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将

作品数:55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脊髓
  • 13篇腰椎
  • 12篇脊髓损伤
  • 11篇椎间盘
  • 11篇颈椎
  • 7篇腰痛
  • 7篇手术
  • 7篇枢椎
  • 7篇寰枢
  • 7篇寰枢椎
  • 7篇下腰痛
  • 6篇椎间盘源性
  • 6篇外科
  • 5篇腰椎间盘
  • 5篇源性下腰痛
  • 5篇盘源性下腰痛
  • 5篇椎间盘源性下...
  • 5篇脱位
  • 5篇外科治疗
  • 5篇节段

机构

  • 4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1...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54篇邵将
  • 38篇贾连顺
  • 14篇陈雄生
  • 13篇宋滇文
  • 10篇刘伟
  • 10篇严望军
  • 10篇张跃辉
  • 9篇朱巍
  • 8篇钱列
  • 7篇袁文
  • 6篇周许辉
  • 6篇宋佳
  • 4篇曹师峰
  • 4篇李家顺
  • 4篇张竞
  • 4篇康辉
  • 3篇刘海涛
  • 3篇西永明
  • 3篇曹师锋
  • 3篇马君

传媒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科学生活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一次全军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及再突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下腰痛以及腰椎间盘再突出的情况。[方法]在采用后路腰椎板开窗突出椎间盘摘除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对其中获得5 a以上随访的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前后下腰痛JOA评分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79.8%的患者残留下腰痛,其中14.3%患者存在严重的下腰痛(JOA 1),75%的严重下腰痛患者在35岁以下;(2)1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其中12例为腰椎间盘再突出,1例为腰椎不稳,13例患者中主要是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结论]年轻患者更易发生严重的下腰痛以及腰椎间盘再突出,在年轻患者首次手术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考虑脊柱融合。
钱列贾连顺陈雄生邵将严望军曹师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
椎间盘造影阴性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椎间盘造影阴性对于能否排除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椎间盘造影阴性下的下腰痛患者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39~53岁,平均45.3 岁。将23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造影组(11例,对照...
宋滇文刘伟康辉马珺邵将贾连顺
文献传递
颈脊髓完全性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早期并发症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1991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天内入院的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739例,统计患者早期并发症的种类和时间分布...
贺永雄刘斌贾连顺邵将周许辉邢文华
关键词:并发症疾病预防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经腹直肌旁腹膜后入路行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结核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7年1月,本组采用该术式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结核27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3h,手术平均出血量438ml。前路手术切口长度5—7cm,前路显露时间平均21min,显露过程平均出血量48ml。术后随访12~37个月,术前病变节段前凸角-2.1°±4.0°,术后4.9°±1.4°,最后随访时3.7°±3.0°。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未发生结核复发,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前路经腹直肌旁腹膜后入路可满意显露病灶、操作简便、创伤小。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使脊柱达到即刻稳定的同时减少正常运动节段的牺牲。该术式是治疗下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马君宋滇文邵将刘伟宋佳贾连顺
关键词: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椎弓根螺钉手术入路
应用MI-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采用微创椎旁肌入路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参数,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本院201 1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
张竞蒋雷生邵将王宇仁蒋盛旦
Ⅳa型黏多糖贮积症导致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Ⅳa型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导致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上海新华医院脊柱中心采用后路寰枢椎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8例Ⅳa型MPS导致寰枢椎脱位患儿的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6.2±3.1)岁(范围2~10岁)。8例患儿均存在下肢乏力、步态不稳,3例患儿无法站立及行走;影像学均表现为齿突发育不全、寰枢椎脱位及全身骨骼发育异常。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校正寰齿前间距(modified atlanto-dental interval,mADI)及复位指数、螺钉植入质量(CT评估)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44.0±43.1)min(范围90~220 min),术中出血量(89.1±55.1)ml(范围15~180 ml),随访时间(17.8±7.4)个月(范围8~27个月)。术前AIS分级C级3例、D级4例、E级1例;末次随访时C级1例、D级1例、E级6例。术前mADI为(7.38±2.62)mm,术后6个月降低至(2.50±1.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P=0.001);末次随访时复位指数为65.0%±26.3%。共植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Ⅰ型26枚(83.9%)、Ⅱ型4枚(12.9%)、Ⅲ类1枚(3.2%),Ⅲ型螺钉未发生脊髓及血管损伤;另有1例一侧植入棘突椎板钉。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显示融合(均为自体骨),2例术后1年获得融合(异体骨),1例术后2年出现植骨块吸收(异体骨)。1例患儿手术当晚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经抢救后康复。其余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Ⅳa型MPS患儿绝大多数有齿突缺如,如合并寰枢椎脱位和颈椎管狭窄导致颈脊髓受压,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采用后路寰枢椎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Ⅳa型黏多糖贮积症患儿常合并多系统受累,需要多学科协作来保证围手术期安全。
刘海涛张跃辉宋佳周付超梁志珲张秋琪邵将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脊柱融合术
颈椎过伸性脊髓损伤保守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行早期(小于24h)和晚期(大于24h)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自1995年1月~2005年6月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2例过伸性脊髓损伤患者中,31例行保守治疗,27例24h内行手术治疗,74例24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AISA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早期和晚期手术组术后随访临床疗效好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和晚期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早期和晚期手术组肺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31(6.5%)、1/27(3.6%)和9/74(12.2%)。结论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好于保守治疗,晚期和早期手术对神经功能改善无明显差异,但晚期手术并发症相对增多。
西永明贾连顺周许辉陈雄生宋滇文袁文倪斌肖建如邵将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保守治疗手术
单节段融合联合邻近节段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单节段融合联合邻近节段Coflex动态稳定系统(Topping-off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变(上位节段中度退行性变并中度椎管狭窄且无不稳定,下位节段严重退行性变)患者41例,采用Topping-off手术治疗19例(topping-off组),采用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22例(P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腿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腰椎手术节段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48个月。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ODI及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pping-off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椎手术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椎手术节段ROM较术前显著减小,且小于topping-of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opping-of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长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相比双节段PLIF,Topping-of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更好地保护术后患者腰椎屈伸活动功能的优势。
梁志珲张跃辉张秋琪邵将宋佳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假体和植入物
下颈椎损伤分型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脊柱创伤研究小组(STSG)提出的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下颈椎外伤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1.74岁,平均54.4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6例,C5/6 7例,C6/7 4例,C3-5 3例,C4-6 例,C3-6 2例。30例患者中8例行非手术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根据SLIC系统进行评分,该系统主要以损伤形态、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的完整性及神经功能状态3个成分为基础。使用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使用Cohen’s Kappa评价SLIC指导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损伤形态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68),DLC完整性观察者间信度良好(ICC=0.51),神经功能状态观察者间信度特优(ICC=10.83),SLIC总得分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78)。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86.7%的一致性(Kappa=0.706)。若排除得分3~5分的患者,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92.9%的一致性(Kappa=0.837)。结论SLIC简单、标准、可靠性强,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马君贾连顺邵将周许辉宋滇文朱巍官正茂黄俊俊
关键词:颈椎外伤
椎间盘造影阴性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椎间盘造影阴性对于能否排除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椎间盘造影阴性的下腰痛患者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39~53岁,平均45.3岁.
宋滇文刘伟康辉马珺邵将贾连顺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椎间盘造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