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玮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溶质运载蛋白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SLC)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ATP binding cas-sette family,ABC)在药物吸收、消除和组织分布中起重要作用。本综述将对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的最新命名、分类、组织分布、功能及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加以介绍。
- 谭玮李燕
- 关键词:药物转运
- CYP3A和P-糖蛋白对布格呋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大鼠小肠在体单向(single-pass)灌流模型,收集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灌流液和肠系膜静脉血,应用GC-MS联用法测定灌注液和血浆中的布格呋喃含量,并计算布格呋喃渗透系数[Plumen=-(Q/2πrl)Ln(Cout/Cin)和Pblood=(ΔMB/Δt)/(2πrl)],从而反映布格呋喃的代谢变化。同时,观察CYP3A选择性抑制剂醋竹桃霉素(TAO)、CYP3A和P-糖蛋白(P-gp)共同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P-gp选择性抑制剂LSN335984对布格呋喃自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鼠小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中加入LSN335984、TAO和CsA后,大鼠肠系膜静脉血中布格呋喃的累积量分别为73.4、82.9和98.3pmol·cm-2,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3.9倍、4.6倍和5.6倍,代谢分别减少12%、11%和21%。提示CYP3A和P-gp选择性抑制剂可明显减少布格呋喃在大鼠肠道的首过效应,促进布格呋喃的肠道吸收。由此可见,P-gp与CYP3A两者联合作用是引起布格呋喃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因素,两者对布格呋喃小肠吸收均具有重要影响。
- 盛莉谭玮扈金萍陈晖李燕
- 关键词:布格呋喃P-糖蛋白
- CYP3A和P-gp对双环醇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 目的:研究 CYP3A 和 P-gp 对双环醇在小肠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小肠 single-pass 灌流模型, 收集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灌流液和肠系膜静脉血液.应用 LC-MS 联用法测定灌注液和血浆中双环醇含量...
- 谭玮李燕
- 关键词:双环醇CYP3A小肠吸收
- 文献传递
- CYP3A和P-糖蛋白对布格呋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 目的:研究CYP3A和P-糖蛋白对布格呋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小肠single-pass灌流模型,收集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灌流液和肠系膜静脉血,应用LC-MS联用法测定灌注液和血浆中布格呋喃含量,并计算布格呋...
- 盛莉谭玮扈金萍陈晖李燕
- 关键词:布格呋喃P-糖蛋白
- 文献传递
- CYP3A和P-gP对双环醇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CYP3A和P-gp对双环醇在小肠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小肠single-pass灌流模型,收集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灌流液和肠系膜静脉血液,应用LC-MS联用法测定灌注液和血浆中双环醇含量,通过公式Plumen=(Q/2πr)LN(c1/co)和Pblood=(△MB/△t)/(2πrl〈C〉)计算双环醇渗透系数,从而反映双环醇的代谢变化。同时,观察CYP3A特异性抑制剂醋竹桃霉素(TAO20uM),CYP3A和P-gp联合抑制剂环孢素A(CsA 10uM)对双环醇自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双环醇在10-l00uM剂量范围内,随着灌流液中药物浓度的增加,肠系膜静脉血中双环醇浓度也相应增加,l00uM时呈现饱和现象。分别加入选择性抑制剂TAO和CsA后,肠系膜静脉血中的双环醇(50uM)的累积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以及13倍,静脉血中双环醇的渗透系数(Pblood)分别是对照组的13以及17倍,代谢分别减少33%,36%。结论:CYP3A和P-gp特异性抑制剂可明显减少双环醇在大鼠肠道的首过效应,促进双环醇的肠道吸收,提示CYP3A和P-gp在肠道的联合作用是导致双环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因素。与P-gp相比,CYP3A对双环醇肠道首过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 谭玮李燕
- 关键词:双环醇
- 脂肪酸合成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 (FAS)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技术 ,对 175例NSCLC手术标本进行FAS的检测 ,分析其与多种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FAS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31.4% (5 5 /175 )。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2 2 .4% )明显低于非腺癌 (38.4% ;P =0 .0 36 ) ;有血管受侵或骨转移的患者 ,其FAS阳性率 (75 .0 %和46 .9% )明显高于无血管受侵或没有骨转移的患者 (2 9.3%和 2 8.0 % )。FAS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临床因素无相关性 (P >0 .0 5 )。虽然FAS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6 6 ) ,但是分层分析显示 ,FAS阳性的Ⅰ期患者预后较阴性的患者差 (P =0 .0 0 5 )。结论 FAS与NSCLC大部分临床指标没有相关性 ,但在其早期有提示预后的作用。
- 王燕张湘茹谭玮付军张伟
- 关键词:脂肪酸合成酶非小细胞肺癌肺肿瘤预后
- CYP450和P-糖蛋白与双环醇及布格呋喃的相互作用
- 双环醇(4,4’-二甲氧基-5,6,5’,6’-双(亚甲二氧基)-2.羟甲基-2’-甲氧羰基联苯)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国家一类新药。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双环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临...
- 谭玮
- 关键词:P-糖蛋白双环醇布格呋喃抗病毒药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