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蕙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粘叶莸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实验和标准品迭加法分析了粘叶莸 (Caryopteris glutinosa) 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7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52.630%)、柠檬烯(15.030%、α-蒎烯(13.810%),香叶烯(2.890%)、红没药烯(2.419%)、α- 烯 (1.074%) 和香桧烯 (1.010%)。
- 温鸣章肖顺昌伍岳宗黄远征任维俭赵蕙
- 关键词:马鞭草科精油化学成分
- 甘肃省爬行动物一新纪录种——新疆漠虎
- 2010年
- 2008年6月至7月份,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交界区域进行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在甘肃省敦煌市和瓜州县采到6号壁虎科动物标本,经鉴定为新疆漠虎,这是该种在甘肃省的首次记录。
- 林宣龙赵蕙时磊
- 关键词:壁虎科
- 中国蝰科的毒蛇
- 蝰科蛇类都是具有管牙的毒蛇.本科共分为3个亚科:白头蝰亚科、蝰亚科、蝮亚科。分别介绍了这三个亚科下属的各种蛇的名称、识别特征、形态描述、色斑、鳞被、栖息环境、食性、繁殖习性以及分布范围。
- 赵尔宓赵蕙
- 关键词:蝰科栖息环境食性分析繁殖习性
- 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报告 1.从拉萨到察隅和墨脱62K(英文)被引量:5
- 2005年
- 2004年7月17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参与进行了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本文简要报道藏东队从拉萨到察隅的考察结果,本线路考察共采集到302份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及大量蝌蚪,以及丰富的DNA组织样品和上万张影像图片资料。标本经鉴定隶属7科12属17种。
- 李丕鹏陆宇燕李建立赵蕙侯勉张明旺
-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
- 白山黑水蛙蛇记(辽宁篇)
- 2004年
- 本文“辽宁篇”记述 2 0 0 4年在辽宁省东部各县、辽西和辽北采集两栖爬行动物的经过。附记在甸和医巫闾山采集和购买标本的结果。
- 赵蕙
-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 中国小树蛙属一新种及海南冬季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被引量:6
- 2004年
- 20 0 4年 1月在海南省进行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共获得 2 0种和l新种。在吊罗山采到小树蛙成体 ,与眼斑小树蛙P .ocellatusLiuandHu的体形、体色、鼓膜等特征相近 ,但有以下主要区别 :胫跗关节前伸超过吻端 ,额部有 2~ 3个银白色小斑点 ,背中部有一极明显的浅棕色椭圆形斑 ,腹面黄白色 ,前臂背侧具有 2~ 3条横纹 ,故将该蛙定为新种。
- 刘绍龙王力军吕顺清赵蕙车静吴贯夫
- 关键词:两栖纲树蛙科
- 粘叶莸新二萜——粘叶莸酸的化学结构被引量:2
- 1992年
- 从粘叶莸(Caryopteris glutinosa Rehd)地上部分的乙醚萃取物中分得一新二萜酸——粘叶莸酸(glutinic acid),其结构经IR,UV,MS,H^1-NMR,^(13)C-NMR,DEPT和^(13)C-~1H COSY分析确定。
- 蒲自连缪振春赵蕙
- 黑带腹链蛇:贵州省蛇类新纪录被引量:2
- 2012年
- 2011年7月,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号游蛇科蛇类标本,经鉴定确定为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a),为贵州省蛇类新纪录种。此新纪录能为研究黑带腹链蛇的形态变化和地理分布提供基础资料。
- 刘芹钟光辉胡健赵蕙郭鹏
- 东北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被引量:7
- 2004年
- 目前已知我国东北地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5 0种 ,分隶 2 8属 14科 4目 ,其中两栖纲 2目 6科 8属 16种 ;爬行动物 2目 8科 2 0属 34种。各种已知分布范围如本文所述 ,地名下加横线者为 2 0 0 3~ 2 0 0 4年野外考察获得或观察到标本的地方。待本项目考察工作完成后 ,将进一步作出补充修正。
- 赵尔宓赵蕙周正彦
- 关键词:两栖动物多样性分类学爬行动物
- 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片断的树蛙科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为评价树蛙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测定了46种树蛙科动物的线粒体(12S rRNA, 16S rRNA)和核基因(tyrosinase,rhodopsin)共2904bp 的片段,并融合 Genebank 上下载的部分序列...
- 李家堂车静武善金赵蕙赵尔宓张亚平
- 关键词:树蛙科系统发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