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书凯

作品数:62 被引量:634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农业
  • 7篇农户
  • 6篇政府
  • 6篇水稻
  • 6篇农药
  • 6篇教学
  • 5篇城市
  • 4篇地方政府
  • 4篇调研数据
  • 4篇融资
  • 4篇实证
  • 4篇企业
  • 4篇经济学
  • 4篇IPM
  • 4篇IPM技术
  • 4篇病虫
  • 4篇病虫害
  • 4篇采纳行为
  • 4篇虫害
  • 3篇一体化

机构

  • 37篇安徽工程大学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南京财经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3篇安徽工程科技...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宿州职业技术...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0篇蔡书凯
  • 8篇蔡荣
  • 5篇倪鹏飞
  • 3篇李靖
  • 3篇俞葵
  • 3篇刘二林
  • 3篇张晓东
  • 3篇周晓宏
  • 2篇赵连阁
  • 2篇汪宁
  • 2篇韩洪云
  • 2篇何朝林
  • 2篇鲍旭红
  • 2篇黄桂琴
  • 2篇王玉侠
  • 1篇周葆生
  • 1篇钱龙
  • 1篇胡应得
  • 1篇马卫刚
  • 1篇王雨飞

传媒

  • 3篇软科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当代经济管理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市场
  • 2篇市场周刊
  • 2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科研管理
  • 1篇财贸研究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评论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及其效果分析——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
IPM技术强调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通过各种防治手段的协调,以控制作物病虫害。已有的研究表明IPM技术可以降低传统化学农药施用措施的环境影响,但对于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决定因素、及其IPM技术效果研究却相当缺乏。在给定...
蔡书凯
关键词:IPM技术农户行为
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生态城市是美丽中国的坚实载体。从生态城市的总体格局来看,城市间分离严重,中部地区城市明显占优,而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堪忧。必须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规划,积极稳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美丽中国之路。
蔡书凯胡应得
关键词:生态城市
中国全域城市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从现实来看,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介绍了全域城市竞争力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对"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了比较,对中国深圳以及德国杜塞尔多夫进行了案例解析,并给出了重要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蔡书凯
关键词:竞争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芜湖市三次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三次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增加就业和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在对产业综合竞争力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根据产业竞争力的原则,从产业发展的经济及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成长力、产业的科学文化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生态环境竞争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芜湖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安徽省其他15个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对芜湖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在省内的排名第二,位置靠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效率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未来芜湖市的产业发展应当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投入,扶植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芜湖市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刘二林蔡书凯俞葵
关键词: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决定被引量:5
2015年
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驱动机制,如何更好地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发挥政府统揽全局的主导作用,是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了必须协调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决定性作用,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审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政府必须更加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适相关制度安排,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从而拓展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平等交换,发挥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一体化城乡行政管理体制。
蔡书凯何朝林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政府主导
水稻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施用强度的优先政策选择。
蔡书凯李靖
关键词:水稻农民行为
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被引量:9
2023年
技术创新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使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将宏观层面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微观层面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二值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排序选择模型和二值选择模型评估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平均而言,科技服务业区位熵每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概率和强度将分别上升22%和4.7%。进一步对技术创新行为研究显示,科技服务业集聚主要对制造业企业渐进式创新和模仿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对探索式创新、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创新的积极影响不显著。本文从关联产业布局视角提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层面证据,而且对于如何更好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推动作用以助推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钱龙蔡书凯
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被引量:52
2013年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
蔡书凯
关键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大数据与农业:现实挑战与对策被引量:37
2014年
大数据目的在于从庞大的数据集合中找寻、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和知识。大数据技术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推动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跨界应用。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后,分析了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并认为有必要从政府扶持、主体培育、农业计算水平提升、数据开发等方面提高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
蔡书凯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物联网
风险规避、信息臻别与水稻品种的采用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一个追求利润而采用新品种但需要缓解风险、臻别信息的过程中,外部推广机构行为较农户自身禀赋相比影响更为显著,但是大多数农户对公共机构的权威性的认同更多的是出于对国家和科学的信任而敢于采用新品种。由于农户自身无法有效地对新品种作出信息臻别,农户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
蔡书凯李震
关键词:风险规避信息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