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兵

作品数:34 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长江
  • 9篇长江三角
  • 9篇长江三角洲
  • 8篇三峡库区
  • 8篇库区
  • 5篇通量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元素地球化学
  • 4篇支流
  • 4篇土壤
  • 4篇扩散通量
  • 4篇古环境
  • 4篇古土壤
  • 4篇干流
  • 4篇干支流
  • 4篇沉积物
  • 3篇三峡水库
  • 3篇水库
  • 3篇海平

机构

  • 2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6篇同济大学
  • 9篇上海大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上海市水务局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4篇邓兵
  • 13篇李从先
  • 9篇汪福顺
  • 8篇范代读
  • 5篇吴国瑄
  • 5篇王雨春
  • 5篇杨守业
  • 5篇周子然
  • 3篇蔡进功
  • 3篇罗光富
  • 2篇王强
  • 2篇党承华
  • 2篇张国森
  • 2篇何荣
  • 2篇贾晓斌
  • 2篇杜金洲
  • 2篇杨世伦
  • 2篇李保华
  • 2篇吴学谦
  • 1篇冯晓萍

传媒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沉积学报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通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2001年全...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极克罗斯峡湾冰川活动的沉积记录
2023年
对取自北极克罗斯峡湾的沉积物岩芯进行了沉积组分分析和放射性年代测定,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粒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沉积类型变化,以揭示过去几十年高纬度冰川前沿峡湾地区发生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积速率(0.35 cm/a)显著增加,约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2倍(0.16 cm/a).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增大,出现了显著的沉积物粗化现象.同时,分选性下降,偏度向正偏变化,峰态波动增大,粒度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反映出近三十年来克罗斯峡湾地区发生了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引起冰川的快速融化,进而增加了高纬度冰川前沿峡湾地区的陆源物质输入.
张鑫悦邓兵杜金洲
关键词:粒度冰川融化
PD-99孔记录的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特征及长江贯通的时间
<正> PD-99孔位于上海浦东大众汽车厂院内,是上海市地震局的基岩标孔之一。孔深318.73m,芯长258.6m,取芯率平均达到81.1%,部分层段高达90%。该孔313.0m 打到基岩,为古近系紫红色石英砂岩,之上为...
范代读李从先周保春王强Kazumi Yokoyama李保华杨守业邓兵吴国暄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高水位运行期典型干支流水体CO_2分压及其水面通量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干支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高水位运行期库湾水体及库区干流CO2分压(p CO2)的分布规律,计算CO2的扩散通量和释放总量。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11月利用走航式观测系统对库区奉节段干支流表层水体及定点剖面水体中p CO2和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逐月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支流表层水体p CO2的分布和扩散通量差异显著。干流CO2扩散通量(F-CO2)9月至11月变化不大,为28.19±0.80mmol/(m2·d);支流在观测期内,扩散通量由负变正,其中朱衣河F-CO2从-6.86增至32.05mmol/(m2·d);梅溪河从-6.94增至37.85mmol/(m2·d),草堂河从-6.97增至31.05mmol/(m2·d)。由10至11月的数据推广到全年的高水位运行阶段(10月至次年1月),全库区CO2排放量可达166 450t,其中支流占30.17%。
傅家楠操满邓兵周子然陈瑶党承华王雨春汪福顺
关键词:三峡库区高水位运行二氧化碳分压
黄河贯通时间的新探索被引量:42
2001年
石化 2井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元素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与现代黄河沉积物元素组成相比 ,埋深 2 33m之上的沉积物中大多数元素含量及元素之比与之接近 ,而 2 33m之下的沉积物元素组成则明显偏离黄河物质的化学组成。上部与下部沉积物的元素组成明显不同。判别函数及物源指数计算结合岩性、粒度分析揭示 ,黄河物质在该地区的影响深度可达 2 33m左右 ,因此 ,推测大致在早更新世时黄河贯通并流进华北平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
杨守业蔡进功李从先邓兵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华北平原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早更新世
三峡库区库中干流及支流水体夏季二氧化碳分压及扩散通量被引量:25
2014年
