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毅 作品数:7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敷胸散干预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敷胸散佐治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患儿肺炎治疗建立循证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各季度100例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敷胸散,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P<0.05。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肺部罗音恢复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敷胸散佐治小儿肺炎有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田立东 赵坚毅关键词:肺炎 小儿 中药 随机对照试验 黄芪、小蓟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小蓟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系膜细胞增生,分别给予黄芪、小蓟,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上清液NF-κB和F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黄芪高、低剂量组,小蓟高、低剂量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NF-κB和FN表达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高、低剂量组、小蓟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及F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小蓟可能通过下调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和FN蛋白表达的水平,从而调整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兴奋性,减轻肾小球的损伤,减缓肾小球的硬化。 赵坚毅 田立东 潘曌曌关键词:小蓟 肾小球系膜细胞 EGCG上调miR-29抑制APP_(695)突变的SH-SY5Y神经细胞Aβ生成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含有APP_(695)突变的SH-SY5Y神经细胞中淀粉样肽(amyloid-β,Aβ)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含有APP_(695)突变的细胞,APP)和给药组(APP+10、20、30μmol·L-1的EGCG,24 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PP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Aβ_(1-42)的浓度;RT-PCR检测各组mi R-29的表达;RT-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BACE1(β-分泌酶)m 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中APP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EGCG明显改善细胞形态,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降低Aβ_(1-42)的浓度,上调mi R-29的表达以及在m RNA与蛋白水平上降低BACE1的表达。结论:EGCG能抑制APP_(695)突变所导致的细胞Aβ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 R-29的表达及下调BACE1的表达有关。 赵坚毅 田立东关键词:EGCG BACE1 SH-SY5Y细胞 AΒ 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及正确如何指导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恢复与愈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田立东 赵坚毅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儿童 护理 文献传递 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009年 总结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正确指导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恢复与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田立东 赵坚毅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儿童 护理 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48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对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发作期哮喘患儿实施专业护理的效果。方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给予一般的哮喘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专病护理,包括呼吸道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以及吸氧的护理,并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经用药24h后肺部听诊喘鸣音消失,呼吸困难缓解。经治疗后,48例均好转出院。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护士主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能有效保证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有效缓解。 田立东 赵坚毅关键词:婴儿 受体 咳嗽 五味子水提取液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神经元衰老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取液(SWE)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元衰老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培养14 d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孵育6 h)和给药组(衰老处理前加不同浓度SWE);MTT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RT-PCR法检测各组皮层神经元中p53和p21 m RNA的表达。结果:给药组小鼠皮层神经元的活力和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53和p21 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以750μg/m L效果最好。结论:SWE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皮层神经元衰老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了p53-p21通路有关。 赵坚毅 田立东关键词:皮层神经元 叔丁基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