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文本背后的性别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彝族民间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被引量:1
- 2007年
- 传统的彝族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千百年来,理应与男性平等的女性被束缚于男权社会的罗网中,处于被支配,被统治的无权状态。《妈妈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彝族民间抒情长诗,通过这一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彝族传统社会中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不同、分工不同,在社会中的主导权也不同,而两性平等是人们永远追寻的理想。
- 邓明英
- 关键词:抒情长诗社会性别
- 论彝族当代汉语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以马德清小说《厚墙裂痕》为例
- 2015年
- 众所周知,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是一部以反映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小说共40万字,以独特的凉山奴隶制社会中的彝区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神秘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社会下的彝族人,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使奴隶制社会的"厚墙"产生了历史的裂痕,在新旧两种文化的冲撞中动摇在历史的深处,让人们在艺术的感受中走进彝族历史和文化。作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后。
- 邓明英
- 关键词:当代汉语地域文化特征凉山彝族奴隶制两种文化彝族社会
- 裂变中的口头传统——凉山平坝彝族哭嫁歌传承现状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本论文基于对凉山平坝彝族的哭嫁歌传承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平坝彝族哭嫁歌的演唱和传承现状,力求从中透视凉山平坝彝族口头传统的变迁,并进一步扩展到对整个平坝彝族文化变迁的思考。以婚礼上的哭嫁歌来看,凉山平坝彝族人对哭嫁歌的演唱和传承正发生着裂变,但是哭嫁歌仍是平坝彝族中保持的口头传统之一,至少它现在仍然以活的形态存在于民众当中。
- 邓明英
- 关键词:哭嫁歌口头传统传承
- 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建构历程、实施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究,从而将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 曲木伍各阿牛木支邓明英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与突破被引量:19
- 2016年
- 为了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利进展,地方高校要通过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也要长期发展下去,就需要一种完整的制度为保证。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现如今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创新意识的薄弱、过时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与社会在这一方面缺乏明确的认知、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以及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平台过于简单等问题,大力开展地方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 邓明英
-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 彝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探析——以凉山州某县农村中学调查为例
- 2012年
- 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情况及原因调查,发现彝区农村学生辍学情况较为严重,辍学的原因有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复杂多样。只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彝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才能有效改善凉山彝族地区初中生辍学严重的现状。
- 邓明英
- 关键词:辍学
- 凉山彝语形容词词法特点述略
- 2011年
- 在语言研究过程中,有不少模仿汉语语法研究凉山彝语语法的现象,其结果使许多独具特色的凉山彝语语法现象被掩盖,也给凉山彝语的教学研究工作设置了不少人为的困难。本文根据凉山彝语的实际情况,初步介绍了凉山彝语形容词词法与汉语的不同点。
- 邓明英邱小燕
- 关键词:词法
- 浅论将彝文字统一为音节文字的意义
- 2010年
- 本文提出在彝文统一这一问题上应将彝文字符统一成音节文字的想法,并从彝文和彝族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彝文历史发展趋势、统一彝文音节文字的必要性等方面简述其理由,认为统一的彝文音节文字是彝文统一的必由之路。
- 邓明英
- 关键词:音节文字
- 最后的精神净土——浅论凉山彝族现代诗歌
- 2014年
- 本文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总体概述了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的焦虑特征,并分析了现代母语诗歌的文化意义,提出凉山现代诗歌批评理论不足的现实,试图从凉山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视野中为民族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并认为,诗歌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者和倡导者,是最后的精神净土。
- 邓明英
- 关键词:焦虑
- 高校一类模式学生《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探讨——基于四川彝汉双语教学语境的研究
- 2013年
- 四川省的彝汉双语教学中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学生接受的教学体系不同,其汉语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进入高校后的一类模式学生普遍存在着汉语文基础差的现象,有必要针对这些一类模式学生专门开设《基础汉语》课程。本文主要阐述高校一类模式学生《基础汉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和探讨。
- 邓明英
- 关键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