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高产
  • 2篇杂交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水稻
  • 2篇机插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稻麦
  • 1篇稻麦连作
  • 1篇有机肥
  • 1篇玉米
  • 1篇育秧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中籼
  • 1篇杂交中籼稻
  • 1篇栽插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技术
  • 1篇中稻

机构

  • 7篇天长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天长市...

作者

  • 8篇郭正荣
  • 7篇孙如银
  • 7篇李福军
  • 3篇陈学英
  • 3篇杨静
  • 3篇王玉军
  • 3篇林荣
  • 3篇水莉
  • 3篇王树俊
  • 2篇张文昌
  • 2篇李霞红
  • 2篇王书梅
  • 2篇胡杏春
  • 2篇徐善良
  • 2篇徐恒玉
  • 2篇李广务
  • 2篇杨文斌
  • 2篇秦盛慧
  • 2篇张明
  • 2篇高慧

传媒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江淮地区机插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李霞红孙如银陈学英郭正荣李福军王玉军水莉高慧王书梅徐长斌徐加梅张明王树俊蔡书连张文昌闵学仁林荣吴秉申李广务崔大国
该项目通过选择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的杂交中籼稻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降低生产风险;采用塑盘旱育、适期、适量播种,规范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奠定了高产基础;通过精确确定基本苗,实现合理栽插;根据目标产...
关键词:
关键词:籼稻杂交育秧栽插
江淮地区(天长)麦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李霞红孙如银陈学英李福军王玉军郭正荣水莉杨静王树俊秦盛慧董玉海曹良杨文斌林荣徐善良胡杏春徐恒玉张明张文昌林丰成
该项目选用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的超级稻新品种,以水稻旱育稀植、增施沼肥等有机肥、调整播种期合理避高温热、强化栽培本土化、群体质量控制等为关键技术,并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浅湿灌溉技术、病虫害综防措施等优化配套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小麦
江淮地区稻麦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
陈学英李福军王玉军郭正荣孙平水莉高慧王书梅徐恒玉徐善良杨静胡杏春林荣杨文斌王先琴王树俊李广务秦盛慧李霞孙如银
该项目技术创新点是: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及生育期长短,利用温光资源,通过开展土壤肥力检测,考虑稻麦两个茬口之间肥力的相互影响,确定全年总肥量,统筹计算各茬口需肥量;通过各种栽培技术措施集成,最终达到两季作物平衡...
关键词:
关键词:稻麦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与大棚草莓轮作的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介绍了水稻与大棚草莓轮作的栽培技术,提出此技术可减少光热地力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高产量。
李福军郭正荣孙如银
关键词:水稻大棚草莓轮作
麦茬瓜间套种糯玉米、甜瓜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6年
麦茬西瓜在麦收后宽垄双行栽培西瓜。在瓜畦边间种糯玉米,西瓜垄面上套种甜瓜。充分利用光热地力资源,不仅节本而且增效。一般立秋后上市,时逢夏瓜退市,经济效益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李福军孙如银郭正荣
关键词:麦茬西瓜糯玉米间套种甜瓜麦收后立秋后
2006年杂交稻机插播期和播量的试验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天长市2006年杂交稻机插播期和播量的试验,结果表明:28cm×58cm×2.5cm育秧软盘的适宜播量为100g,杂交稻机插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分别为20d、21万穴/hm2。
张文昌孙如银李福军郭正荣
关键词:杂交稻机插播期播量
2006年天长市一季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07年
在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省农科院绿色所的安排和指导下,2006年特对10个新优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爱优39、Ⅱ优838、皖稻153产量低,可以淘汰;新两优6号总粒数最高,但结实率异常低,建议2007年继续试验;丰两优1号、天协一号、Ⅲ优98、两优6326综合性状好,可以大力推广。
张文昌李福军郭正荣孙如银
关键词:中稻
掌握苗情 适时烤田被引量:1
2005年
水稻高产示范表明、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控制群体的最高总茎蘖数,尽量减少无效分蘖.尽可能提高较多的成穗数.这是全面提高群体质量的一项最直观、易掌握的综合性指标。
郭正荣杨静
关键词:苗情烤田高产示范无效分蘖成穗数茎蘖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