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雪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7篇围绝经
  • 7篇围绝经期
  • 7篇围绝经期抑郁
  • 7篇围绝经期抑郁...
  • 7篇经期
  • 7篇绝经
  • 7篇绝经期
  • 7篇绝经期抑郁症
  • 6篇电针
  • 5篇胃溃疡
  • 5篇溃疡
  • 5篇肝郁
  • 3篇俞穴
  • 3篇神志病
  • 3篇通路
  • 3篇海马
  • 3篇肝俞
  • 3篇肝俞穴

机构

  • 17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邓雪
  • 15篇任路
  • 5篇孙剑端
  • 5篇林卉
  • 3篇付沈康
  • 2篇赵守彰
  • 2篇李静
  • 2篇李静
  • 1篇王旭
  • 1篇冷雪
  • 1篇李春日
  • 1篇贾连群
  • 1篇李丹
  • 1篇张囡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针灸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溃疡肝郁证候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胃溃疡肝郁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电针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Open-field法选择6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7 d,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合并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抑郁证大鼠模型。模型对照组继续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电针组电针"肝俞""梁丘"治疗,连续13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旷场实验结果、溃疡指数,RT-PCR检测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实验第21日,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被毛乏泽、食欲降低等表现。实验第34日,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表现较模型组严重,电针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水平和垂直穿格数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水平和垂直穿格数显著减少(P<0.05),电针组大鼠水平和垂直穿格数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溃疡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大鼠溃疡指数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组织BDNF m 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海马组织BDNF 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电针组海马组织BDNF m RNA表达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GAS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大鼠GAS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复合方式建立病证结合胃溃疡肝郁证候动物模型可行,电针"肝俞"和"梁丘"对该模型有治疗作用。
孙剑端任路邓雪傅沈康李静
关键词:胃溃疡肝郁电针
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Notch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Notch通路相关指标Notch1、Jagged1、Hes1的影响,探讨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四组,采用去势(OVX)和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MS)结合制备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西药组采用盐酸氯米帕明灌胃,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百会、肾俞、三阴交穴。连续治疗28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动情周期,强迫游泳及旷场实验结果,运用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微管相关蛋白(MAP-2)表达、ELISA法及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Notch1、Jagged1、Hes1及其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其他组较空白组,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旷场实验180 s内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减少(P<0.01),而治疗28 d后电针组及西药组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1)、旷场实验180 s内中间格停留时间及运动距离较模型组增加(P<0.01),西药组和电针组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MAP-2蛋白、Notch1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增加(P<0.05),Jagged1、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有所减少(P<0.05)。结论: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的电针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海马Notch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起到治疗作用。
邓雪任路
关键词:电针围绝经期抑郁症NOTCH信号通路
电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Wnt通路的影响
目的: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观察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行为学改变、大鼠海马CA3区尼氏小体活性的影响及海马CA3区神经干细胞绝对数量及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探索以Wnt通路为主要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含量与海马干...
邓雪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海马神经干细胞尼氏小体
电针“肝俞”穴对抑郁型胃溃疡大鼠胃窦黏膜、下丘脑组织P物质和海马5-羟色胺的影响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针"肝俞"穴对抑郁型胃溃疡的治疗机制。方法:旷场试验后选择合格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肝俞组、非经非穴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抑郁症合并醋酸烧灼胃溃疡大鼠模型。肝俞组采用电针"肝俞"穴,非经非穴组采用电针脐旁开2.5cm非经穴点,直刺6mm,留针20min,每日1次,连续6d,中间休息1d,共治疗13d。旷场试验检测大鼠活动状况,Guth法计算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胃窦黏膜组织中P物质(SP)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和实验结束时模型组水平和垂直运动均较空白组明显减少,而治疗后肝俞组水平和垂直运动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胃溃疡指数、胃黏膜和下丘脑中SP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肝俞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海马5-HT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肝俞组海马5-HT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增加(均P<0.01)。以上各指标,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俞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肝俞"穴可以同时缓解抑郁状态和胃溃疡损伤程度。这可能是电针对脑肠肽表达影响的结果;电针"肝俞"穴通过对中枢内SP、5-HT表达量的影响而改善抑郁状态。
邓雪任路李静孙剑端傅沈康赵守彰
关键词:电针下丘脑
电针肝俞穴对肝郁胃痛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大鼠肝郁胃痛症候模型,采用电针肝俞穴治疗,尝试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相关指标以及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下丘脑及胃窦黏膜组织P物质(SP),血清胃泌素(GAS)的表...
邓雪
关键词:旷场试验电针肝俞穴5羟色胺胃泌素P物质
文献传递
神志病从“肾脑相济”理论探讨
从古至今,中医药在神志病领域提出了许多假说,有"心主神明"学说,"脑主神明"学说,志意辨治学说,"五神藏"学说等。本文从"肾腩相济"的观点入手,将诸家学说进行归纳比较,进一步阐明"肾脑相济"理论的重要性,希望对神志病这一...
