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萍莉

作品数:31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矿业工程
  • 5篇核科学技术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铀矿
  • 5篇地浸
  • 5篇浸出
  • 4篇污泥
  • 4篇矿石
  • 3篇厌氧
  • 3篇铀矿床
  • 3篇矿床
  • 3篇废水
  • 2篇地浸采铀
  • 2篇地下水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厌氧颗粒
  • 2篇氧化剂
  • 2篇铀矿石
  • 2篇砂岩
  • 2篇砂岩铀矿
  • 2篇酸性
  • 2篇污染

机构

  • 31篇南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31篇蔡萍莉
  • 14篇史文革
  • 8篇刘迎九
  • 6篇谢水波
  • 6篇胡鄂明
  • 6篇梁建龙
  • 6篇曾涛涛
  • 4篇胡凯光
  • 3篇张宇
  • 3篇王志湘
  • 3篇胡玉蓉
  • 3篇黄爱武
  • 2篇刘金香
  • 2篇刘江
  • 2篇林琼
  • 2篇李熙琪
  • 2篇李会娟
  • 1篇刘惠娟
  • 1篇柳建祥
  • 1篇吕俊文

传媒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矿业
  • 3篇现代矿业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山西建筑
  • 1篇铀矿冶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采矿技术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水源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壳聚糖絮凝剂跟无机絮凝剂复合絮凝对水源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能够相互促进各自的絮凝性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使除浊和去除有机物得到了统一。在壳聚糖絮凝剂分别与三种常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氯化铁和聚合铝铁)的复合絮凝的效果的实验表明,其中聚合铝铁跟壳聚糖的复合絮凝剂的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其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44%和55%。
蒋明娄金生谢水波刘迎九蔡萍莉张宇
关键词:壳聚糖絮凝剂聚合铝铁UV254CODMN絮凝特性水源水
江西某含泥铀矿石浸出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江西某含泥铀矿石的性质、粒级组成、铀分布、矿石的浸出性能、矿浆浸出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矿石细泥约占矿样总重的30%左右,细泥含U品位高,矿石不能直接用堆浸法处理。细泥矿浆沉降性能差,固液分离困难。在一定条件下,矿样中U的浸出率可达87.5%。为研究该矿石回收铀的工艺试验提供参考。
史文革蔡萍莉梁建龙
硝酸盐作酸法地浸采铀氧化剂的分解机理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从室内试验、现场有关数据分析、理论计算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了硝酸盐作酸法地浸采铀氧化剂时的转换机制,在地浸条件下NH4+-NO2--NO3-体系三氮平衡关系总是向NO3-转化,表现为NO3-的积累.
史文革蔡萍莉
关键词:硝酸盐氧化剂
某砂岩铀矿石室内工艺矿物学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按照地浸工艺矿物学研究的要求,对某砂岩铀矿石进行了岩矿样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分析、岩矿石组构分析及铀的赋存状态分析,该砂岩铀矿石主要为细粒、中细粒长石砂岩,其次为含砂砾粉砂质泥岩及含砂泥质粉砂岩。铀矿物主要是沥青铀矿,矿石中部分铀以分散吸附态存在,铀的存在形式适宜于浸出。
史文革蔡萍莉胡凯光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地浸
U(VI) reduction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mediated by anthraquinone-2-sulfonate被引量:3
2015年
Anthraquinone-2-sulfonate(AQS) was employed in humus substitut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VI) reduction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S. oneidensis MR-1)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U(VI) at 30 °C reaches 99.0% afterd 96 h with the p H value of 7.0 and AQS concentration of 1.0 mmol/L.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of AQS as the accelerator for U(VI) bioreduction are approximately 0.5-1.0 mmol/L. The bioreduction of U(VI) is inhibi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QS exceeds 2.0 mmol/L. The coexistence of ions, such as Cu2+, Cr6+, Mn2+, shows a remarkabl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U(VI) reduction, and Zn2+ shows less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compared with other tested ions. The U(VI) reduction is remarkably inhibi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ion exceeds 1.0 mmol/L. Otherwise, no difference is found when the nitrate ion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0.5 mmol/L. Sulfate ion(5.0 mmol/L) slightly promotes the U(VI) reduction. Zero-valent iron(ZVI) promotes the U(VI) reduction by S. oneidensis, and the reduction rate improves with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ZVI in the range of 0-2.0 g/L. The XPS result indicates that uranium deposits on the cell surface are in U(VI) and U(IV) forms, and the majority of uranium in the solution is stable UO2.
刘金香谢水波王永华刘迎九蔡萍莉熊芬王文涛
关键词:XPS
某高含泥矿床爆破松动地浸采铀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在含泥量高的松散矿石中爆破松动地浸采铀的新工艺。爆破松动后矿石的渗透系数由0.08m/d增加至0.4m/d。试验期间浸出液平均铀浓度407mg/l,浸出率达71.7%。该方法是开采泥质矿石的一种新型原地浸出采铀法,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
史文革李熙琪孙贵胜蔡萍莉胡鄂明
关键词:地浸采铀中爆破含泥量矿床原地浸出采铀
含金银负载炭的解吸及金银分离
2005年
对含金4~5g/kg、含银7 g/kg的负载炭用碱性醇溶液进行解吸,金银的解吸率都能达到98%以上,解吸液用电解槽进行电沉积,金的电解率达99%以上,银的电解率达98%以上.电积到钢棉上的金银泥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金泥经熔炼后得合质金,银泥熔炼后可得98%的银锭.
胡玉蓉蔡萍莉王志湘
关键词:解吸电解熔炼工艺参数
HHMHC对Cu2+、Ni2+的萃取性能
2015年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 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Ni2+)浓度、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HHMHC萃取Ni2+和Cu2+的最佳p H值分别为5.0、6.0,萃取平衡时间均为30min.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的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得到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和考察溶液p 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探讨HHMHC萃取Cu2+、Ni2+的机理,结果表明此萃取过程除了存在阳离子交换机理外,还存在与冠醚萃取相同的离子配位萃取,参与配位作用的主要是羟肟基团(–CONHOH).
周洁王劲松李霞方丰荣谢水波蔡萍莉
关键词:芳烃(HHMHC)重金属离子
污泥基生物炭处理酸性含U(Ⅵ)废水的效能与机理被引量:26
2020年
通过城市污泥(SS)慢速热解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SB),并研究初始pH、投加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SB去除U(Ⅵ)的影响,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特征。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U(Ⅵ)吸附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SSB去除U(Ⅵ)的适宜条件为:pH=3、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在温度30℃时最大吸附量为34.51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行为。U(Ⅵ)吸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与Si-O-Si的n-π相互作用,与羟基(-OH)、羧基(-COOH)的配位络合。通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发现,U(Ⅵ)去除率和SSB再生率均在80%以上。本研究表明污泥基生物炭具备处理与修复酸性含U(Ⅵ)废水污染的潜力。
莫官海谢水波曾涛涛刘迎九蔡萍莉
关键词:热解
某含钴、铜尾矿的浸出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某低品位、细粒度的含钴、铜尾矿进行了浸出研究。研究了原矿渗透性、粒级分布、浸出温度及还原剂用量对浸出的影响。对价廉的矿物性粘合剂LN1、LN2、LN3、LN4进行了比对选择和互配试验,最终采用价廉、实用、耐酸的LN1与LN3作粘合剂,并对它们进行了互配柱浸试验,Cu、Co浸出达到了满意的结果,为堆浸综合回收尾矿中的Cu、Co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梁建龙刘惠娟史文革胡鄂明胡玉蓉蔡萍莉
关键词:低品位堆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