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郑峰

作品数:20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音乐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音乐
  • 3篇乐籍
  • 3篇乐籍制度
  • 2篇音乐传播
  • 2篇音乐传播学
  • 2篇音乐史
  • 2篇三弦
  • 2篇俗曲
  • 2篇民歌
  • 2篇明清
  • 2篇明清俗曲
  • 2篇乐史
  • 2篇广东音乐
  • 1篇序曲
  • 1篇秧歌
  • 1篇音阶
  • 1篇音乐教育
  • 1篇音乐研究
  • 1篇雍正
  • 1篇有感

机构

  • 14篇长治学院
  • 3篇天津音乐学院

作者

  • 17篇董郑峰
  • 1篇李向峰
  • 1篇侯镔娓
  • 1篇杜卓慧
  • 1篇李晓鹤

传媒

  • 3篇长治学院学报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北方音乐
  • 1篇音乐时空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艺术研究(哈...
  • 1篇黄河之声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吕梁学院学报
  • 1篇当代音乐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沁县中小学教育措施考察
2014年
本课题主要围绕"县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展开。以长期为贫困县的山西沁县为考察区域,关注其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教育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个案参考。
李向峰董郑峰杜卓慧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音乐教育教育措施
天津“广东音乐”调查研究
2010年
从1915年天津市第一个演奏"广东音乐"的社团——"广东音乐会"成立至今,天津的"广东音乐"活动一直在延续、发展。文章在参阅相关文献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解剖了天津"广东音乐"发展、繁荣的原因,探讨在当今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市场经济下传统乐种的生存现状,进而窥视地方乐种是如何实现跨地域生存的,以期对天津"广东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
董郑峰
关键词:广东音乐
山西阳城“中庄秧歌”概要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中庄秧歌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种秧歌类小戏,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因"解放前"上庄村与并列的中庄、下庄两村在行政区划上统称"中庄村",故命名为"中庄秧歌",其萌芽于清中后期,形成于民国年间,由张泽生和李益周等人以上党卷戏为基调,充分吸收民间小调而形成的一种小调体地方小戏种。代表性曲调有【五更鼓】、【辽调】、【探亲家】、【骂梁】等十余种,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选择运用不同的曲调演唱,可演唱5字、7字、11字和多字句结合在一起的长短句,音乐结构以上下句为主。中庄秧歌采用方言土语演唱,旋律朗朗上口,题材广泛生动,表演形式诙谐幽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008、2011年先后列入晋城市第二批、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董郑峰
韩军《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与晋东南民歌被引量:1
2015年
韩军《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首次从民歌体裁分类的角度对山西民歌的曲调以"同宗"的原则进行整体梳理与类分,对山西民歌的体裁类型、地域分布、内容题材、歌名问题、同宗曲调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知与诠释,对同宗民歌的歌名、歌词句式、内容、曲调结构、乐句落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对民歌研究具有方法论之意义。晋东南民歌在整个山西民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21%,且主要是新民歌。以往学界对晋东南民歌鲜为关注,甚至有"晋东南无民歌"之说。韩军的新著所揭示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学界进一步认识研究晋东南民歌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文中试举左权民歌《放风筝》与沁源民歌《十杯酒》同曲异名的例子进行说明。
董郑峰
关键词:同宗民歌明清俗曲曲牌
周凯模博士访谈录
2009年
董郑峰侯镔娓李晓鹤
关键词:访谈录西方音乐史
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音乐传播学自诞生以来,学界对传统音乐的传播问题就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传统音乐之河奔流不息与文化的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密切相关。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口头媒介、乐谱媒介和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途径,音乐学界最初以冯光钰先生提出的"移民或战乱传播、民间音乐艺人的行艺交流传播、商贸往来传播"等自然传播为主流观点。项阳先生后又提出传统音乐的传播应是在制度下的组织态传播与自然态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董郑峰
关键词:传统音乐音乐传播学传播媒介
阳城鼓书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阳城鼓书是流传于晋东南阳城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当地民众俗称"说书"。总体上有两种,一种为"阳城鼓书",流行全县且最具代表性;另一种为"盘亭鼓书",局部流行于阳城县横河、李疙瘩乡一带山区,现已基本失传。本文首先对阳城鼓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接着重点对阳城鼓书的艺术特点(唱腔板式、伴奏乐器、代表书目、表演技巧等)进行分析,最后对阳城鼓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董郑峰
《卡门》序曲曲式结构辨析——兼谈复三部曲式与回旋曲式的异同点被引量:1
2013年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董郑峰
关键词: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
论雍正饬禁乐籍制度的前因后果
2024年
乐籍制度作为一种主要由“贱民”“罪民”组成的世代从乐者的户籍管理制度,于6世纪形成,之后历代相沿,直到1723年才被雍正饬禁豁除,前后持续长达1200多年。这期间,乐籍中人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创承者、引领者和代言者,他(她)们对传统音乐的承继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雍正禁除乐籍,收效和局限并存。乐人的法律身份得到扭转,但社会身份仍大致如初。因官方并未提供自新之路,使得大部分官属乐人重操旧业,对传统音乐的文化下移与新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雍正饬禁乐籍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回溯并探讨雍正除籍的前因后果,具有一定学术意义。
董郑峰
关键词:乐籍制度乐户
天津“广东音乐”调查研究
“‘广东音乐’产生在岭南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的移民地区,它多方吸收了姊妹艺术及西方音乐的某些因素,经历近10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乐种。”从1915年天津市第一个演...
董郑峰
关键词:广东音乐器乐合奏民间音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