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鸿涛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水分
  • 7篇土壤
  • 6篇干旱
  • 5篇洞窟
  • 5篇蒸发
  • 5篇干旱区
  • 4篇温湿度
  • 4篇无纸记录仪
  • 4篇勘探
  • 4篇记录仪
  • 4篇降水
  • 4篇旱地
  • 4篇干旱地区
  • 3篇透气
  • 3篇透气量
  • 3篇土壤透气性
  • 3篇文物
  • 3篇矿物
  • 3篇矿物勘探
  • 3篇壁画

机构

  • 29篇敦煌研究院
  • 6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9篇詹鸿涛
  • 19篇李红寿
  • 18篇邱飞
  • 17篇汪万福
  • 13篇张国彬
  • 7篇孙胜利
  • 6篇武发思
  • 3篇王小伟
  • 3篇付有旭
  • 3篇郭青林
  • 3篇牛贺强
  • 2篇张伟民
  • 2篇徐瑞红
  • 2篇张正模
  • 2篇贺东鹏
  • 1篇柳本立
  • 1篇崔强
  • 1篇薛平
  • 1篇张克存
  • 1篇杜维波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石窟寺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地气压的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气压监测装置的构成、使用安装及判读的方法,它是由大气压力变送器、无纸记录仪、数据传输线和电源组成。大气压力变送器除一个保留在地表上监测大气压外,其它都埋设于包气带土壤内;无纸记录仪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大...
李红寿汪万福詹鸿涛邱飞
文献传递
不同砾石覆盖度床面蚀积过程的野外风洞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野外风洞实验表明,砾石床面具有捕沙和过沙的双重功能,砾石床面的输、阻性质是不同覆盖度与风动力耦合的结果。当砾石盖度小于20%时,床面基本以风蚀作用为主;当砾石覆盖度在30%~50%时,低风速条件下(<10 m/s),床面以强烈风积作用为主,高风速条件下(>12 m/s),床面以强烈风蚀为主,其间[(10~12)m/s]床面趋于蚀积平衡状态;当砾石覆盖度大于60%时,随着风速的增大,床面蚀积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莫高窟顶沙砾质戈壁的风沙防治,为风沙工程增添新的思路和新技术。
张伟民谭立海张克存安志山张国彬邱飞詹鸿涛
一种监测、测量土壤透气性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测量土壤透气性的装置,它是由不锈钢管、土柱和不锈钢管帽构成封闭性系统,是由不锈钢管、土柱和不锈钢帽构成;监测系统是由大气压力变送器、无纸记录仪、温湿度监测仪、三通塑料管、注射器、导线和电源相互连接构...
李红寿詹鸿涛孙胜利刘文珺徐涛
文献传递
水分蒸散耗散结构的初步验证被引量:6
2009年
在极干旱区的敦煌莫高窟应用称重法测定蒸散量,对比分析土壤粒径、盐分、水分、气候状况、植物种类等对蒸散的影响。发现水分蒸散与各因子之间存在广泛的非线性关系和非线性作用机制,符合耗散结构理论成立的条件和特征要求。各相关因子都是蒸散的结构构成,它们的综合作用可使蒸散强度呈非线性表现。蒸散强度是各因子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构功能,当土壤、气象、水分、植被等蒸散因子在波动涨落中发生协同共振时即可形成耗散结构,使蒸散强度表现出或高或低的非线性分岔突变。水分耗散结构是蒸散因子在时空异质性的综合表现,在各地的水分蒸散中普遍存在。初步证明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在水分蒸散中是适宜的。
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邱飞詹鸿涛
关键词:蒸散水分土壤气候
沙尘暴期间莫高窟大气颗粒物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为有效预防突发沙尘暴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污染,文章选取了第138窟内、72窟前及九层楼顶3处监测点,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窟前平均风速为1.57 m/s,小于起沙风速,九层楼顶平均风速为10.66 m/s,大于起沙风速,占比为98.50%,主风向为东北偏东,占比为39.85%。九层楼顶颗粒物质量浓度比其他监测点更快达到最大值。第138窟内、72窟前PM_(2.5)日均质量浓度为(43.82±15.51)、(59.85±29.78)μg/m^(3),超标倍数为0.25、0.71,九层楼顶PM_(2.5)超出仪器上限。第138窟内、72窟前、九层楼顶PM10日均质量浓度为(58.60±21.36)、(74.43±36.52)、(3 725.41±203.41)μg/m^(3),超标倍数为0.17、0.49、73.51;TSP日均质量浓度为(80.15±29.02)、(102.33±48.22)、(5 593.68±707.98)μg/m^(3),超标倍数为0、0、45.61。各监测点输送颗粒物的主要风向为ENE、NE、E和N、NNE。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温、气压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除72窟前PM_(2.5)外,其他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杨小菊徐瑞红武发思王小伟詹鸿涛王彦峰汪万福张国彬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风沙危害影响因素
