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杰 作品数:50 被引量:54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台山市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及发病率评估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乙肝病例的报告准确性,评估台山市乙肝的实际发病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台山市的报告发病率资料,对台山市报告的本辖区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后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使用雅培试剂进行HBsAg、抗-HBc IgM和抗-HAV IgM检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乙肝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复核分类,根据复核分类结果对台山市实际发病率进行估算。结果 2010年台山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乙肝病例659例,其中急性、慢性和未分类病例分别为7、327、325例,报告年发病率为31.21/10万。共报告474例本辖区病例,其中急性、慢性和未分类分别为5、193、276例,其中已检测HBsAg、抗-HBc IgM、抗-HAV IgM、HBV-DNA的病例分别占97.89%(464/474)、26.37%(125/474)、17.93%(85/474)、4.64%(22/474)。69.201(328/474)的病例有肝炎症状或体征,69.83%(331/474)的病例肝功能异常,2种合并的病例有235例(49.58%)。403例病例采血经实验室检测复核分类,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其他病例分别为26、341、28和8例,分别占6.46%、84.62%、6.95%和1.99%,急性病例和慢性病例报告诊断和复核诊断一致的分别为2例(40.00%)和142例(89.31%)。根据复核分类结果估算2010年台山市实际发病率为3.95/10万。结论 2010年台山市报告乙肝发病率可能高于实际发病水平,报告病例中实验室特异性诊断的比例较低。提示应在各级医院推广开展抗-HBc IgM等实验室特异性诊断项目,统一和修订乙肝报告标准,以保证病例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邵晓萍 方苓 邝雪漂 武婕 黄锦池 赵占杰 吴承刚关键词:肝炎 乙型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1990~1999年广东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全省5个监测点1990~1999年居民死亡个案监测和人口监测资料.结果各年伤害死亡率为26.1/10万~35.4/10万,年平均为30.7... 曾四清 赵占杰 曾汉武关键词: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11-2013年广东省预防接种后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估预防接种后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风险。方法以2011—2013年各类疫苗的接种人次数作为观察例数,以2008—2010年广东省ADEM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年龄组发病率作为发生概率,采用Poisson分布的单侧累计概率函数,计算预防接种后ADEM发病的Poisson分布的单侧累计概率,评估2011—2013年全省预防接种后发生ADEM的风险。结果 2011—2013年全省人群不同疫苗预防接种后ADEM发病8例;各年度各类疫苗接种后ADEM发病单侧累计概率在0.684 9~0.999 3之间。结论 2011—2013年预防接种后的人群ADEM发病率与一般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接种未增加ADEM的发病风险。 张吉凯 黄竹航 谢莘 郑慧贞 瞿红鹰 赵占杰 刘宇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预防接种 风险评估 广东省1997~2000年传染病监测及控制情况 被引量:3 2001年 曹志威 曾四清 陈茂香 赵占杰 曾汉武 罗会明关键词: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控制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广东省婴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相关性研究方法对广东省2010年新生儿G6PD筛查情况与2010年出生的婴儿接种广东省第1类疫苗后发生AEFI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广东省共报告2010年出生的婴儿接种第1类疫苗后发生AEFI个案534例;其中异常反应(253例)占总例数47.38%,一般反应(247例)占46.25%,无急性溶血性个案报告。2010年广东省共有13个地市报告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数据,患病率为0.89%~7.82%,平均报告患病率为2.93%。8个地市2010年出生新生儿G6PD缺乏症患病率与当地2010年出生婴儿接种第1类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反应发生率及异常反应发生率之间均无线性相关(P>0.05),与7种广东省第1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均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该研究未发现广东省被调查地区儿童的G6PD缺乏症患病与第1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存在关联。 赵占杰 疏俊 刘宇 谢莘 吴承刚 彭志强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河北、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培训效果评估 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对2004年3月在河北、广东两个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监测试点省,举办的省、市级AEFI监测师资人员培训班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参加培训的省、市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前后现场问卷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以匿名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河北、广东省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对《AEFI监测试点工作指南》、AEFI报告与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提高,几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97.25%)形成的共识是,有必要开展AEFI监测试点工作,但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适用的补偿机制。结论开展AEFI培训十分必要,此次培训内容适合实际工作需要。但参加培训人员对部分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仍存在着盲点,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加强。 郭飚 曹雷 曹玲生 徐立君 梁晓峰 张振国 罗耀星 孙印旗 彭国文 赵占杰关键词:预防接种副反应 培训效果评估 基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探究卡介苗免疫月龄 2016年 目的利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数据探究是否有必要对广东省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接种月龄进行推迟调整。方法通过广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4年广东省BCG接种数及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不同接种月龄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共报告2009~2014年接种BCG后AEFI 511例,报告发生率为44.18/100万剂;其中不良反应456例(89.24%),报告发生率为39.43/100万剂;不良反应以直径〉1.0cm的淋巴结炎最常见(138例,11.93/100万剂);全身播散性BCG感染罕见(2例,0.17/100万剂)。在儿童〈1月龄、≥1月龄接种BCG后淋巴结炎报告数分别为118例(11.67/100万剂)、20例(13.72/100万剂)。结论基于AEFI监测数据,没有足够证据表明需要推迟BCG接种月龄,应继续维持新生儿BCG免疫策略。 李佳玲 刘隽 赵占杰 刘宇 谢莘 梁文佳 郑慧贞关键词:卡介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2011年 免疫接种通过人工自动和被动免疫的应用,使绝大多数接种对象获得抗感染的有益免疫反应。但是,作为免疫预防制剂,对机体来讲是1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极个别受种者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发生一些不利于机体的反应, 赵占杰关键词:接种 广东省2005~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广东省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4年广东省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2014年共报告36 776例AEFI个案,年增长率为39.53%,广东省126个县区均有AEFI报告,94.36%的个案在48h内报告,98.51%的个案在48h内完成调查。AEFI报告数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之比为2.10∶1;男女性别比为1.51∶1;≤1岁占50.36%,AEFI发生在接种后≤1d内占85.49%。2005~2014年各年AEFI报告发生率为15.77/100万~183.10/10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54/100万~41.83/10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和局部红肿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无菌性脓肿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发生少见。结论广东省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逐步提高,达到了全国监测方案标准。AEFI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多数AEFI发生在接种后1d内,异常反应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 刘宇 赵占杰 谢莘 刘隽 蓝韵华 陈剑云 郑慧贞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 广东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2008年 2007年6月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山市某医院收治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本起疫情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病例。 梁剑 彭国文 周海 赵占杰 刘美真 邵晓萍 张吉凯 邹远闻 吕海英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