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黄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镜检
  • 2篇CT
  • 2篇CT征象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引流
  • 1篇胆管引流术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像技术
  • 1篇腰椎

机构

  • 9篇长江大学
  • 6篇荆州市第一人...
  • 3篇长江大学附属...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作者

  • 16篇郑黄华
  • 6篇冉小军
  • 4篇夏烈新
  • 4篇熊浩
  • 3篇肖胜
  • 3篇左绪艳
  • 3篇叶娟
  • 1篇任伯绪
  • 1篇佘文利
  • 1篇苏智
  • 1篇黄劲柏
  • 1篇王远梅
  • 1篇郑国勤
  • 1篇康金平
  • 1篇韩昌珍
  • 1篇李琼
  • 1篇卢木发
  • 1篇蔡新宇
  • 1篇吴菊秀
  • 1篇彭婕

传媒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湖北省卫生职...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MRI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梯度Muller实验方案定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价值。方法:收集OSAS患者共20例,健康成年人18名,采用MRI结合梯度Muller实验对上呼吸道进行快速自旋回波(FSE)扫描,测量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区气道的左右径、截面积等参数,比较两组间的上呼吸道形态学差异。结果:①患者组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区气道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该3个区域的咽后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②患者组软腭后区咽侧脂肪垫截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③正中矢状位测量患者软腭截面积、厚度和长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④患者组会厌区气道截面积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上呼吸道较健康对照组狭窄,应用MRI结合梯度Muller实验可判定OSAS阻塞部位及来源,指导临床治疗。
蔡新宇郑黄华熊浩冉小军任伯绪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分析用MR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以及小肝癌患者采用MR和CT的鉴别诊断,进一步确定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有20例,小肝癌患者有42例。62例患者均进行MR检查及CT检查。比较两者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以及小肝癌的检查准确率,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MR检查出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准确率为90.0%,CT检查出14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准确率为60.0%,MR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MR检查出41例小肝癌,其准确率为97.6%,CT检查出34例小肝癌,准确率为81.1%,MR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MR与CT在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以及小肝癌上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MR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为临床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以及小肝癌提供了有力依据。
熊浩彭婕郑黄华冉小军刘开才何平根王广平
关键词:磁共振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
胸部CT平扫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在临床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110例肺栓塞(PE)CT平扫的患者,依据肺部梗塞面积的大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影像学分类:大面积和次大面积共70例,非大面积40例。结果研究组的CT征象中,无梗死性肺部炎症病变的改变清楚,对于那些经典的楔形影、马赛克征等的影象学征象却表现不明。大面积和次大面积的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CT表观征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梗塞和非梗塞的病理变化在临床CT征象上表现相似,两者比较无特异性CT征象,两者容易误诊,甚至漏诊。
肖胜叶娟郑黄华夏烈新
关键词:肺栓塞CT征象
浅谈磁共振LAVA技术的延迟扫描时间选择在肝脏多期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正确选择GE LAVA技术中的延迟扫描时间,以获得肝脏增强多期扫描的最佳效果。方法:12例全部行Propeller LAVA增强扫描,其中5例的延迟扫描时间选择为普遍采用的:循环时间-1/4
冉小军阁明勇郑黄华康金平李琼
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诊断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不透X线标记物对30例便秘患者行结肠运输试验,分时段测定钡条剩余数目及其结肠各段分布情况,计算运输指数(TI)。结果:2例患者中途意外服用改善肠道功能药物检查无效,结肠运输时间正常者7例,结肠运输时间延长者21例,其中结肠慢传输型15例,出口梗阻型4例,混合型2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方法,可作为便秘患者查因的筛选检查手段。
郑黄华刘飞彭婕
关键词:结肠运输试验功能性便秘
不同泻药清洁肠道效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泻药对肠道清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用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服用不同泻药后观察肠道清洁的效果及病人对药物的反应。结果:服用甘露醇等泻药时肠道清洁效果好,肠镜成功率高,但是病人一般感觉乏力;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泻药肠道清洁效果较好,肠镜检查成功率稍低,病人没有乏力等不适。结论: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科适当调配不同的泻药,以达到最佳检查效果。
左绪艳郑黄华
关键词:泻药服药方法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
无痛内镜检查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341例接受胃肠镜检查的病人进行监护下麻醉管理,减少病人的不适感,使检查能够圆满顺利完成。方法:在检查前详细介绍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意义及无痛胃肠镜的优劣点,做好病人的评估工作及术前麻醉监护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并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工作;术后嘱病人休息,2h后开始进食水,全天不能进行高空作业及精确度要求高的工作。结果:301例检查中病人安静无痛,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及不良记忆等现象。40例在术中出现无意识活动,加药后安静入睡。结论:无痛内镜检查时完善的护理有助于胃肠镜检查顺利进行,提高病人舒适、安全度。
左绪艳郑黄华
关键词:消化内镜检查麻醉护理
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MRI表现对比分析(附22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通过CT、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 ,提高肾上腺皮质腺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们医院从 1993~ 2 0 0 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或 /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为 2 1~ 6 2岁 ,平均年龄 4 3岁。检查设备为GE980 0型CT机 ,GEProspeedSXAdvantage型螺旋CT机 ,GE1 0TSignaHorizonLX型磁共振设备 ,行CT或 /和MRI平扫 ,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 :2 2例均为单侧发病 ,其中右侧 15例 ,左侧 7例。最小病灶为 9×12mm ,最大病灶为 170× 12 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 ,边缘部分清楚 ,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 ,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 ,T2 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 :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②结合临床资料 ,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赵永华卢木发郑国勤王远梅李永才冉小军郑黄华程涛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CT在癫痫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CT在癫痫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脑电图(EEG)和颅脑CT扫描检查结果异常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癫痫颅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明显低于EEG,数据处理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检查结果异常的53例患者中,病因为颅内肿瘤20例、脑梗死7例、脑出血4例、脑囊虫9例、先天畸形6例、脑内异物7例。结论 EEG和颅脑CT检查均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EEG的敏感性较高,而CT在癫痫病因的检出方面更具优势,更有助于指导癫痫的临床治疗。
肖胜叶娟郑黄华夏烈新
关键词:脑电图颅脑CT癫痫
脑出血CT临床征象与预后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头颅CT临床征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30例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观察评分,同时随访和整理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单个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干预和影响。结果广义线形回归模型提示出血量每增1mL,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就增加0.42分。结论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多少是患者治疗恢复程度和预后的最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迟发性脑出血入院时的意识也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肖胜叶娟郑黄华夏烈新
关键词:脑出血CT征象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