封闭对敦煌莫高窟洞窟温湿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环境温湿度是影响文物保护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通过对莫高窟北区(132窟)封闭与开放洞窟的监测,对比分析了封闭对洞窟温湿度的影响,并通过人工冷凝确定了洞窟水分的主要来源。开放洞窟的温湿度随大气波动变化,但日温度波动幅度较小;潮湿天气对洞窟湿度影响较大,窟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天气过程影响。相应地,洞窟封闭可消除外界气候及其温湿度日波动的影响,但可导致窟内湿度增高,这说明有来自围岩的水分进入洞窟。长期的封闭会使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高,激活盐分,不利于壁画的保护。而在封闭洞窟内安装冷凝除湿-温湿度控制系统可有效地控制洞窟内的温湿度。洞窟水分的有效收集,证明有来自围岩的蒸发水分。洞窟封闭对比研究为洞窟类文物保护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红寿汪万福詹鸿涛邱飞郭青林
关键词:温度
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极端干旱区蒸发水分来源的确定被引量:1
2016年
长期监测发现敦煌莫高窟窟顶戈壁存在稳定的蒸发水分。为了进一步厘清蒸发水分的来源,利用拱棚-凝结法定期收集蒸发水分,应用水同位素示踪原理监测凝结水分、莫高窟降水和潜水的δD和δ^(18)O值,以揭示戈壁蒸发水分的来源。结果表明,蒸发水分的δD、δ^(18)O平均值分别为-33.06‰和-5.33‰,莫高窟降水为-66.44‰和-8.57‰,潜水为-72.19‰和-9.75‰,说明当地潜水并非来自于莫高窟降水;通过经纬度和海拔,应用在线降水同位素计算的当地降水δD和δ^(18)O值(-60.00‰,-8.50‰)和降水加权平均值(-5.30‰,-0.75‰)同样表明,当地降水不是地下潜水的合理来源,而党河源区(野马山)的降水(-86.00‰,-12.00‰)才是地下潜水的真正来源。土壤水分蒸发实验与土壤垂直剖面水分检测表明,戈壁深厚包气带土壤在潜水水汽向上运移过程中选择了δ值相对较高的潜水水分,因此,戈壁蒸发水分来自地下潜水,存在清晰的来源通道。极干旱区蒸发水分来源的再确定为蒸发潜水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对极干旱区生态恢复有重要意义,并为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的利用提供了新视角,为莫高窟洞窟水分来源研究亦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红寿汪万福詹鸿涛邱飞张正模武发思
关键词:同位素蒸发降水
一种测量沙漠幻海高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沙漠幻海高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水平角钢支架通过角钢连接螺丝与垂直角钢支架连接,镜片角度调节支架分别与垂直角钢支架和水平角钢支架连接,镜片角度调节支架与垂直角钢支架和水平角钢支架形成斜面;支架每隔2....
詹鸿涛李红寿孙胜利
文献传递
复杂风况条件下戈壁输沙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戈壁输沙量与输沙势的定量关系一直是风沙地貌及风沙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对莫高窟顶戈壁输沙量的长期监测(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结果表明,窟顶戈壁输沙势为129VU,窟顶北侧的总输沙量约905kg.m-1左右。其中,偏东风输沙量达500 kg.m-1,偏西风输沙量达320 kg.m-1。当风速大于11 m.s-1时,戈壁风沙发生长距离的输送,偏西风可将265 kg.m-1的沙量输送到窟区,偏东风可将410 kg.m-1的沙量吹回到鸣沙山。根据本区偏东风强盛,且偏东风戈壁输沙量大于偏西风输沙量的特点,提出了以固为主,输导结合的莫高窟风沙防治的主导思路。认为在窟顶构建一个既能阻截沙物质,又能对阻截的沙物质进行输导的人工戈壁床面是完全可行的。
张伟民王涛汪万福张国彬邱飞詹鸿涛
关键词:输沙量输沙势戈壁
敦煌莫高窟B113窟水分蒸发特征与形成机理
2023年
水分是导致壁画病害的关键因子。在封闭条件下,通过冷凝的方法对敦煌莫高窟B113窟的蒸发数量和特征进行了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B113洞窟水分年蒸发量为61189.9 g,日平均蒸发量为229.2 g,年蒸发量和日蒸发量都呈正弦曲线变化特征。监测表明:随着窟内温度升高,洞窟水分蒸发量增大;温度降低,洞窟水分蒸发量减小。温度决定蒸发水汽浓度,地气流出量决定蒸发水汽体量。洞窟水分蒸发从4月开始持续到12月中旬,6~8月洞窟水分蒸发最大,日水分蒸发7∶00~12∶00迅速上升,12∶00~23∶00下降,夜间也有持续的水分蒸发,是温度和地气活动量主导和控制着洞窟蒸发水分的数量。洞窟水分蒸发机制的揭示为今后洞窟微环境的调控和壁画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王顺仁李红寿巩一璞詹鸿涛王小伟王小伟
关键词:水分蒸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