李赵龙邓雪林卉任路
关键词:神志病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干预肝郁胃溃疡大鼠胃、脊髓及下丘脑VR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肝郁型胃溃疡大鼠胃、脊髓及下丘脑辣椒素受体(V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症结合方法建立肝郁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分为两步:以慢性不可预见的应激方法制作肝郁模型,以醋酸浸渍法制作胃溃疡模...
邓雪任路付沈康林卉李静孙剑端
关键词:电针肝郁胃溃疡下丘脑脊髓
以五脏功能协调为基础的抑郁症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虽然现代身心医学发展仅有60余年的历史,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的发病模式社会关注度日趋提高,身心医学理论及疗法的基础与临床受到越来越多医学家的认同,在总结近年临床与学术工作中有关抑郁症身心疾病的发展情况中,发现现代身心医学的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情志与脏腑理论观点多有相似,文章以中医脏腑与情志理论为基础,概述了现代身心医学疾病中与五脏相关抑郁症的基本情况,期待更好的在发病、诊断等方面探寻现代医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医学契合点以获得最佳治疗途径。
邓雪任路
关键词:抑郁症五脏功能藏象身心医学
电针肝俞穴、梁丘穴对抑郁型胃溃疡大鼠SS及海马BDNFmRNA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电针肝俞穴、梁丘穴对抑郁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探讨电针肝俞穴、梁丘穴对抑郁型胃溃疡的治疗机制.方法:所有大鼠旷场试验后选择合格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n=15)、模型组(n=15)、西药组(n=15)、电针组(n=15).除正常组外,剩下的3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抑郁症合并醋酸烧灼胃溃疡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肝俞穴、梁丘穴,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灌胃4.2 mg/(kg?d).肝俞穴位直刺6 mm,梁丘穴直刺4-5 mm,电针治疗仪给予疏密波型,疏波4 Hz,密波20 Hz,强度以局部皮肤肌肉轻微颤动为度,留针20 min,1次/d,连续6 d,中间休息1 d,2 wk为1个疗程,共13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旷场试验结果、溃疡指数结果,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胃窦黏膜组织中SS的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和治疗后模型组旷场试验水平和垂直运动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23.28±4.13 vs 38.35±6.65,9.89±3.31 vs 19.34±2.56;27.19±3.72 vs 38.87±4.89,10.58±2.47vs 20.68±3.54;均P<0.01),而治疗后电针组和西药组水平和垂直运动较模型组显著增高(34.78±6.54 vs 27.19±3.72,33.24±4.54vs 27.19±3.72;17.78±2.09 vs 10.58±2.47,16.32±3.01 vs 10.58±2.47;均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溃疡指数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2.14±0.75 vs 4.75±0.46;2.10±0.32 vs 4.75±0.46;均P<0.01).模型组胃黏膜和下丘脑中SS表达较空白组降低(0.09887±0.0073 vs0.16675±0.0046;0.09500±0.0063 vs 0.14462±0.0050;均P<0.05),电针组和西药组SS表达较模型组均增高(0.12562±0.0031 vs 0.09887±0.0073,0.12538±0.0043 vs 0.09887±0.0073;0.11312±0.0054 vs 0.09500±0.0063,0.11900±0.0056 v s 0.09500±0.0063;均P<0.05).模型组海马BDNF mRNA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0.2775±0.00712 vs 0.6899±0.03245;P<0.01),电针组海马BDNF mRNA含量比模
任路邓雪李静孙剑端傅沈康
关键词:电针胃溃疡
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旷场试验选择合格的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合并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肝郁证大鼠模型。空白组不干预;模型组给予抓取固定刺激,共13d;电针组穴取"梁丘"和"肝俞"电针治疗,电压2V,疏密波型,疏波4Hz,密波15Hz,强度以局部皮肤肌肉轻微颤动为度,留针20min,每日1次,连续6d,休息1天,共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旷场试验及胃溃疡指数,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下丘脑、胃窦黏膜组织中辣椒素受体亚型1(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 1,VR1)的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一般行为状态较空白组差,经电针干预后改善明显;模型组活动度较空白组减少(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增加(P<0.01);电针组溃疡抑制率为54.95%,溃疡指数较模型组低(P<0.01);模型组下丘脑及胃窦黏膜组织VR1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海马5-HT、NE含量较空白组均明显减少(均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电针"梁丘""肝俞"对胃溃疡肝郁证大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下丘脑、胃窦黏膜组织中VR1和升高海马组织5-HT、NE的含量有关。
孙剑端任路李静邓雪傅沈康
关键词:胃溃疡肝郁证VR15-HTN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