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正常尿路上皮组织LncRNA表达谱差异性的研究
-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lnc RNA表达谱的差异,对差异表达的lnc RNA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其生物学信息。方法取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3对。分别提取尿路上皮癌组织...
- 罗华荣刘昭辉吴登龙洪哲赵鑫王天如
- 文献传递
- 水泡口炎病毒在人前列腺癌模型的溶瘤效应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利用水泡日炎病毒(VSV)作为-种新型药物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方法(1)确定VSV-绿色荧光蛋白(GFP)在不同时段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2)利用DU145细胞在裸鼠建立动物肿瘤模型,荷瘤动物经注射不同剂量的VSV-GFP(1×10^6、1×10^7PFU/100μl)后,观察不同时间点肿瘤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并确定瘤体内病毒的复制水平、肿瘤大小变化及动物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VSV-GFP能选择性地杀伤前列腺癌细胞,在转染倍数(MOI)=0.1时,DU145细胞死亡率〉85%,与之比较,RWPE-1细胞死亡率〈20%,而RPMI1640对照组细胞死亡率〈5%。体内实验中,移植瘤体内不同时间点(12、24、48h)病毒复制滴度分别为2.36×10^7PFU/g、3.82×10^7PFU/g、4.38×10^7PFU/g,1×10^7PFU剂量组,1×10^6PFU剂量组,RPMI1640对照组在治疗48d后,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470.54±480.67)、(903.40±3245.50)、(408.54±224.40)mm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不含病毒RPMI1640对照组比较,肿瘤明显缩小,动物生存期延长。结论溶瘤病毒VSV-GFP在DU145为模型的体内、外实验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赵鑫黄盛松李军亮张琪敏孙涛吴登龙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正常尿路上皮组织LncRNA表达谱差异性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LncRNA表达谱的差异,对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其生物学信息。方法取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3对。分别提取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的总RNA并纯化RNA,与人LncRNA芯片杂交。使用Agilent Genespring GX(Agilent)软件分析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情况。结果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的LncRNA表达谱差异明显。以P<0.05,上调或下调信号差异大于2倍变化为标准,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 122个,其中上调基因734个,下调基因388个。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调控、多条染色体参与的复杂过程。所获得的膀胱癌差异表达LncRNA,尤其差异表达明显的上调基因AK124776、lincRNA-RAB12-1、KRT8P25、RP11-474J18.4、AC000110.1、KRT8P13、KRT8P10、BC072678等、下调基因nc-HOXB9-206、RP11-160A10.2、nc-HOXA11-86、nc-HOXD10-7、nc-HOXB9-205、CES4、nc-HOXD12-3等,考虑上述上调、下调基因对于膀胱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膀胱癌的临床早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罗华荣刘昭辉吴登龙洪哲赵鑫王天如
- 关键词:基因芯片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谱
- 膀胱癌肉瘤1例报告并附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CTU提示膀胱占位,膀胱镜下见巨大膀胱内肿物,活检病理提示癌肉瘤可能性大。结果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癌肉瘤,显微镜下主要由高分化移行细胞癌和肉瘤成分组成,辅以GC方案化疗。结论诊断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膀胱癌肉瘤具有高度恶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治疗主要是以行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不良。
- 赵鑫万晓东罗华荣顾盼桂亚平吴登龙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肉瘤
- 溶瘤病毒与泌尿系统肿瘤
- 2012年
-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溶瘤病毒治疗肿瘤是新兴的肿瘤基因治疗途径。溶瘤病毒可以通过复制,增殖,最后裂解杀死肿瘤细胞,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溶瘤病毒研究发展史、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泌尿系统常见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赵鑫黄盛松吴登龙
-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病毒
- 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诊断和治疗
- 目的:探讨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急诊处理水平.方法:患者均通过病史、体检、海绵体抽吸血气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低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给予保守治疗、海绵体灌洗、海绵体内注射药物及行阴茎海绵体尿道...
- 赵鑫黄盛松万晓东吴登龙桂亚平
- 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急诊处理水平.方法 患者均通过病史、体检、海绵体抽吸血气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低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给予保守治疗、海绵体灌洗、海绵体内注射药物及行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结果 患者行保守治疗欠佳,行手术治疗阴茎异常勃起完全消退,但术后随访出现ED.结论 详细的病史、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阴茎异常勃起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 赵鑫黄盛松万晓东吴登龙桂亚平
- 关键词:阴茎异常勃起血流动力学
- 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提高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治水平,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其中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7例睾丸卵黄囊瘤合并大量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7例均初步诊断为睾丸卵黄囊瘤,临床Ⅰ期。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卵黄囊瘤后,行根治性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7例术后随访时间3~41个月,按术后第1年每个月;第2年每3个月;第3年每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常规体检、血清甲胎蛋白(AFP)、胸片、B超及CT。结果: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睾丸卵黄囊瘤,未累及精索切缘端。6例术后1个月内血清AFP降至正常,诊断为临床Ⅰ期,未行化疗,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个月血清AFP116μg/L,诊断为临床Ⅱ期,予PVB方案化疗,术后3个月失访。结论:小儿睾丸卵黄囊瘤合并鞘膜积液易于误诊,应常规检查B超。Ⅰ期患儿可单纯行根治性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术后需密切随访;Ⅱ期患儿术后辅以联合化疗。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与鞘膜积液存在关联,其预后与同期病例相仿。
- 黄盛松吴登龙桂亚平赵鑫谢华
- 关键词:睾丸肿瘤卵黄囊睾丸鞘膜积液
- 前列腺癌睾丸转移二例报告被引量:4
- 2014年
- 例184岁。因排尿困难10年,全身骨痛3个月于2013年5月23日人院。无肉眼血尿及睾丸疼痛,病程中不规律口服多沙唑嗪4mg/d。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大,质硬,表面可及硬结。双侧睾丸轻度萎缩,伴鞘膜积液,
- 黄盛松吴旻赵鑫桂亚平朱旭友吴登龙
- 关键词:前列腺癌睾丸转移无肉眼血尿全身骨痛睾丸疼痛直肠指检
- HSD3B1基因突变对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在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睾丸切除术的103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18例。依据位点突变结果,将103例患者分为突变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率、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异质性。突变组在CRPC形成率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可提高CRPC形成率,但并没有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是否会对CRPC将来的治疗带来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
- 吴刚吴登龙黄盛松卞崔冬袁涛桂亚平吴旻张琪敏李军亮刘博赵鑫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