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宝林

作品数:47 被引量:86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水稻
  • 11篇小麦
  • 8篇固氮
  • 6篇稻田
  • 5篇土壤
  • 5篇固氮活性
  • 4篇堆肥
  • 4篇育秧
  • 4篇穗粒
  • 4篇穗粒数
  • 4篇抛秧
  • 4篇粒数
  • 4篇蓝藻
  • 4篇固氮蓝藻
  • 4篇高温堆肥
  • 3篇稻田土壤
  • 3篇杂交
  • 3篇抛秧稻
  • 3篇离体培养
  • 2篇单季稻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9篇北京农业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延安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作者

  • 46篇苏宝林
  • 11篇王志敏
  • 10篇崔宗均
  • 8篇王守林
  • 8篇王树安
  • 6篇朴哲
  • 6篇谢光辉
  • 5篇谢光辉
  • 4篇张洪程
  • 4篇戴其根
  • 3篇许轲
  • 3篇于会泳
  • 3篇王伟东
  • 3篇商树田
  • 3篇霍中洋
  • 3篇董俊德
  • 2篇丁秀英
  • 2篇邱枫
  • 2篇陈文新
  • 2篇路鹏

传媒

  • 13篇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作物学报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北京农业科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延边大学农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第一届全国青...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8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8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茬稻对矿质元素吸收规律的研究
1994年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 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 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 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 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 拔节时浓度达到高峰,抽穗后下降,成熟时又达到另一高峰。从这些元素的累积看,N,Cu,Fe 抽穗期前累积较多,抽穗后累积较少;P,K,B,Mg,Mo,Zn 相反;Ca 和 Mn 抽穗期前后累积量相近。结合各元素在籽粒和谷草中的含量分析,抽穗前累积的 Fe 和 Cu 没有向籽粒转移或转移量小;N和 Zn 向籽粒转移较多;P,Ca,K,Mg,Mn,B 和 Mo 抽穗后累积较多,其中 Mo,P 存在于籽粒中较多,其他元素分布于茎叶中较多。
吴金绥谢光辉苏宝林王守林
关键词:水稻麦茬稻矿质营养吸收分配规律
野生番茄在中国的发现与观察初报被引量:4
1995年
武陵山区位于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四省交界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温湿多雨,由于受太阳幅射、季风环流、岩溶地貌等综合作用,又受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和地形的交错影响,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山地气候,而且历史上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因此保存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1978年我们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现野生番茄,以后又在武陵山区其他地区发现,1993年在花垣县设野生番茄资源圃。
苏宝林谢光辉郭云钦
关键词:番茄野生植物资源
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
1991年
水稻土施 MET 对后茬作物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苗期生长受影响最严重的作物是油菜,其次是小麦;水稻与紫云英受影响较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鉴定法测定亩施50g MET 的秧苗和成熟植株各部分 MET 含量,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主要累积在顶部器官,苗期在叶片,成熟期则在籽粒。但亩施20克 MET的成热植株各部分没有测出 MET;说明水稻体内可能有分解 MET 的能力。对移栽15d 后 MET 处理的水稻秧苗测定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在水稻体能够向顶部进行再运转。
苏宝林张琳兰林旺王志敏王守林周殿玺廉平湖
关键词:水稻MET
延边水稻田固氮蓝藻资源研究
2007年
用液体培养和平板培养分离收集固氮蓝藻,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它们的固氮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4属9种,说明延边地区水稻田分布着丰富的固氮蓝藻资源,其固氮活性为8.20~180.41μmoiC2H4/hr·g.
石铁源全雪丽苏宝林崔宗均
关键词:固氮蓝藻固氮活性
高温堆肥的物质转化与腐熟进度关系被引量:49
2001年
以畜粪及麦秆作为原料制定高温堆肥体系 ,研究了堆肥化进程中 C/ N比、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 CO2 等物质的变化特征与腐熟进度关系。结果表明 ,CO2 产生量与堆肥腐熟进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整个堆肥制作中下降 90 %左右 ,其中一次发酵期就下降 50 %以上 ,在后期 ,深度熟化阶段稳定在 2 g.kg-1.d-1以下 ;其他指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堆肥的腐熟进度 ,但均随堆肥材料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
朴哲崔宗均苏宝林
关键词:高温堆肥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
北京地区稻田固氮蓝藻的研究:Ⅳ.多效唑(MET)对固氮蓝藻的影响
1995年
植物生长调节剂(MET)能影响蓝藻的生长、固氮活性和区系的组成。166.7×10^(-6)的 MET 能提高固氮活性24.9%;高浓度(≥1000×10^(-6))的 MET 抑制蓝藻生长、但未见发生致死效应;MET 对蓝藻群落组成有影响,有利于鱼腥藻而不利于念珠藻,影响大小随生态环境因子的不同而改变。
董俊德苏宝林商树田
关键词:多效唑固氮蓝藻生态条件
小麦幼穗器官中蔗糖降解酶的活性与分布被引量:7
1995年
小麦开花前的穗中存在三种蔗糖降解酶:转化酶(主要是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SST)。在小花器官中 SAI 活性最高,在穗轴和颖片中,SST 活性最高,而 SS 活性仅仅在小花中可测。一穗上不同部位小穗的酶活性不同,中部小穗的酶(SST,SAI,SS)活性明显高于上部和下部小穗。讨论了穗器官蔗糖降解酶活性与糖分代谢及小穗结实性的关系。
王志敏王树安苏宝林
关键词:小麦幼穗
北京地区稻田固氮蓝藻的研究:Ⅱ.表层土壤和水稻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及原因分析
1995年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水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 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施肥、接种蓝藻等因素影响。
商树田董俊德苏宝林
关键词:稻田土壤固氮活性蓝藻
北京地区稻田固氮蓝藻的研究 Ⅲ.应用^(15)N_2还原法测定蓝藻固氮的贡献被引量:1
1995年
在盆栽试验中,用^(15)N_2还原法测定稻株总氮,其中1.09%来自接种的固氮蓝藻。蓝藻当季固定的氮素只有11.93%被利用。接种蓝藻增加稻田的氮量为16.3kg·hm^(-2)。实验室条件下按固氮量推算,自然水稻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14.2kg·hm^(-2),植株总氮的16.8%来自生物固氮;接种蓝藻的稻田土生物固氮量为31.2kg·hm^(-2),比自然稻田多固氮17kg·hm^(-2),植株总氮的25.8%来自生物固氮。测定北京稻田土固氮酶还原 C_2H_2与 N_2的转换比在2.71~3.71:1之间。
董俊德商树田苏宝林
关键词:还原法蓝藻固氮活性稻田土壤
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快速分解复合系组建及其工厂化生产高效有机肥成套技术
崔宗均朴哲王伟东谢光辉李国学孙振军苏宝林于会泳路鹏海伟力牛俊玲宫小燕孙守森刘壮根郭志海马永良周东燕白志鹏许维武王光远
项目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对象,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高效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以该复合系开发“有机物快速腐熟菌剂”作为快速分解难分解有机废弃物的核心技术;由“原料搅拌机”“长槽式发酵槽”及“传送式自动翻堆机”等构...
关键词: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有机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