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洁

作品数:87 被引量:67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3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0篇隧道
  • 21篇地铁
  • 9篇浅埋
  • 7篇地铁隧道
  • 7篇支护
  • 7篇浅埋暗挖
  • 7篇开挖
  • 7篇加载
  • 7篇暗挖法
  • 6篇应力
  • 6篇隧道工
  • 6篇隧道工程
  • 6篇桥梁
  • 6篇桩基
  • 6篇围岩
  • 6篇既有桥
  • 5篇施工方
  • 5篇隧道开挖
  • 5篇隧道施工
  • 5篇浅埋暗挖法

机构

  • 86篇北京交通大学
  • 30篇北京市市政工...
  • 6篇北京逸群工程...
  • 5篇北京市重大项...
  • 4篇北京市政路桥...
  • 2篇北京市道路工...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交公路规划...
  • 1篇北京中铁隧道...
  • 1篇云南建设基础...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北京市地铁建...

作者

  • 86篇苏洁
  • 53篇张顶立
  • 32篇房倩
  • 25篇张成平
  • 18篇牛晓凯
  • 17篇侯艳娟
  • 13篇刘艳
  • 11篇陈铁林
  • 9篇王剑晨
  • 7篇刘翔
  • 7篇骆建军
  • 7篇台启民
  • 5篇宋浩然
  • 4篇陈立平
  • 4篇郭富利
  • 4篇徐曈
  • 4篇黄俊
  • 3篇赵江涛
  • 3篇张建斌
  • 3篇宋伟

传媒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都市快轨交通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铁道学报
  • 1篇市政技术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2007年地...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8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台阶分部开挖法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模拟隧道施工试验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台阶分部开挖法模型试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无法对隧道开挖后有无未知护段进行模拟,无法模拟未支护段和台阶不同长度的影响、无法定量控制隧道开挖速度和长度、地层材料清理不便、无法...
房倩于霖张顶立徐曈陶文斌张雨苏洁
文献传递
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由于海底隧道工程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为保证海底隧道运营安全,必须对海底隧道进行长期的结构健康监测,以此了解隧道结构在复杂环境中的受力变化状况,从而及时了解隧道结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进而对结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并加以有效处理。在对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现状进行总结后,针对海底隧道工程特点,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通过必要的数值模拟计算,首先确定出该隧道的监测内容及重点监测部位,随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断面位置、监测项目及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点布置等内容。同时,研究结果表明:(1)不良地质段隧道结构安全监测,除对该位置隧道结构进行重点监测外,还应当在邻近较好地质条件处设立辅助监测断面,便于分析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作用;(2)海底隧道结构的渗漏情况可通过监测其重点部位,如拱部的衬砌开裂情况,并配合相应位置的衬砌结构水压变化情况而间接获得。研究结果将对我国在建或拟建的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房倩
关键词:隧道工程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一种模拟地铁隧道结构渗漏破坏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系统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地铁隧道结构渗漏破坏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体,试验箱体用于盛装土体相似材料和隧道结构模型;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若干洒水管、供水组件、放水组件和水量监测组件...
张成平王李斌牛晓凯李巍靳子贤苏洁宋伟涂诗琴
洞桩法地铁车站顺行密贴下穿既有隧道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下穿大屯路隧道为国内首例大断面隧道长距离顺行密贴下穿既有隧道的典型工程。该工程原设计施工方案采用四上四下八导洞PBA工法,由于存在群洞效应,且车站主体结构赋存于富水的软弱粉质粘土中,使得其施工风险极大。鉴于此,文章对该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取消了原方案下侧的4个导洞,改为施作长钻孔灌注桩,并针对改进的四导洞洞桩法的工程特点,最终形成了暗挖导洞大直径桩施工工艺。在车站施工期间对既有大屯路隧道结构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合理,新施工工艺能够确保既有隧道结构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
赵江涛牛晓凯苏洁台启民王剑晨
关键词:既有隧道地铁车站洞桩法
近接施工上覆既有车站变形动态反分析及预测被引量:8
2014年
北京地铁新建4号线宣武门站分离式双洞隧道近距离垂直下穿既有2号线车站,是4号线全线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对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变形做出合理预测。为此,引入位移反分析方法,依据施工计划建立模拟动态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试验段确定“反分析前两个施T步既有车站的实测位移,确定计算参数,进而预测下一施工步既有车站变形”的动态位移反分析预测方案,对剩余施工步序中既有车站的变形进行预测及分析。采用该方法预测既有车站最大变形的误差为0-2.16mm,预测最大差异沉降的误差为0.12~2.59mm,比正分析方法预测准确;同时.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受新建隧道施工方法的影响,在前后两个施工步施工方案相似的情况下.预测准确度高,反之则会相应地降低。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苏洁台启民
关键词:地铁隧道近接施工位移反分析遗传算法
一种城市隧道积水报警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隧道积水报警装置,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九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五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电池、开关、电位器、电流表、整流器、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探针设置于隧道内底部两侧。...
房倩张顶立刘艳陈铁林张成平苏洁侯艳娟周墨臻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富水地层中地下水渗流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富水地层中地下水渗流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包括控制手柄、模型隧道、排液管、电动阀门、液囊、隔板和传动轴,隔板将模型隧道内部分隔出多个开挖环,每个开挖环上均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出水口;每个开挖环对应处的模型隧...
苏洁潘玉强牛晓凯宋伟郭锦鹏杨新锐雷金菲
振动环境下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治理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为提出运营期地铁隧道内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有效治理方案,以南方某城市地铁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振动环境下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运营期地铁隧道内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治理可分为三步:首先,彻底清理基坑内的积水和杂物,打磨基坑表面已经被污染的混凝土并漏出正常混凝土;其次,采用水泥基临时堵水材料、亲水型环氧树脂灌浆料、聚硫密封胶和改性硅烷密封胶在基坑表面对渗漏水进行治理;最后,利用亲水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对底板裂隙进行处理。治理工程完工6个月后,现场情况良好,基坑内再无渗漏水出现,可见,“表面治理+底部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不仅能使得渗漏水治理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起到多重防水的作用。
牛晓凯郭宏骆建军苏洁
关键词:渗漏水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其控制被引量:49
2010年
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车站施工工程为例,研究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的规律及其控制措施。采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中车站结构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可知,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地层及结构动态力学响应可划分为5个卸载—加载过程。因此,基于变位分配原理,提出车站施工过程的分阶段控制方法。施工前,依据车站结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出各主要施工阶段车站结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值,同时通过中桩静载及内力试验,保证结构自身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施工过程中,按照地层协调开挖、结构协调施作来优化施工工序,综合应用沉桩工艺控制与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利用信息化监测及反馈技术进行阶段性动态监控,实现车站结构变形的有效控制。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动物园车站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结构差异沉降均在控制值之内,保证了车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苏洁张顶立高自友黄俊肖丛苗
关键词: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被引量:50
2015年
由于城市地铁建设的不确定性和桥梁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城市地铁工程邻近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显著增加。针对地铁施工对邻近既有桥梁的安全影响问题,建立包含工前检测、工前评估、工中动态控制、工后评估及恢复等四个方面的既有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体系,即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地铁施工过程中既有桥梁施工中的控制指标及控制标准,关键是既有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差异沉降量;综合应用注浆加固及主动顶升等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既有桥梁在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对施工结束后施工数据的分析,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必要性评估及恢复。将该成果应用于北京地铁6号线穿越花园桥施工过程中,结果表明,穿越施工风险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实现了既有桥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营。
苏洁张顶立周正宇牛晓凯台启民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铁施工既有桥梁风险评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