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海潮负荷
  • 5篇海潮
  • 5篇GPS
  • 4篇海潮模型
  • 3篇单点定位
  • 3篇精密单点定位
  • 2篇GPS精密定...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监测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动态精密单点...
  • 1篇对流层
  • 1篇对流层天顶延...
  • 1篇验潮
  • 1篇验潮站
  • 1篇中国近海
  • 1篇天顶延迟
  • 1篇年变化分析

机构

  • 7篇长安大学
  • 5篇国家测绘地理...
  • 4篇机械工业勘察...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作者

  • 10篇赵红
  • 6篇张勤
  • 4篇瞿伟
  • 4篇刘智
  • 3篇涂锐
  • 2篇王文利
  • 2篇郭春喜
  • 2篇黄观文
  • 1篇王乐
  • 1篇王利
  • 1篇丁黎
  • 1篇张睿
  • 1篇蒋光伟
  • 1篇程传录
  • 1篇范丽红
  • 1篇田婕
  • 1篇徐超
  • 1篇吴丹

传媒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测绘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中国近海海潮模型与全球海潮模型分析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建立的全球海潮模型的精度和分辨率均有限,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近海区域潮汐观测资料,可用于改善和提高全球海潮模型在沿海地区的精度。利用中国东海和南海的近海海潮模型,对HAMTIDE11A.2011全球海潮模型中的中国近海区域进行了替换,并得到了修正前后模型计算的海潮负荷对不同区域GPS测站精密定位的影响。分析可得:(1)确认修正前后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的海潮负荷对GPS测站精密定位的影响存在约5mm的差异,并通过频谱分析得到修正后的模型在GPS精密定位中剔除海潮负荷影响的效果在半日、周日及半年周期处明显优于修正前的模型;(2)采用高精度近海模型进一步修正全球海潮模型,该成果对近海区域的GPS精密定位海潮负荷改正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红张勤瞿伟涂锐刘智
关键词:海潮负荷GPS精密定位
BDS卫星动力学参数最优解与定轨跟踪站最优分布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动力学定轨原理与方法,给出动力学参数精度衰减因子(MDOP)的计算方法;以MDOP值为标准,分析BDS定轨中不同跟踪站的分布以及分布方案的优劣;最后,利用BDS单系统定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DOP值和定轨精度间的对应关系显著,可以作为优选定轨跟踪站分布方案的依据。
张睿杨元喜张勤黄观文王乐瞿伟赵红
关键词:BEIDOU动力学参数
北斗/GPS融合静态相对定位用于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被引量:30
2015年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已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对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了探讨BDS/GPS融合观测数据用于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的效果和精度情况,利用5台兼容BDS和GPS系统信号的GNSS接收机,对西安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的9个监测点进行了复测。通过对连续观测10h以上4个时段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采用GPS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而言,融合了BDS和GPS观测数据基线结果的内符合精度大大提高,水平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5mm改善至±3mm,垂直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17mm改善至±12mm;同时,监测结果的外符合精度也大大增强,X、Y、Z方向的平均中误差分别从±6mm、±15mm、±10mm改善至±1.5mm、±8mm、±5mm。这说明融合了BDS观测数据的BDS/GPS静态相对定位可以明显提高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内外符合精度。
王利张勤范丽红赵红吴丹田婕李毓照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沉降
利用改进的动态PPP技术建立中国香港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GPS技术反演海潮负荷信息,相比传统重力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着全球覆盖、测站数多、全天候、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海潮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对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利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同时构建了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利用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8 a的GPS观测数据,精密测定了11个测站的三维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与高精度海潮模型提供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除K_2、K_1潮波外,其他潮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 mm。与已有的动态PPP及静态PPP结果对比发现,采用改进的重叠时段动态PPP算法可有效改善K_1潮波的反演精度;该方法反演的海潮负荷位移精度可达到静态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的精度,且对于K_1潮波,在东西方向,动态PPP算法的反演精度较静态PPP略有改善。利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可有效建立中国香港地区GPS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可有效弥补沿海地区因验潮站稀少而导致的海潮模型适应性差的问题。
赵红郭春喜程传录王文利刘智董波王建伟
