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 作品数:28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疾病的价值
- <正>本文回顾性分析乳腺导管疾病的超声表现, 旨在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的检出率,进一步探索检查乳腺导管疾病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本组4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女性患者,年龄 24-44岁,平均34岁,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主...
- 赵芳陈忠民高秀娟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及其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00年
-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绝经期以后。近年来,随着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子宫内膜癌有明显上升趋势。我科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12月对35例子宫内膜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年龄最大71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绝经前4例,绝经期6例,绝经后25例。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时间最长为2年,最短为三个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及腰骶部疼痛。病理报告腺癌25例,腺鳞癌4例,乳头状浆液性癌3例,透明细胞癌3例。 使用仪器为TOSHIBA SSA—340彩超仪,ALKA SSD—1200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平卧,检查子宫大小、内膜厚度、肌层状况,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动脉及病灶血流情况,测值并记录。
- 宋丽萍赵芳郭雅新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癌子宫动脉不规则阴道流血透明细胞癌平均血流速度
- 小肝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直径≤3cm的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OSHIBA-P6000彩超仪,探头频率3.5~4.5MHz。发现病灶后,仔细观察病灶的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必要时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低回声型,高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低回声病灶发生肝癌的机率较高,且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强回声肿瘤,原发性肝癌(PHC)以瘤内星点状血流信号为主,而转移性肝癌(LMC)则以瘤周供血为其特点。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 赵芳李玉权朱海达
- 关键词:二维超声多普勒小肝癌
- 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8例报告
- 2002年
- 目的 降低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4004例介入性超声治疗中8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介入性超声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0.2%,其中死亡率为0.03%。结论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并发症。
- 张钧赵芳
-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治疗并发症病例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4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特点以及与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为“假肾征”“靶环征”,83.3%(40/48)可于病灶内及周边部检测到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其平均血流速度为16.24±0.05Cm/s,阻力指数为0.69±0.01,为高速、高阻血流特点。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肠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宋丽萍赵芳王柳松马维田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大肠癌声像图超声波诊断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探讨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 5 4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彩色普勒超声所测得的子宫动脉和病灶血流的平均速度、博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及子宫内膜癌在各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子宫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为 16.4± 9.5cm/s ,PI为 1.3± 0 .6,RI为 0 .67± 0 .2。癌灶内显示的条状、点状血流平均速度为 8.2± 6.2cm/s ,PI为 0 .9± 0 .5 ,RI为 0 .4± 0 .2。在临床分期中 ,Ⅰ期为 61.9% ( 34 /5 4) ,Ⅱ期为 18.5 % ( 10 /5 4) ,Ⅲ期为 11.1% ( 6/5 4) ,Ⅳ期为 18.5 % ( 4/5 4)。结论 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宋丽萍赵芳郭雅新马维田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癌
- 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在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2007年
- 赵芳祝英乔宋丽萍高秀娟
- 关键词: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肝肿瘤实质性占位性病变门诊就诊病灶
- 治疗后肝转移癌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治疗后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肝转移癌灶的检出率。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对治疗后肝转移癌进行检查,分析49例58个治疗后肝转移癌灶的超声造影特点;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治疗后肝转移癌灶的检出率。结果:常规超声共发现40个肝转移癌灶,检出率为68.9%,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52个,检出率89.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Ρ<0.05);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显示肝转移癌灶血流的病灶数目增多(Ρ<0.05),血流灌注、增强类型复杂多样。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治疗后肝转移癌灶的检出率,对判断肝转移癌治疗后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 赵芳祝英乔韩光罗莹张钧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肿瘤转移疗效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阿霉素心肌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
- 赵芳熊雅玲秦蓁
- 库肯勃氏瘤的超声诊断被引量:2
- 1995年
- 库肯勃氏瘤(Krukenberg tumor)是卵巢上皮性转移瘤,多来自胃肠道。病理学将此类肿瘤限定于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肿瘤细胞是含有印戎细胞的粘液细胞,(2)间质伴有肉瘤样增生。此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 张钧祝英乔赵芳
- 关键词:卵巢肿瘤转移瘤超声波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