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经宇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成...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面孔吸引力
  • 1篇名人

机构

  • 2篇广州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翟洪昌
  • 2篇苏经宇
  • 2篇张维
  • 1篇黄勇
  • 1篇陈剑强
  • 1篇李健萍

传媒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识别名人与陌生人面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引量:3
2007年
探讨名人与陌生人身份判断的脑功能。6名被试参加实验,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采集数据,AFNI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显示,名人面孔身份识别主要激活了额颞区和梭状回等,陌生人面孔识别主要激活了脑岛和梭状回。实验表明,熟悉名人面孔与陌生人面孔识别有其不同的区域;都有梭状回的视觉加工,但是激活的程度不同。
张维陈剑强苏经宇翟洪昌黄勇李健萍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面孔吸引力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引量:7
2010年
西方面孔吸引力研究发现,眶额皮层(OFC)的激活.面孔吸引力判断受个体爱情经历影响,但已有的研究没有根据被试的爱情经历分组,探讨有无爱情经历对吸引力判断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8名无异性朋友大学生和8名有异性朋友大学生2组被试,对面孔图片进行性别判断.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集图像,按照吸引力分类处理,进行主效应、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及组间的详细统计分析.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加工脑区及不同爱情经历者是否都激活OFC脑区.结果显示,无异性朋友组面孔吸引力主效应激活前扣带回皮质、梭状回、额中回和额下回区域,但并没有OFC的激活;有异性朋友组高吸引力面孔和低吸引力面孔都激活右侧OFC上部.男女图片均激活右侧前扣带回,女性比男性图片额外激活右侧OFC上部.结果表明,前扣带回皮层对面孔美与不美的感知起关键作用;OFC的激活不受面孔吸引力性质影响,高与低吸引力都能激活OFC;右侧OFC上部与爱情经历有关.
翟洪昌张维苏经宇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