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琼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脑梗死患者针刺前后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的初步报道被引量:1
- 2006年
- 胡建秀王晓明赵晓琼黄惠林超琼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针刺前电位变化体感诱发电位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3
- 2004年
- 王晓明杨德本谢建平赵晓琼喻元凤张小东龙成国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抑郁症神经电生理技术局部脑血流RCBF
- 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注意执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以假刺激治疗;治疗组予以真刺激治疗。r TMS治疗方法:频率10 Hz、强度为运动阈值100%、部位为左侧额叶背外侧,刺激时间5 s,间隔25 s,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30个序列,共两周。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r TMS治疗后两周)均行MMSE、NPI、DS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NPI、D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NPI、DS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 Hz r TMS刺激左侧额叶背外侧皮层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注意执行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 刘新侯前梅赵晓琼王晓明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
- 低频经颅磁刺激对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对50只大鼠进行TMS,根据不同刺激频率将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0Hz组(假刺激组)、0.3Hz组、0.5Hz组、0.8Hz组、1.0Hz组,分组进行低频重复TMS预处理后,制作氯化锂一匹罗卡品癫痫模型,观察各组造模后70min内痼性发作的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结果:0.3Hz组、0.5Hz组、0.8Hz组及1.0Hz组的痫性发作潜伏期[分别为(16.30±3.10)min、(18.60±3.50)min、(16.40±3.60)min和(15.90±4.10)mini,均比0Hz组[(12.80±3.20)mini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0.5Hz组最长;0.5Hz组大鼠出现的痫性行为表现为点头和(或)甩尾、须动和(或)头面抽动、前肢和(或)后肢抽动、全身抽动、窜动的次数均比0.3Hz组、0.8Hz组、1.0Hz组少,整体发作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低频的TMS可延缓癫痫发作潜伏期、减少癫痫发作次数以及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抗痢作用。
- 赵红宁王晓明张军强余巨明赵晓琼黄敏黄慧胡建秀
- 关键词:潜伏期痫性发作氯化锂-匹罗卡品
- 低频重复磁刺激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电压依赖型钾通道1.2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电压依赖型钾通道1.2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2, Kv1.2)在β-淀粉样蛋白25-35毒性片段(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
- 王晓明张丽华赵晓琼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磁刺激白细胞介素-1Β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左半球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右利手的患者24例,经ABC失语检查表评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2)。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语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low-rTMS治疗。rTMS治疗方法:频率1Hz、强度为运动阈值的80%、部位为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10个序列、序列间隔120s,共10d。两组治疗前、疗程后2周、疗程后2月和疗程后6月均行汉语ABC失语检查表语言评分评价其语言功能。两组各选取8例患者在治疗前、疗程后2周行磁共振波谱(MRS)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检查,分别检测脑代谢和脑血流改变。结果①ABC评分结果:疗程后2周、疗程后2月、疗程后6月治疗组其值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②SPECT结果:两组治疗前和疗程后2周左额下回缺血灶明显大于对侧镜像区;疗程后2周治疗组左额下回缺血灶明显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其摄取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MRS结果:治疗前两组Broca区出现明显的倒置双乳酸(Lac)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NAA/肌酸(Cr)值均比对侧镜像区明显降低(均P<0.05),而胆碱(Cho)值则升高(P<0.05);疗程后2周治疗组的NAA和NAA/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o值比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1 Hz、rTMS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且此治疗是安全的。语言功能改善,推测可能与低频rTMS刺激健侧语言区通过远隔效应增加了局部语言区的血流量和脑代谢,抑制右侧半球的兴奋性有关。
- 陈芳王晓明詹成杨玲王寅旭孙祥荣赵晓琼黄慧胡建秀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失语
- 肘管综合征的电生理特点及分析
- 2006年
- 胡建秀赵晓琼黄慧
- 关键词:电生理特点肘管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压迫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查CTS
- 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情绪及注意力的影响
- 刘新王晓明赵晓琼
- 梅毒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定量感觉测定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梅毒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定量感觉测定(QST)进行联合检测,评价在梅毒小神经纤维受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梅毒患者按照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分为无神经症状组(n=24例)和有神经症状组(n=12例),分别进行CHEPs、SSR、QST检测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24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对照。结果:(1)SSR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SSR上下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2)QST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冷觉(CS)、冷痛觉(CP)阈值较对照组低;有神经症状组热觉(WS)、热痛觉(HP)阈值较对照组高;有神经症状组CS阈值较无神经症状组低;无神经症状组CP阈值较对照组低,均P<0.05;(3)CHEPs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右下肢潜伏期Cz/N550、Cz/P750较对照组延长,无神经症状组C7潜伏期Cz/N550较对照组延长,P<0.05;(4)VAS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及无神经症状组右下肢V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有神经症状梅毒及部分无神经症状梅毒患者存在小神经纤维受损,CHEPs、SSR、QST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梅毒小神经纤维受损的客观依据。
- 谭娟王晓明邓鸿杰胡建秀赵晓琼黄慧
- 关键词:梅毒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海马GAD65、NMDA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毛果芸香碱致痫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rTMS刺激组、假刺激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连续2周的相应预处理后,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急性癫痫(EP)模型,观察造模后90min内痫性发作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表达。结果rTMS刺激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较假刺激组和对照组延长,发作程度减轻(均P<0.05);rTMS刺激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GAD6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NMDAR1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假刺激组与对照组二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预处理有明显抗痫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海马区GAD65和NMDAR1表达而起作用。
- 张军强余巨明王晓明赵红宁黄敏张小东赵晓琼黄慧胡建秀
- 关键词:痫性发作N-甲基-D-天门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