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杰
- 作品数:134 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电场改善巨磁阻抗传感器磁滞的装置及其改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场改善巨磁阻抗传感器磁滞的装置,包括:巨磁阻抗敏感材料,其在工作状态下测量外磁场变化下变化的阻抗信号数据;驱动电源,其与巨磁阻抗敏感材料的两端连接,使巨磁阻抗敏感材料交流磁化并工作;金属壳,其包围在...
- 张清阮建中赵振杰褚君浩
- 文献传递
- 纳米巨磁阻抗效应与磁敏器件
- 本文主要介绍纳米微晶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以及利用该效应所研制的一种新型磁敏传感器,它与传统的感簧管、霍尔和磁电阻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已在汽车、家电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应用,得到用户好...
- 杨燮龙杨介信赵振杰宫峰飞俞建国丁永芝
- 文献传递
- 纳米磁敏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及应用
- 赵振杰杨燮龙张甫飞杨介信袁望治陆进生阮建中张洛卢来发刘龙平乌马鲁王蕊丽王新征李晓东
- 巨磁阻抗效应是指软磁材料的交流阻抗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纳米磁敏GMI器件就是选用纳米晶金属软磁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缩写为GMI)研制成的一...
- 关键词:
-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磁敏传感器
- pH值对电流化学镀复合结构丝的性能影响研究
- 2013年
- 采用电流化学镀工艺,在直径为100μm的铜丝上通以150 mA的直流电流,制备了NiCoP/CuBe复合结构丝,研究了镀液pH值对复合结构丝镀层的形貌、镀速、成分、磁性能和GMI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镀液pH值的改变会引起致密性、镀速、镀层成分和磁性能的变化,结果影响到材料的磁阻抗比和特征频率.pH值为8.4时,得到最大阻抗比为868%.
- 栾红艳李欣王蕊丽潘海林陈德禄赵振杰
- 关键词:PH值化学镀
- 一种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电接入装置的防护结构
- 一种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电接入装置的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一组绝缘子,所述绝缘子设置在电接入装置的轴芯外;设置在所述绝缘子外的遮挡罩,固定所述绝缘子和所述遮挡罩的固定装置。气相物质经过设置在电接入装置外的遮挡罩和绝缘子的屏蔽...
- 赵强赵振杰
- 文献传递
-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的一些探索
- 2024年
- 在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发展纲要引领下,近代物理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在实验教学中探索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介绍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与教学要点,列举获取思政元素尤其是校本思政元素的一些通用方法,并对思政教学进行反思与探讨.基于课程思政,设计创新型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卓越育人功能.
- 王春梅沈国土尹亚玲詹清峰赵振杰
-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 一种扭矩传感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矩传感器,包括:底座与顶盖,其中央设有中空部,底座与顶盖相互配合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其设置在底座与顶盖之间,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以中空部同轴旋转;磁性元件,其设置在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
- 潘海林赵振杰逄金鑫王江涛李欣
- 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荧光检测性能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微流控芯片中采用水热法合成ZnO纳米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ZnO纳米棒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流控芯片中制备的致密的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c轴取向性,ZnO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随制备时间和在通道中的不同位置发生变化。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牛IgG对ZnO纳米棒的荧光检测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时间为3 h的ZnO纳米棒具有最优的荧光检测性能。在对人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时,其质量浓度检测限可达10-3 ng/mL,且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质量浓度为10^(-3)~10 ng/mL^(-1))。
- 施雨辰郭灵霞刘向飞赵振杰谢文辉李欣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荧光检测生物传感器
- 一种巨磁阻抗效应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磁阻抗效应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巨磁阻抗传感器敏感元件中实现石墨烯层,采用化学镀手段,制备出由石墨烯层包裹的纳米晶Fe<Sub>73.5</Sub>Cu<Sub>1</Sub>Nb<Su...
- 宋也男赵振杰孙卓陈依君邹锦堂
- 溅射工艺对NiFe/Cu复合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008年
-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分别采用连续溅射和间歇溅射工艺制备了Ni_(80)Fe_(20)/Cu复合结构丝。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溅射模式对复合丝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溅射使镀层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面,镀层结晶度增加,晶粒较大.利用巨磁阻抗效应和磁滞回线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磁性能.发现实验中溅射的磁性层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复合丝呈现出较大的巨磁阻抗效应.当采用间歇溅射工艺时,由于复合丝的镀层中存在明显界面,内、外磁层的磁化行为不同,出现两个各向异性场.该样品经退火后。释放了一部分内部应力,软磁性能提高,阻抗效应增强,且内、外磁层磁性能趋于一致.
- 蒋玲阮建中赵强王清江赵振杰
- 关键词:复合丝晶态结构巨磁阻抗效应各向异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