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明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支那
  • 2篇自省
  • 2篇作家
  • 2篇留日作家
  • 2篇记忆
  • 2篇创伤记忆
  • 2篇创伤性记忆
  • 1篇游记
  • 1篇中国观
  • 1篇中国游记
  • 1篇苏俄
  • 1篇亲历
  • 1篇亲历性
  • 1篇权威话语
  • 1篇主义
  • 1篇自由主义
  • 1篇乌托邦
  • 1篇消解
  • 1篇互文
  • 1篇互文性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苏明

传媒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支那”之痛:现代留日作家的创伤性记忆被引量:1
2010年
"支那"的国族身份带来的屈辱体验,成为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心中的一种创伤性记忆。留日作家对于"支那"之痛择取的文学记忆呈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由自卑转向理性的国民性自省;一是对日本掺杂着怨恨感的妖魔化文化表述。前者使得日本体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国民性批判的外源性文化资源,而后者建构出的失真的日本形象,在满足时代所提出的国族动员要求的同时,也造成中日间彼此难以消弭的隔膜。
苏明
关键词:创伤记忆留日作家自省
质疑与消解:从《欧游漫录》看徐志摩苏俄观之转变被引量:2
2008年
《欧游漫录》所传递的苏俄形象投射着徐志摩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记录了他苏俄观转变的心理轨迹。徐志摩基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对苏俄乌托邦提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1920年代中国人对苏俄乌托邦的浪漫想象与革命冲动。其对中国政治道路、政治模式选择的仔细考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持的苏俄观和政治理念,在当时激进情绪鼓胀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注定了"无地自由"的尴尬命运。
苏明
关键词:乌托邦自由主义
“支那”之痛:中国现代留日作家的创伤性记忆被引量:2
2009年
"支那"的国族身份带来的屈辱体验,成为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心中的一种创伤性记忆。留日作家对于"支那"之痛择取的文学记忆方式呈现为两种价值取向:一是由自卑转向理性的国民性自省;一是带着怨恨情绪丑化日本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前者使得日本体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国民性批判的外源性文化资源,而后者建构出的失真的日本形象,在满足时代所提出的国族动员要求的同时,也造成中日间彼此难以消弭的隔膜。
苏明
关键词:创伤记忆自省
“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被引量:13
2008年
明治末至大正时期,在日本形成了一股中国旅行热,并催生了大批中国游记。这些中国游记真实记录了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变轨迹:"现实中国"与"想象中国"间的巨大落差,使踏上中国土地的作家们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他们在游记中以互文方式对中国丑陋、落后的一面进行了大量过剩描写,彻底颠覆了日本人依据汉诗文建构的诗意中国形象。游记中形塑的中国形象带着鲜明的个人色彩,而亲历性则遮蔽了作家所置身其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空间。游记的互文性写作配合其亲历性特征制造出一种权威话语,使得游记所描述的扭曲变形的"中国"成为新的异国形象的生发点,进入日本的社会集体想象,并进而影响了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建立。中国游记在影响日本人中国观建立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躬自省的他者之镜。
苏明
关键词:中国游记中国观互文性亲历性权威话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