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杰
-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德令哈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
- 2008年
- 一、台站简介1.台站位置德令哈地震台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段,该地区为走向北西西向逆冲断层,线状褶皱非常发育,垂直差异运动强烈,是地应力易于积累的地区。德令哈地震台位于合黎山—龙首山褶皱带南缘与走廊断陷的分界处。
- 文勇孟欣倪仲季赵燕杰
- 关键词:钻孔应变观测钻孔应变仪大地震应变量台站
- 用Moya方法反演门源地区数字地震台站场地响应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100个MS≥1.0余震序列资料,运用Atkinson法测得青海门源地区Q值,并用Moya法反演了其中24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在1~20 Hz范围内24个子台的场地响应与频率有关,其中位于震中南部的11个台站场地响应平稳变化,接近1;位于震中东南的11个台站场地响应在低频部分接近1,高频部分衰减至0.1;震中西南的2个台站场地响应高频部分持续放大后衰减。
- 赵燕杰
- 关键词:Q值
- 2022年青海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背景分析
- 2023年
- 2022年1月23日、3月26日和4月15日青海省德令哈市分别发生M_(S)5.8、M_(S)6.0和M_(S)5.4地震。采用CAP方法反演了M_(S)6.0地震及6次M_(S)≥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初步分析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背景。震源机制结果显示,M_(S)6.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74°/倾角80°/滑动角-156°,节面Ⅱ:走向79°/倾角66°/滑动角-11°,矩心深度6 km。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震中呈NS向展布、震源区北部为主体破裂区域。基于震源机制解、地震重定位结果和震源区附近局部发育NS向构造的特征,分析认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一条NS向、高倾角的右旋走滑隐伏断层。
- 黄浩袁伏全李丽赵燕杰万玉杰马建新李启雷胡维云郭瑛霞
- 关键词:震源机制
-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 2017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94°E—105°E,32°N-40°N)是高原北东向扩张的前沿地带,亦是研究高原生长过程的重要区域.本文利用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2008-2014年)共7年的地震目录和波形数据,首先使用双差定位获取精定位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挑选位于S波窗口内(射线入射角≤45°)的地震事件,依据S波分裂分析方法(SAM),获取研究区域内共26个台站的S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地处多个块体交汇部位的西宁及其周缘,地壳各向异性呈现两个优势偏振方向,表明该区中上地壳应力环境由区域主压应力场和活动断层共同约束;玉树地震序列的地壳各向异性优势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场一致.
- 钱旗伟吴晶刘庚沙成宁马建新白占孝赵燕杰刘小梅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S波分裂应力
- 2019年甘肃夏河M_(S)5.7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确定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准确测定2019年甘肃夏河M_(S)5.7地震的震源深度,利用青海、甘肃和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和区域速度模型反演夏河地震震源机制,并采用逆时成像技术进一步约束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夏河M_(S)5.7地震是一次逆冲兼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为5.4 km;基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新发现的夏河断裂可能是甘肃夏河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即节面Ⅰ(走向305°/倾角52°/滑动角50°)为发震断层面。
- 袁伏全黄浩蔡丽雯李启雷赵燕杰刘兴盛
- 关键词:震源深度
- 青海地区钻孔应变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收集了青海6个钻孔应变台站资料,对青海玉树7.1级地震、日本9.0级地震和四川芦山7.0级地震进行同震响应和震后效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钻孔应变同震响应出现阶变的起始时间与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基本一致,属于同震变化,应变阶跃随震源方位、震级等因素有较好的比例关系。
- 张敏赵燕杰文勇孟鑫
- 关键词:钻孔应变同震响应
- 青海地区钻孔应变干扰及异常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简要叙述了青海地区6个钻孔应变台站的观测概况,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存在观测技术系统和观测环境变化这两类干扰。在排除各类干扰后,发现只有乐都台和湟源台在汶川地震前出现了前兆异常。
- 文勇赵燕杰孟鑫高慧慧
- 关键词:钻孔应变
- 西宁盆地周围区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计算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震中距范围约200km内的P波初动资料,确定了西宁盆地及邻近区域2008~2011年发生的62个ML2.3~5级的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并统计了与震源机制解对应的主应力轴的方向性等参数.结果显示,地震性质主要显示为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小震的震源机制解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北部区域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P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47°~52°,仰角为4°~5.5°,T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142°~148°,仰角为43°~45°;南部区域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P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155°~255°,仰角为1°左右,T轴方位角可确定范围为0°,仰角为89°~90°综合数据结果显示,北部区域地震的性质以逆走滑为主,南部区域较为复杂,但显示出地震性质仍以逆断层性质为主.从区域应力场统计特征来看,看似无规律的小震震源机制实质上主要受北东-西南向压缩应力及北西西-东南东方向上的拉张应力所控制.分析表明,在区域应力场的构造背景下,地震(尤其是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能存在多样性,但大量样本反映的主应力轴仍然与该区域内的构造背景一致.这一现象可为相关工作,如小区域震源机制解和余震震源机制解的统计等方面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 屠泓为万秀红赵燕杰高慧慧孟凡博丁宁霞
- 关键词:西宁盆地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
- 用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龙羊峡水库及邻近区域应力场特征
- 2012年
- 兴海及邻近区域2012年1~2月连续发生了24次ML2级以上地震,该系列地震分布于龙羊峡水库周围。试图通过周边台站记录到的初动信息进行小区域应力场分析,计算了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数据分析,认为龙羊峡水库对邻近区域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 赵燕杰屠泓为孟凡博丁宁霞
- 关键词:龙羊峡水库震源机制区域应力场
- 格尔木水井水氡测值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根据格尔木台观测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观测存在的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因素,对格尔木地震台水井的水氡观测出现的趋势、突变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水氡趋势变化与气温有关、水氡突降与流量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存在与格尔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信息,反映了岩石应力—应变、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 杨晓霞马玉虎陈玉华赵燕杰
- 关键词:水氡影响因素地震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