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轶群

作品数:26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成像
  • 8篇X线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造影
  • 6篇造影术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血管成像
  • 4篇血管造影
  • 4篇血管造影术
  • 3篇图像
  • 3篇能谱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成像

机构

  • 14篇常州市第二人...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门子(中国...
  • 1篇上海大图医疗...

作者

  • 25篇许轶群
  • 18篇潘昌杰
  • 17篇钱农
  • 12篇薛跃君
  • 7篇邵燕惠
  • 7篇荣伟良
  • 4篇刘炜
  • 4篇徐烈富
  • 3篇王涛
  • 2篇林涛
  • 2篇汤晓强
  • 2篇王小琴
  • 2篇李强
  • 2篇倪昕晔
  • 2篇武艾芳
  • 2篇聂斌
  • 2篇孟名柱
  • 2篇孟名柱
  • 2篇金莲
  • 2篇赵绮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江苏省第十一...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量CT处理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处理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DECT检查,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DECT扫描见尿酸盐结晶沉积171例,诊断敏感性为90.00%;171例DECT均可见尿酸盐沉积,见弥漫性绿色影,共发现542处,主要分布于四肢关节及附近结缔组织内,双足及踝关节、膝关节、双手及腕关节及肘关节病灶数分别为321、206、12及3处;尿酸盐结晶沉积最长径线<5 mm尿酸盐结晶共417处(76.94%),5~10 mm共108处(19.93%),>10 mm共17处(3.14%);结晶形态多数不规则,部分呈点状。结论双能量CT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检测率高,与病理穿刺一致性高,且对非典型部位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率高,可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刘炜葛晓敏许轶群潘昌杰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双能量CT
多排螺旋CT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及腹部CT资料,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分布,肠系膜的形态、密度,肠系膜血管改变及肠壁厚度。结果: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中有1例为原发性,5例为继发性,其中4例继发于小肠炎症,1例继发于末端回肠炎。CT表现均为沿肠系膜血管呈簇状分布的肿大淋巴结,在原发性患者中位于右下腹,而在继发性患者中右下腹与左腹部均有分布,且原发性患者肿大的淋巴结短径小于继发性。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分布及肠壁增厚,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钱波孟名柱潘昌杰王小琴许轶群葛尚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肠系膜淋巴结炎
低剂量CT肺灌注扫描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CT灌注成像可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因而受到重视。实质性脏器灌注成像的价值已被证实。肺灌注成像在肺结节、肺梗塞等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灌注扫描带来X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和设备负荷的加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低剂量的扫描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若能在灌注扫描中较大幅度降低剂量,
邵燕惠钱农薛跃君潘昌杰汤晓强许轶群
关键词:肺灌注扫描低剂量CTCT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变化动物半定量分析
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kV(CARE kV)技术在成人胸部CT成像的应用及其对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将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A组39例,行CARE kV技术扫描;B组30例,行标准120 kV技术扫描。比较两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以及分析A组管电压的选择与体重指数(BMI)关系。结果 A组平均CTDIvol(11.00±3.89)mGy、DLP(294.05±91.17)mGy·cm及E(4.12±1.28)mSv分别低于B组(16.64±1.20)mGy、(475.99±41.16)mGy·cm、(6.66±0.58)mSv(t=-7.653、-10.151、-10.150,P〈0.05),与B组比较,A组总体E降低了38.14%。A组实际使用电压范围80~140 kV,管电压的选择与患者BMI呈正相关(r=0.627,P〈0.05)。A组中非肥胖组患者E较肥胖组(BMI≥28 kg/m2)减少了31.74%(t=4.322,P〈0.05),而B组中非肥胖组患者E与肥胖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部CT成像中,CARE k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的不同而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从而能够在保证图像诊断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总体辐射剂量。
许轶群孟名柱钱农潘昌杰薛跃君
关键词:KV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胸部
