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锬

作品数:34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财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华裔
  • 9篇身份
  • 8篇文化
  • 7篇谭恩美
  • 6篇谭恩美小说
  • 6篇记忆
  • 5篇喜福会
  • 5篇《喜福会》
  • 4篇英语
  • 4篇自我
  • 4篇文化认同
  • 4篇小说
  • 3篇移民
  • 3篇生日
  • 3篇族裔
  • 3篇美国华裔
  • 3篇《生日》
  • 3篇《爱的痛苦》
  • 3篇《接骨师之女...
  • 2篇东方主义

机构

  • 26篇安徽财贸学院
  • 10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安徽财贸职业...
  • 3篇合肥学院
  • 3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3篇许锬
  • 8篇盛周丽
  • 3篇刘娟
  • 3篇方何荣
  • 2篇林玉霞
  • 1篇刘晰
  • 1篇陈琴
  • 1篇李兰

传媒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平原大学学报
  • 1篇南宁职业技术...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接骨师之女》看美国华裔的文化认同
2010年
作为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华裔始终无法回避文化认同问题。结合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从美国华裔杨露丝与其华人移民母亲、白人男友以及男友家人之间的交往入手,分析华裔是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的。
许锬
关键词:华裔文化认同文化交流《接骨师之女》
谭恩美小说中的家庭记忆与华裔的自我阐释被引量:1
2016年
谭恩美小说中的"他者化"中国是其通过家族往事追寻族群记忆的重要步骤之一。由此,谭恩美不仅向读者呈现了被销声的华裔的生存境况,更是通过对华裔历史的重建肯定了整个华裔族群的存在。这些便是谭恩美对华裔群体身份的独立思考,也是其小说里的中国故事的价值所在。
许锬
关键词:谭恩美记忆身份
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4年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一出版就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从最近十年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看,不论是文章的数量,还是文章的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展开解读。但是,系统回顾小说《接》的国内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当前对该作品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主题内容过于集中,研究视角狭窄且多重复,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小说《接骨师之女》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其前景也令人期待。
许锬
关键词:谭恩美《接骨师之女》
异质文化身份的追寻被引量:1
2008年
在美国华文文学中,表现身处异域的华人在确定自己身份时的困惑,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结合白先勇的短篇小说《安乐乡的一日》,探讨美国华人应当如何去确立自己华裔族群的文化身份。
盛周丽许锬
关键词:文化身份多元文化文化传统
《喜福会》中男性形象解读
2011年
以《喜福会》中的男性角色为对象,分析该作品中华裔男性与西方白种男性形象的差异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进而讨论以谭思美为代表的华裔女性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中美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中如何建构华裔独特的文化价值现。
许锬盛周丽李兰
关键词:文化认同美国华裔《喜福会》东方主义
姓名与记忆——以《孩童如敌》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哈金的短篇小说《孩童如敌》讲述了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两位幼童改名的故事。从记忆的视角来看,祖孙三代对于更名事件的反映展示了不同代际的华人/裔对于族群集体记忆的认知与态度:相较于年长者对于记忆断裂的焦虑及其对族群传统的坚持与维护,年轻的华人移民则因现实的考虑而放任了族群记忆的丧失,而更为年幼的孩童则因对华族记忆的排斥与拒绝增加了其自我建构的难度。
许锬
关键词:姓名记忆失忆
哈金《落地》中华人移民身份认同的嬗变被引量:2
2015年
在短篇小说《落地》中,和尚甘勤意外获得新生的独特经历,不仅表明移民固有的单一文化立场会导致华人新移民在身份认同上的错位,也预示着异质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为人们跨越种族的界限与藩篱提供了可能,这恰好体现了哈金本人"抵达"亦即"回归"的反本质主义的、流动的身份观。
许锬
关键词:身份认同
袖珍电子词典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得被引量:5
2005年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中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拥有、使用袖珍电子词典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印刷的英-汉双解词典的使用人数在减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袖珍电子词典与传统印刷英汉双解词典的诸多性能比较入手,指出袖珍电子词典所拥有的多种优势,从而得出结论:袖珍电子词典将更有利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盛周丽许锬
关键词:英语学习词汇
中国记忆与华裔的身份追寻——散居认同理论下的《喜福会》释读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故事在谭恩美的《喜福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而以家族叙事为核心的故国书写不仅令家丑外扬,更是揭露了旧式中国的诸多弊端,这让作家备受指责。然而,依据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这些故国往事实为谭恩美对家族史的重构,即在对过去的重述中发现、定位个体当下的位置;但她的书写方式说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在华裔族群中的断裂,其叙述亦为主流的权力话语所操控。华裔只能站在美国文化的立场之上"回看"中国,其文化认同受制于族裔历史、社会文化和权力等多重因素,呈现出开放、流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小说里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现了华裔女性如何在断裂与延续、同一性(即所谓的"中国性")与差异性之间协商与选择,以寻求文化身份的认同,从而解决其所面临的种族身份和社会身份间的冲突与割裂。
盛周丽许锬
关键词:《喜福会》
《圣殿》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2012年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圣殿》中通过谭波儿这一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世界观下相同的"他者"地位和"受害者"身份,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女性同一性的关注。小说通过塑造被阉割的男性形象金鱼眼,进一步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作家渴望自然、女性、男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意识。
刘娟许锬
关键词:《圣殿》女性生态女权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