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轴型胃扭转的一种少见X线新征象——球尖指向左上方征
- 1997年
- 长轴型胃扭转的一种少见X线新征象——球尖指向左上方征闫清显①刘实②于鸿升赵延吉杜显波本文收集自1980年5月至1996年5月间长轴型胃扭转468例,发现十二指肠球尖指向左上方者30例,就其X线表现作一分析: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
- 闫清显闫清显刘实赵延吉于鸿升
- 关键词:胃疾病胃扭转X线诊断
- 介入治疗在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赵延吉季晓华张玲玲张卫平綦洪敏
- 关键词:介入治疗血管瘤典型病例手术治疗
-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性灌注和中医药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03年
- 目的:观察介入性导管内灌注溶栓和血管扩张剂及术后中医药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Ⅰ-Ⅳ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45例,首先行介入性穿刺将导管插至患侧髂内动脉和旋股内、外侧动脉,灌注溶栓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观察灌注前后股骨头血管变化情况。然后于术后第2天起服用以益肾健脾、扶正固本为主的中药,并辅以其他一般性疗法,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疼痛消失22例(Ⅰ期5例,Ⅱ期17例),占48.8%;疼痛明显减轻17例(Ⅱ期8例,Ⅲ期8例,Ⅳ期1例),占37.7%;疼痛略减轻6例(Ⅲ期1例,Ⅳ期5例),占13.3%;无效0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19例(Ⅱ期16例,Ⅲ期3例),占42.2%;功能明显改善11例(Ⅱ期8例,Ⅲ期3例),占24.4%;功能略有改善7例(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4例),占15.5%;无改善3例(Ⅳ期),占6.6%。结论:本法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近期疗效满意。对年龄小、病程短、病变在Ⅰ-Ⅱ期的病人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年龄大、病程长、病变在Ⅲ期以上的病人,近期疗效相对较差。
- 田惟泽赵延吉段成华刘巍峰江志勇姜涛张炳进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动脉灌注介入疗法
- 异烟肼耐药结核病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异烟肼耐药结核病与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60例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耐多药组33例(20.62%),耐异烟肼组40例(25.00%),全敏感组87例(54.38%)。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耐药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随访观察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情况。结果耐多药组与全敏感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史及痰涂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1、11.018、2.211、4.013,P=0.022、0.001、0.027、0.045);耐异烟肼组与全敏感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史、痰涂片及肺部空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0、15.044、2.486、4.770、5.970,P=0.015、0.000、0.013、0.029、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治2次、复治≥3次、痰涂片阳性、肺部空洞是耐异烟肼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2.611,95%CI(1.323~5.152);OR=3.522,95%CI(1.220~10.168);OR=2.014,95%CI(1.104~3.674);OR=1.784,95%CI(1.193~2.655),P〈0.05];复治≥3次、痰涂片阳性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3.012,95%CI(1.203~7.541);OR=2.945,95%CI(1.131~7.824),P〈0.05]。耐异烟肼结核病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耐多药结核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3,P=0.001)。结论复治及痰涂片阳性是耐异烟肼结核病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有向耐多药结核病演变的风险。
- 王燕森管茶香万康林赵延吉
- 关键词:异烟肼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
- 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人治疗梗阻性黄疸
- 2006年
- 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人治疗梗阻性黄疸,对于降低总胆红素,改善肝功能,延缓病人寿命,并能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时机,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 赵延吉刘子琨季晓华张卫平张玲玲于庆华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道内肝功能病人
-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治疗,观察两组...
- 赵延吉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
- 文献传递
- 超声诊断在输卵管插管治疗宫外孕中的应用
- 2004年
- 刘晓燕赵延吉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输卵管插管甲氨喋呤
-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 2006年
-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1.6%,直径〉5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学的发展,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 赵延吉于磊季晓华张卫平张玲玲
- 关键词: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脏良性肿瘤肝脏良性病变巨大肝血管瘤
-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5例,即为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RFA ,单用 TACE组只进行T ACE治疗55例。随访并比较两组的1、2、3年生存率。结果45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共接受治疗187次,其中T A‐CE治疗113次,RFA治疗74次。55例单独TACE组共接受治疗196次。经过首次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3%,单用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38%,两组坏死率有统计学差异( P =0.001)。随访2~35月,平均19个月,单用T 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0%,11%;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发热、肝区疼痛、肝功能下降、少量胸腔积液,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ACE联合RFA 治疗原发性肝癌比单用TACE治疗的疗效更好。
- 郭青李岩王承儒赵延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治疗体层摄影术
- 宫颈癌治疗中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至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并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第7天阴道流血缓解情况、相关临床指标与远期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阴道流血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手术间隔时间为(18.51±2.65)d、术中出血量为(341.78±50.81) 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89±3.24)d,(539.16±61.78)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内存活率与死亡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赵延吉
- 关键词:宫颈癌阴道流血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