以三峡库区库中干流以及主要支流——梅溪河为研究区,于2013年5月对该区域水体中溶解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了走航观测.结果表明,夏季梅溪河表层pCO,为6.8-7.5Pa,三峡库区库中长江干流表层pCO,为201.4-210.2Pa.在库区干、支流交汇的过渡区水体剖面上,表层水休pCO:最低为53.5Pa,随着水深增加,pCO:急剧增大,在3m处达到约210Pa后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库区支流梅溪河和库区干流表层水体的CO,释放通量分别为-7.48mmol·(m2·d)-1和39.58mmol·(m2·d)-1.结果表明,库区支流梅溪河表现为大气中CO,的“汇”,而库区干流表现为CO2的“源”,库区于、支流水体在CO,的释放上有显著差异.
李双王雨春操满钱慧君许涛周子然邓兵汪福顺
关键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分压三峡库区
长江三角洲古土壤有机元素组成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02年
以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古土壤的有机元素组成和变化 ,并结合微形态及其它分析工作 ,探讨其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结果表明 ,古土壤层中成土程度强弱是影响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 ,随着成土程度的增强 ,土壤m(C) /m (N)的比值也相应增加 ;此外 ,古土壤有机质组分还是土壤暴露时间的反映 ,土壤暴露成土时间越长则越有利于有机组分的降解和转化 ;区域古地理条件差异也是影响古土壤有机元素组成的重要因素 ,干旱透气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和增强脱氮作用 ,从而形成m (C) /m (N)的高值 .
邓兵李从先
关键词:古土壤长江三角洲古环境有机质
二十一世纪的逐鹿之地——海洋被引量:1
1999年
发展海洋经济是21世纪必然的选择,各国对这一新的“制高点”的角逐,不是表现为对海洋资源的无情掠夺,而是在海洋高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上。中国要想济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必须首先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依靠科技兴海,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生态平衡并重,抢占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制高点。
范代读邓兵杨守业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晚期沉积层序和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文昌组上段顶部是一套潮汐层理非常发育的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 ,存在双向交错层理 ,层面有雨痕 ,应为潮坪沉积。潮坪沉积由小型层序构成 ,小型层序又是由砂、泥质单层组成。砂质单层底部通常为岩性突变面或侵蚀面 ,砂质纹层较厚 ,其中可见对称波痕或泥砾 ;向上砂质纹层变薄 ,过渡到泥质单层。砂质单层形成于暴风浪时期 ,泥质单层是风浪衰减后恢复正常的潮汐沉积。因此 ,小型层序从成因上说是一风暴层序。碎屑成份、砾石成份分析表明沉积物均来自华夏古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基底。物源一致 ,岩层产状变化不大 ,反映文昌组沉积环境稳定。岩性、粒度分析表明文昌组是一向上变细、由浅海高能环境向近岸低能环境过渡的沉积层序。文昌组下段为浅海砂岩沉积 ,上段顶部为潮坪沉积。二者之间是一套夹砾岩透镜体的泥质粉细砂岩 ,其沉积环境应介于浅海和滨岸之间 ,为水下岸坡沉积。砾岩层只是大的沉积旋回中出现的事件性水下冲积物。
范代读李从先蔡进功邓兵罗璋
关键词:潮坪沉积砾岩沉积层序晚奥陶世文昌组粒度分析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古环境及古气候信息被引量:18
2003年
运用孢粉、藻类、有孔虫等古生物综合分析方法,对比土壤微形态、沉积磁组构分析结果,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层记录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古土壤是海平面变化、气候、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它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古土壤堆积阶段,海水已退出本地区,气候温暖而湿润,河漫滩经常受洪水淹没积水,多次滞水与暴露环境的交替,形成了淡水藻类与陆生植物互为消长的特殊生物组合特征。这一时期沉积与暴露成壤作用反复交替,古土壤形成了多个粘粒胶膜淀积层。此期相当于末次间冰阶向末次盛冰期过渡及海平面下降的时期,沉积后进入了持续成土阶段,海平面变得更低,气候变干,地下水面降低,古土壤已不能被淹没,持续暴露成壤,这一时期逐渐接近末次盛冰期。
邓兵吴国瑄李从先
关键词:古土壤古环境孢粉古气候晚第四纪长江三角洲
长江水下三角洲向南延伸泥质带浅地层结构及沉积物特征初探——以朱家尖岛以东海域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文章对取自长江水下三角洲向南延伸带上舟山泥质区边缘的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舟山近岸泥质区进行了浅地层剖面探测。结果显示,该区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含水率较高(平均为46%),干容重较低(平均为1.44 g/cm3);孔隙比大,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因此其抗冲蚀能力较弱。区内地层剖面上部为全新世浅海相沉积,岛礁区及南部剖面可见少量下伏基岩,剖面I东部可见浅层气出露,其顶面埋藏深度约为12 m。全新世以来该区域沉积厚度为4~23 m,千年时间尺度沉积速率约0.57~3.29 m/ka,低于长江口门外水下三角洲泥质沉积中心,属弱淤积沉积环境。由于近年流域人类活动导致长江入海泥沙减少,南下沿岸流携带的泥沙可能减少,浙江沿岸面临泥质沉积速率下降或甚至侵蚀的威胁。
罗光富邓兵杨世伦
关键词:长江水下三角洲浅地层剖面沉积速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