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育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宋代“千家注杜”文化现象考论
- 2012年
-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前代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全面总结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和整理前代文人别集的校勘家和笺注家。宋人尤其重视对唐代杜甫诗文集的整理,以至于出现了"千家注杜"的奇特现象,其原因与宋代历史文化特点密切相关。
- 郭茂育
- 关键词:杜甫历史文化
- 鸳鸯志成因探析
- 2012年
- 鸳鸯墓志是指夫妻各志、成双成对的墓志。据资料显示,在中国显世的近万方墓志中,河洛地区出土的占六成以上,其中鸳鸯志约占一成。这种夫妻各志、成双成对的墓志现象,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鸳鸯志形成的真正原因,可以从伦理道德、夫妻关系、古代官僚制度、宗土观念、丧葬习俗等方面进行论述。
- 郭茂育
- 颜真卿书《王琳墓志》
- 2013年
- 此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徐峤撰,颜真卿书。志高九十厘米,宽九十厘米。志文三十二行,满行三十二字。正书。二○○五年洛阳出土。现藏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志主王琳开元二十九年(七四一)七月二十八日卒。王琳墓志由其夫徐峤撰文。徐峤两《唐书》有传。官至"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以文胜,曾撰《易广义》三十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三十卷。所撰王琳墓志铭情真意切,亦极见其胸襟。
- 郭茂育
- 关键词:《唐书》州刺史
- 唐代赵宗儒墓志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洛阳新近出土的唐代宰相赵宗儒墓志,详述老臣生平履历,较两《唐书》本传详尽。墓志由其门人、"直臣"郑澣撰文,虽颇严谨,因"夙叨深遇",而为亡者讳。由知名书家郭承嘏手笔上石,为其书艺风采之定格展示。
- 郭茂育
- 关键词:墓志唐代
- 阅读资源多元化环境中图书馆的价值取向
- 阅读文本作为人类阅读活动的客体和对象,它的每一次变化对阅读都是一次冲击。而从上世纪后半段开始,在短暂的50年里,微电子革命、PC机革命、互联网革命、手机革命等接踵而至,导致了阅读资源的多元化。这种变化通过阅读对象和方法改...
- 贺巷超郭茂育
- 关键词:阅读资源图书馆价值阅读文本
- 文献传递
- 简论简牍帛书的文献学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简牍帛书,指简牍和帛书,简称"简帛"。简帛是古代的文献资料,主要应用于纸张发明前的殷商至汉魏时期,是我国文字和书写条件成熟时期的产物。
- 郭茂育
- 关键词:文献学价值帛书简牍汉魏时期简帛
- 《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新补
- 2012年
- 文职僚佐是唐代藩镇的重要组成人员,任职藩镇文职僚佐是当时知识分子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由于这方面的史料比较零散,且不少材料所记又比较泛浮,不易考订,加大了研究唐代藩镇幕僚的难度。文章以新出土的墓志为依据,对新发现的唐代藩镇文职僚佐资料进行归纳和考列,以补史料之不足,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以期对此方面的研究有所贡献。
- 郭茂育
- 关键词:唐朝
- 唐《史孝章墓志》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洛阳新出土的《史孝章墓志》,记志主为阿史那氏,服儒尚学,是业已华化的突厥贵族后裔。中晚唐时期藩镇林立,从志主父子的婚姻情况可见结织姻亲的网络是各节度使之间交好邻邦、相互助应的重要措施。安史乱后,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父死子代,反抗朝廷。在宪宗朝实施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集权的混乱局势下,史孝章明于时势,避开内讧,忠诚朝廷,自保节度之位。墓志可补苴两《唐书》本传记载之简略。
- 郭茂育赵振华
- 关键词:墓志
- 墓志拓片著录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文章针对墓志拓片这一特殊类型的文献,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其著录项目、著录方法和著录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冀希望对墓志这一特殊载体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有些启示作用。
- 郭茂育
- 关键词:著录题名责任者纪年
- 基于元数据提取实践的金石拓影数字化研究——以“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金石拓影子库”为例
- 2012年
- 全面揭示金石拓影的描述性、管理性和GIS元数据元素,拓影内容校读与参考文献利用相结合,成果比对与专家研讨相匹配,既重视元数据方案的提炼和完善,又强调持续不断的数字化实践,使得金石拓影数据库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拓影对象的数字传播,有利于拓影对象的后续创新研究,有利于拓影对象知识地图的建立,有利于拓影对象借助数字技术延续自身的物理寿命和拓展文献传播的文化空间。
- 郭茂育
- 关键词:元数据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