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超睿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译本
  • 2篇红楼
  • 2篇红楼梦
  • 1篇新媒介
  • 1篇新媒介语境
  • 1篇序言
  • 1篇艳情
  • 1篇艳情诗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游戏
  • 1篇游戏化
  • 1篇丧服
  • 1篇生平
  • 1篇生平创作
  • 1篇诗歌
  • 1篇诗观
  • 1篇诗学
  • 1篇诗学观
  • 1篇世态

机构

  • 6篇盐城师范学院
  • 3篇济南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薛超睿
  • 1篇郭浩帆

传媒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传媒论坛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滁州职业技术...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济南职业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华终不谢,一洗穷愁声”——论晚清樊增祥“娱情”诗学观
2018年
樊增祥在清末民初旧体诗坛大放异彩,创作之夥,古今罕匹,历来评价也褒贬不一,批评尤在其好为艳体,格调不高;创作贪多,时有匠气;缺乏寄托,命意无深。笔者认为这些特征均缘自其"娱情"的诗学观,公开反对"诗可以怨"的论调;他着意书写个人生活和自我情绪,本质上是悖离"言志"传统,并以"世俗化"解构居于正统地位的诗教意识,从而与近代以来以宋诗派为代表、追求"雅人深致"的诗学观相左;其实表现现实人生的情感化、情绪化和生活化倾向,有意超越痛苦,不故作悲喜,也是宋型诗一个易被忽视的面相。
薛超睿
《读红楼梦诗》作者朱瓣香生平创作小考被引量:1
2011年
《读红楼梦诗》是产生于清道光年间的评点《红楼梦》的组诗,刊载于1918年的《小说季报》上。作者朱瓣香名守方,字漱芳,浙江山阴人,生于嘉庆四年(1799),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著有《瓣香外集》、《四悔草堂外集》、《四悔草堂诗草别存》等。
郭浩帆薛超睿
关键词:红楼梦
《續修四庫全書》所收孫原湘詞集校補
近代文学期刊中时常会登载旧体诗文词,反映了编者对古典艺术形式的一种坚守的姿态,同是也为考辑诗人作品提供了珍贵版本文献。《野云来去集》即是(小说丛报》所刊清中期文人孙原湘之作品,舆《续修四库全畜》收录的《天真阁集?词》有异...
薛超睿
关键词:孙原湘古体诗
民初文人“捧角”现象的新变及与士心世态的关系
2019年
民国初年,遗民文人聚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流连歌楼戏院,为艺人填词谱曲,以文字追捧结好,成为20世纪初叶都市文化的一个异类,毁誉参半,批评者讥之"沉湎于声色,乃托词于醇酒妇人者",欣赏者则赞其知音顾曲,文人雅好。产生文人捧角的新变化及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士心世态的原因是:捧角是传统"士伶交往"的延续,是由赏色的欲望投射到审美的艺术评论的过渡;由文人参与创作的剧目,对戏曲艺术由俗入雅起到提升作用。
薛超睿
关键词:民初
《小说季报》研究
小说期刊的兴起和发展,是近代文学较之于古代文学的最大特色,也使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具备了新的载体。民国初期,在经历了社会重大变革后,文学形态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反映在小说期刊上,即淡化了晚清“开启民智”的主旨,而是呈现...
薛超睿
文献传递
西儒译《檀弓》丧服术语的注疏话语考察
2021年
在儒学经典西传过程中,不仅义理层面的阐发、大量名物制度的诠释需要下考据功夫,而且要回到经学注疏语境,将训诂与翻译相辅相成,才能等值和真值地阐释其中精髓。理雅各英译本和顾赛芬法译本具有较高的训诂学意识,其注释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注疏的接受基础上,可视为西儒译经的范本。通过以《礼记·檀弓》译文为个案,结合经学研究和话语研究方法,考察两译本对古代丧服制度的跨文化经义重构与诠释困境。
薛超睿
从《礼记》英译本“序言”看理雅各对中国礼学的接受被引量:2
2017年
理雅各1885年《礼记》英译本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欧语系统全译本,本文对其《序言》作全面整理及研究。理雅各首先简述译经的缘起,评价前人译本的得失;其次介绍自己所用底本的优长,既有权威注疏,又汇诸家之说;再次对"三礼"成书过程逐一梳理,尤其对《礼记》的文献来源、编纂、流传,《大戴礼记》的命运、《小戴礼记》的地位等详细论述,并提及欧洲学者对《周礼》和《礼记》的译介情形,对汉籍外译和汉学研究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旨在展现理雅各对中国礼学的接受,并对其中存在的理解失误逐一作学术探讨。
薛超睿
关键词:理雅各
朱瓣香和他的《读红楼梦诗》被引量:1
2011年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其诞生之日起,历代文人的评点就层出不穷,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题红诗系列。《读红楼梦诗》即是一组创作于清中期的评红诗,作者朱瓣香吟咏了大观园中的六十多位人物,还别出心裁地对小说中暗含象征意味的名物进行品题和解读,并在诗中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而赋予了题红诗新的内涵。
薛超睿
关键词:《红楼梦》
《苏东坡》——英国汉学对苏轼的最早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苏东坡》刊载于近代重要的英文汉学刊物《中国评论》第一期,也是英国人包腊《广东历史》的开篇之作,这些都表明苏轼逐渐被英国汉学界关注。作者在研读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苏轼晚年流寓岭南的行迹和诗文创作成果,立足岭南,放眼苏轼一生,文献翔实,学术严谨。据笔者所见,这是英国汉学中对苏轼最早的专题论文,特别是其中对苏轼诗文的译介,是之前研究者所未提及的,对于研究苏轼在英国的接受史,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和学术史意义。
薛超睿
新媒介语境下盐城运河民俗活化传承路径探讨
2023年
江苏盐城运河沿线民俗事象丰富,在发掘和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文化孵育是乡村振兴、富民兴农的重要举措。随着盐城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运河民俗的传承与活化显得愈发重要。从新媒介的视角,梳理盐城运河流域民俗的发展现状,分析盐城运河民俗记忆的建构路径,从活化乡愁资源、建构口述记忆等方面探析新媒介语境下民俗记忆活化的逻辑进路。
徐清薛超睿梁羽飞
关键词:新媒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