • 12篇外科治疗
  • 10篇术后
  • 9篇颞叶

机构

  • 16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湖北省新华医...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太和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7篇舒凯
  • 165篇雷霆
  • 105篇李龄
  • 37篇张华楸
  • 29篇董芳永
  • 29篇陈旭
  • 27篇韩林
  • 23篇蒋伟
  • 23篇薛德麟
  • 21篇牛洪泉
  • 20篇郭东生
  • 19篇陈劲草
  • 17篇徐钰
  • 17篇万锋
  • 16篇陈坚
  • 11篇叶飞
  • 11篇吴俊
  • 10篇胡文安
  • 9篇李勇
  • 8篇范月超

传媒

  • 37篇中国临床神经...
  • 18篇中华神经外科...
  • 15篇中华神经外科...
  • 12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中国康复
  • 5篇华中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立体定向和功...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18篇2008
  • 16篇2007
  • 21篇2006
  • 24篇2005
  • 12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圆锥血吸虫病6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万锋陈劲草陈坚雷霆薛德麟李龄牛洪泉舒凯张平杨正明王玉平
关键词:脊髓血吸虫病
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切除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切除手术治疗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9月诊治的62例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使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技术分成两组: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鼻蝶显微切除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症状缓解、并发症、随访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6.6±0.7)d明显短于对照组(8.1±0.8)d,术后并发症(尿崩症、脑脊液鼻漏、电解质紊乱、术后瘤腔出血、垂体功能低下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肿瘤残留比例及复发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Knosp分级研究组中Knosp 2级患者的残留比例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蝶显微切除手术治疗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中使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技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术后肿瘤残留,有效控制患者复发,临床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经鼻蝶显微切除手术。
吴世强张卓周明辉吴亢陈娟张华楸舒凯雷霆
关键词: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导航
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综合判断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分析经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判断标准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PRL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无功能腺瘤、GH腺瘤与ACTH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GH腺瘤高(P<0.05)。结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几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李勇舒凯董芳永万锋雷霆李龄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经蝶窦手术组织病理学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听觉功能保护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听觉功能的保护以及影响术后听力的因素。方法:对53例听神经瘤患者施行枕后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听力。结果:本组病例肿瘤手术全切48例(90.6%),次全切除5例(9.4%),听神经解剖保留47例(88.7%)。术后2周保留有效听力10例(71.4%),有效听力丧失但保留可测听力27例,听力完全丧失16例。<2 cm肿瘤术后保留有效听力5例(45.5%),>2 cm肿瘤术后保留有效听力6例(14.3%)。结论:肿瘤的大小与听力保留有相关性,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操作的经验和技巧是成功切除肿瘤和保存神经功能的关键。
游超舒凯韩林郭东生陈旭雷霆李龄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手术
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研究Pit-1与激素水平、肿瘤侵袭性的关系,以探讨Pit-1在垂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术前激素水平、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确定腺瘤类型,依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硬膜病检结果判断对肿瘤侵袭性分级,用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测定Pit-1蛋白和pit-1mRNA的表达。结果Pit-1在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度表达者占此3种腺瘤的78.8%(26/33),无功能腺瘤及ACTH腺瘤中无Pit-1蛋白的表达。pit-1mRNA在全部的GH腺瘤、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和50%(5/10)的无功能腺瘤中有表达,在ACTH腺瘤组中无表达。GH、PRL、GH/PRL混合腺瘤组间pit-1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此3组均显著高于无功能腺瘤组(P<0.05)。GH、PRL腺瘤组中pit-1mRNA的表达量与其各自术前的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表达pit-1mRNA的腺瘤中,侵袭性组高于非侵袭性组。结论Pit-1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表型、功能有关,与某些激素(GH、PRL)水平、肿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在某些类型(GH、PRL、GH/PRL)的垂体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范月超雷霆舒凯王雄伟万峰牛洪泉李龄
关键词:垂体瘤免疫组化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84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康复组44例及常规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起即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床上体位,坐位及行走训练,培训家属等。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FMA)及Barthe指数(BI)评分,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康复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过程中,康复组患者肺部及泌尿系感染、贫血及压疮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邸方袁海涛肖小华王元星李晓鹏马杰蒋伟舒凯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早期康复治疗生活活动能力
α-干扰素对人功能性垂体腺瘤细胞的作用
2005年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研究α干扰素(αIFN)对体外培养人垂体功能性腺瘤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对11例垂体生长激素(GH)及GH/催乳素(PRL)腺瘤和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αIFN和αRIFN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大多数垂体腺瘤细胞有αIFN和αRIFN表达,尤其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细胞中呈高表达;αIFN对垂体腺瘤细胞激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αIFN对大多数溴隐亭(BC)或奥曲肽(SMS)耐药的腺瘤细胞仍有抑制激素分泌效应;αIFN能增强BC对垂体PRL腺瘤分泌的抑制作用。结论αIFN具有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可能性。
李杰张华楸万锋舒凯雷霆李龄
关键词:Α-干扰素肿瘤细胞溴隐亭奥曲肽
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总结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髓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达到镜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症状改善14例,其中9例改善明显;无变化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切除的组织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MRI检查是确诊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可靠手段。该病一经明确诊断,就应早期根治切除。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冯力舒凯曾亮陈劲草陈坚李龄雷霆
关键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6年间我科收治的37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过程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并按Simpson手术分级评定手术结果。肿瘤全切(Ⅰ、Ⅱ)32例,其中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力下降3例,2例不全瘫痪。术后1年MRI扫描,Ⅰ、Ⅱ级切除组病例未见肿瘤复发,III级切除有2例复发,次全切除组(Ⅳ级)全部复发。结论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仔细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间的蛛网膜间隔,在充分保全与肿瘤粘连血管、神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肿瘤复发。对未能全切病例,术后放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雷霆舒凯韩林陈坚陈劲草王和平郭东生李龄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
垂体ACTH腺瘤细胞角蛋白CK7和CK2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垂体ACTH腺瘤中的细胞角蛋白CK7和CK2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8例垂体ACTH腺瘤切片中的CK7和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CK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有无Cushing综合征无关,但在侵袭性垂体ACTH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ACTH腺瘤(P<0.05);CK20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和侵袭性及有无Cushing综合征无关;CK7与CK20在垂体ACTH腺瘤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垂体ACTH腺瘤中有CK7和CK20的高表达;CK7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垂体ACTH腺瘤侵袭性的的参考指标。
胡少勇郭东生舒凯徐钰张华楸刘岳李龄雷霆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20免疫组化法侵袭性垂体腺瘤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