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丹峰
- 作品数:31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生殖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患儿男,11岁11个月,因“嘴角歪斜4个月、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个月伴右眼外斜1个月余”于2012年11月19日入院。患儿于2012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嘴角歪斜.饮水偶有呛咳,当时未予重视。2012年9月初出现行走不稳,左侧为著,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左上肢麻木,左手握物不稳,
- 范丹峰姚生戚晓昆郑奎宏邱峰
-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肢体活动障碍左上肢麻木眼外斜患儿
-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减压病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于大鼠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的预防效应。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以高压氧(250kPa,60min)处理,18h后进行模拟空气潜水(60m,100min),观察快速减压(200kPa/min)后动物的DCS发病情况。另3组动物分别以常压空气(n=30)、常氧高氮气体(n=13)以及在高压氧预处理前30min以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N-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n=13)。另外,检测了高压氧暴露后大鼠大脑和脊髓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空气和常氧高氮处理组动物DCS发病率分别为63.3%和61.5%,高压氧预处理组发病率(3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NAME后,DCS发病率升高(69.2%)。高压氧暴露后大鼠大脑和脊髓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L—NAME能抑制此效应。结论高压氧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大鼠DCS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诱导一氧化氮的生成发挥作用。
- 范丹峰康志敏张荣佳蔡志宇郑娟刘昀徐伟刚
- 关键词:高压氧减压病发病率一氧化氮
- 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氦氧潜水对潜水员血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氦氧潜水对潜水员血细胞的影响。方法4名潜水员于高、低压两用舱内,连续9d先后模拟平原、海拔30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m潜水、海拔40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m潜水、海拔52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m潜水和50m潜水。分别于实验第1天早上进舱前空腹;实验第3天3000m高原早上空腹;实验第4天3000m高原30m潜水减压返回3000m后,当晚17:30晚饭前;实验第6天4000m高原30m潜水减压返回4000m后,当晚17:30晚饭前;实验第7天5200m高原停留1晚,早上空腹;实验第8天5200m高原50m潜水减压回到5200m后,晚23:00;实验第9天实验结束后出舱午餐前抽血。采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从实验开始至实验结束出舱后的各个时间点,白细胞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拔5200m[(6.21±3.27)×10^9/L]高原环境停留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平原[(3.22±1.18)×10^9/L]及海拔3000m[(3.43±1.18)×10^9/L]高原明显升高(P〈0.01),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则明显下降(P〈0.01),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亦有相应的改变(P〈0.05);在海拔5200m高原环境50m潜水减压回到5200m时[(2.80±0.30)×10^9/L],淋巴细胞计数较平原[(2.02±0.15)×10^9/L]及海拔3000m高原[(2.20±0.26)×10^9/L]明显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白细胞变化不明显。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较平原及海拔3000m高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条件下的模拟高原氦氧潜水过程对潜水员的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 胡慧军范丹峰杨晨赵苓赵儒钢潘晓雯
- 关键词:氦氧潜水血细胞T淋巴细胞
- 高压氧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该院高压氧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方法:对该院高压氧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送检的780份标本进行病原体分离、菌种鉴定...
- 范丹峰孟祥恩李娜王海东潘树义
-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分析
- 0.2MPa高气压环境暴露对陪舱人员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2011年
- 进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患者病情多危重且伴有意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患者进行HBO治疗成为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中我们对16名陪同他人行HBO治疗的健康陪舱人员血压和心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0.2MPa高气压环境对陪舱人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胡慧军范丹峰潘晓雯
- 关键词:高气压环境环境暴露心率血压家属陪同心血管功能
- 一种耐压小动物转笼跑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研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可在常压下又可在高压或低压下运行的小动物转笼跑步装置。其由转笼(1)、底座(2)、电机(3)、电机控制系统(4)、传动系统(5)组成,还可包括污物盘(6)。本实用新型的转笼可...
- 徐伟刚范丹峰茆丁刘昀张荣佳蔡志宇
- 文献传递
- 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氦氧潜水对潜水员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氦氧潜水对潜水员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名潜水员于高低压两用舱内,连续9d先后模拟平原、海拔30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m潜水、海拔40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m潜水、海拔5200m环境及该环境下30ln潜水和50m潜水。分别于实验第1天早上进舱前空腹,实验第3天3000m高原早上空腹,实验第4天3000m高原30m潜水减压返回3000m后,当天17:30晚饭前,实验第6天4000m高原30m潜水减压返回4000m后,当晚17:30晚饭前,实验第7天5200Ill高原停留1夜,早上空腹,实验第8天5200m高原50In潜水减压回到5200m后(23:00),实验第9d实验结束后出舱午餐前抽血。采用自动生化仪进行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糖、血钾、血钠、血氯;连续9d留取晨起中段尿,采用尿流式细胞仪行尿常规检查。结果在完成4000nq高原30m潜水减压返回4000m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有升高趋势,但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潜水员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糖、血电解质、尿液pH值、尿密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酮体、尿糖、尿胆原,尿胆红素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模拟高原氦氧潜水过程对潜水员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 张禹孟祥恩胡慧军范丹峰赵儒钢潘晓雯
- 关键词:氦氧潜水肾功能
- 体位、意识状态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意识状态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HBO治疗患者共57例,按体位和意识状态分组,其中意识清醒组43例,意识障碍组14例,坐位组37例,卧位组20例.对行HBO治疗的57名患者分别于HBO治疗前、加压结束前、稳压25min、减压结束前、HBO治疗结束后lh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意识清醒组患者仅在减压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129.42±21.47)mm Hg、(81.79±12.65) mmnHg、(97.67±14.38)mm Hg]与治疗前[(121.72±16.31)mm Hg、(75.51±9.77) mm Hg、(90.91±9.64) mm Hg]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组患者仅在减压时舒张压、平均动脉压[(81.30±12.36) mmHg、(97.11±13.99) mm Hg]与治疗前[(75.38±9.48)mm Hg、(91.14±9.51)mm Hg]比较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其他组别患者、组间比较则变化不明显(P>0.05).意识清醒组、坐位组患者从加压时开始,直到治疗结束后1h,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意识障碍组、卧位组患者从稳压时开始到减压前,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治疗结束后lh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HBO治疗时,除高分压氧作用外,体位、意识状态可能是血压、心率的变化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胡慧军张良范丹峰潘晓雯
- 关键词:高压氧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内大出血死亡1例
- 2007年
- 范丹峰周传丰胡慧军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并发症
- 减压病预防研究进展
-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是高气压下(或常压下)溶解于体内的惰性气体(指生理性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由于环境压强降低的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在体内溢出形成气泡,导致皮肤痒疹、骨骼肌肉...
- 徐伟刚范丹峰刘刊
- 关键词:减压病预防措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