DSCT大螺距扫描技术联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成像中应用前瞻性大螺距扫描技术与等渗低浓度对比剂时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将连续搜集的100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前瞻性大螺距扫描技术,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浓度对比剂及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实验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及迭代重建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入组标准:心率<70次/min,窦性心律且律齐,心率波动范围在±5次/min以内。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系统诊断医师利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定系统对冠状动脉16段分支血管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利用Kappa检验比较观察者间的差异;对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Mann-Whitney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差异,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结果 100例受检者均成功完成检查。A组冠状动脉均分(4.7±0.8)与B组冠状动脉均分(4.6±0.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733);两位评价者之间的Kappa值为0.882(P<0.01)。A组图像平均CT值[(379.5±54.8)HU]略高于B组[(367.1±66.9)HU],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664);两组间噪声、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略低于A组。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47±0.08)mSv,较A组剂量[(1.19±0.13)mSv]降低约60.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87,P<0.001)。结论 DSCT使用大螺距扫描技术和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检查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辐射剂量降至0.5 mSv以下。
王涛钱农许轶群徐烈富潘昌杰金莲赵绮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对比剂X线计算机
儿童头颅CT低剂量扫描的意义及防护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患者及部分健康人群的医用X线曝光量呈显著增加,有报道称在一些国家CT检查人次占所有放射检查的3%~7%,但辐射剂量却占到受检者总辐射剂量的41%以上。叮射线对人体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儿童CT扫描所引发的危害性要高于成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王一波荣伟良钱波薛跃君许轶群钱农潘昌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颅脑儿童
双源CT能谱成像检测不同性质与比重液体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利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判断不同性质与比重液体的特性。材料与方法配置盐水与血浆两组液体,每组均配置1.010、1.013、1.015、1.018及1.020 5种不同比重的液体各50 ml,采用双能量CT扫描后将图像载入工作站,运用Dual Energy Monoenergetic软件,分别测量两组不同比重液体从40~190 Kev的CT值,并绘制出不同比重液体的能谱曲线图。结果两组曲线在低能量(40~70 Kev),其CT值呈明显下降趋势,在高能量(80~190 Kev),其CT值呈平台期。两种不同液体呈现两种不同的曲线形态,盐水组曲线曲率较血浆组大,有着明显下降段;血浆组曲线曲率较小,下降段较盐水组平缓。不同性质的液体有不同的曲线形态,相同性质不同比重液体有着不同的曲线分布,在低能量时尤为明显。结论能谱成像对不同性质与比重液体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邵燕惠钱农薛跃君吴建康潘昌杰汤晓强许轶群
关键词:能谱成像
双源CT单能谱成像技术在精确计算金属植入物放疗剂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CT影像中的金属伪影会产生不真实的CT值,临床放疗中治疗计划系统会根据CT值一密度转换曲线得到小准确的电子密度,影响其组织小均匀性剂造校正计算,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产生不准确的评估。
倪昕晔李晓亮武艾芳许轶群徐烈富钱农林涛聂斌孙苏平
关键词:放疗剂量金属植入物成像技术能谱治疗计划系统电子密度
64层常规CTA与减影CTA颈动脉狭窄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CT血管造影检查及血管减影颈动脉成像;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及曲面重建。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轻度狭窄1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比较常规血管造影和减影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20例共40支颈动脉,常规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正常者12支,轻度狭窄5支,中度狭窄12支,重度狭窄10支,闭塞1支;减影血管造影显示正常者4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13支,闭塞1支。两者均能很好的显示血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但常规血管造影成像在正常与轻度狭窄者及斑块显示方面与血管减影成像有差异,常规CT血管造影斑块显示率为42.5%(25/40),减影血管成像显示率为90.0%(36/40)。依靠CT值可区分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结论:CT血管造影检查不仅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准确性。而且减影血管造影在骨性伪影干扰、斑块成像及轻度狭窄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望取代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地位。
钱农潘昌杰刘炜薛跃君邵燕惠许轶群荣伟良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双源CT的成像原理及在冠状动脉和双能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2011年
人们对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技术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CT问世之初[1]。由于早期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计算机重建成像系统不稳定、低管电压球管不能提供足够的量子输出及完成一次扫描所需时间较长等因素,DEC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主要用于对肺部小结节内钙化的检测和对腹部脂肪组织进行定量分析[1,2]。
许轶群
关键词:双能量血管成像冠状动脉成像原理计算机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