关键词:GPS海潮负荷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潮汐效应对香港地区GPS PPP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选取香港地区12个CORS站数据,研究潮汐效应对该地区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固体潮对测站位移的影响最大,海潮负荷影响次之,极潮影响最小;固体潮与海潮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半日、周日周期,在香港地区,垂直方向的影响最大分别可达300mm及25mm,极潮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约为2mm。2)潮汐效应对香港地区测站GPS精密单点定位静态解及动态解结果的影响达cm量级。研究表明,长期连续观测不能完全消除潮汐的影响,因此获取高精度GPS精密定位结果时需顾及固体潮、海潮、极潮的影响。
赵红张勤徐超瞿伟刘智
关键词:固体潮海潮GPS精密单点定位
基于不同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为研究海潮负荷在不同区域对GPS定位影响的规律,推导分析了海潮负荷对GPS测站定位影响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此,以江苏、西安区域GPS测站为例,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获得的NAO99b海潮模型及FES2004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对GPS定位以及对GPS基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GPS沿海测站定位的影响达厘米量级,为内陆地区的4~5倍,而且海潮负荷对测站U方向的影响远大于对E、N方向的影响,海潮负荷对不同区域的GPS基线长度的影响均小于1 cm;结果比较表明NAO99b和FES2004海潮模型在内陆的差异很小,在沿海处差异较大(达1厘米以上)。
赵红张勤黄观文涂锐
关键词:海潮模型GPS基线海潮负荷卫星测高数据
利用GPS动态PPP技术求解海潮负荷位移被引量:2
2017年
受特殊海岸线及复杂海底地形的影响,目前发布的全球海潮模型在局部沿海地区差异较大,需利用其他大地测量手段直接测定沿海地区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GPS技术因具有全天候、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获取海潮负荷位移参数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GPS技术监测测站三维位移变化的灵敏度高于监测48个海潮参数的灵敏度这一基本思想,改进了利用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估计48个海潮调和参数的方法,直接逐历元求解三维海潮负荷位移变化,再利用调和分析方法提取主要潮波(M2、S2、N2、K2、K1、O1、P1、Q1)的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振幅与相位)。利用12个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8年的GPS观测数据,计算各测站的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与传统方法比较,本文方法可有效加速K1潮波在东西方向的收敛。将GPS海潮负荷位移建模参数估值与中国近海海潮模型值比较,发现除S2、K2和K1潮波的均方根误差较大外,其他潮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5mm。将香港2008—2014年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与海潮模型值比较,结果表明:GPS与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均与中国近海海潮模型及HAMTIDE2011.11A全球海潮模型符合较好,验证了GPS 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的有效性。采用GPS PPP估计的8个潮波的振幅与相位值替换全球海潮模型中对应的潮波值,进行海潮负荷效应改正,可减弱GPS长时间序列中的半周年信号。
赵红涂锐刘智蒋光伟
关键词:GPS精密单点定位验潮站
海潮负荷效应及利用GPS技术建立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海潮负荷效应的影响对目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导航定位而言,特别是对于近海区域高精度定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对于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全球海潮模型予以修正,但现有全球海潮模型在公海区域精度较高,而在近海区域精度较差,从而影响了全球海潮模型的整体精度。因此,为有效提高定位精度,迫切需要构建高精度的海潮模型。
赵红
关键词:海潮负荷海潮模型GPS
全国一等水准点高程近20年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我国于1991—1999年建设的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与2012—2015年建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网成果相隔近20年。受地壳运动、经济建设、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和季节性地表起伏,造成区域高程成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了高程基准的维护及高程成果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两期一等水准重合点、统计分析我国一等水准点20年高程变化量及其变化趋势,并从两期水准网测量设备、措施及测量精度的差异,重力异常改正计算所采用的重力基准、正常重力公式及重力数据的差异,网形结构差异,水准测量周期、水准环闭合周期的差异,地壳垂直运动与局部地表形变影响等4方面进行了两期高程变化的原因分析。研究表明:(1)国家一等水准网点高程近2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区域出现了严重沉降;(2)地壳垂直运动及局部地表形变是引起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国家一等水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更新,复测时应尽量缩短水准测量周期,全网水准测量周期不应超过5年[1]、力争3年内完成。
王文利郭春喜丁黎赵红
关键词:复测
海潮负荷对利用GPS解算对流层天顶延迟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分别选取分布在全球沿海及内陆区域的多个IGS跟踪站,基于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通过设计多种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解算,结果显示:1)海潮负荷对测站高程的影响是cm量级;2)在考虑和不考虑海潮负荷效应时,利用GPS观测数据解算的对流层天顶延迟值的差异是mm量级;3)这一差异与测站高程的海潮负荷效应存在弱线性关系。
赵红张勤瞿伟涂锐刘智
关键词:海潮负荷对流层天顶延迟海潮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