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继红

作品数:19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7篇结肠炎
  • 6篇雷公藤
  • 6篇雷公藤多苷
  • 5篇小鼠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细胞
  • 3篇葡聚糖
  • 3篇葡聚糖硫酸钠
  • 3篇细胞因子
  • 3篇聚糖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炎症
  • 2篇原发性
  • 2篇造影
  • 2篇乳头
  • 2篇通路
  • 2篇肿瘤

机构

  • 18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台州市中西医...
  • 1篇江苏省沭阳县...

作者

  • 18篇钟继红
  • 8篇刘英超
  • 7篇王章流
  • 6篇沈雁
  • 5篇江向红
  • 4篇郑华君
  • 3篇方国栋
  • 3篇张敏敏
  • 2篇孙静
  • 2篇曹海军
  • 2篇胡裕耀
  • 2篇刘军
  • 2篇李善高
  • 2篇朱灵
  • 2篇胡华军
  • 2篇刘福
  • 1篇周欣辛
  • 1篇姚银珍
  • 1篇李兆申
  • 1篇王东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胃肠病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多苷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结肠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组和美沙拉嗪片混悬液灌胃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DSS复制BALB/c小鼠UC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后分别予美沙拉嗪片混悬液、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及蒸馏水灌胃给药28d后,取出结肠组织,分离培养结肠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I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组和美沙拉嗪片混悬液灌胃组较模型对照组自噬相关蛋白LC3II/I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自噬,抑制UC小鼠的炎症反应,对UC发病起到一定得保护作用。
王章流钟继红刘英超沈雁江向红方国栋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溃疡性结肠炎自噬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HE)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的认识。[方法]对上海长海医院2011年2~12月间诊治的3例HEHE的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结合文献讨论,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影像学、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该病病因不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肝脏多发性占位,病理检查具有两个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一是瘤组织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或)树突状细胞组成,两者均可出现特征性的胞质内血管分化,即胞质内管腔形成,类似印戒细胞样,但腔内含红细胞,胞质内空泡呈黏液和PAS染色阴性;另一个特点是肿瘤含有大片黏液性或致密纤维性间质,与富细胞区形成明显对照,即肿瘤中央区为富含纤维的硬化区或少细胞区,纤维区发生透明变可类似软骨,瘤细胞萎缩,外周为富细胞区。免疫组化以CD31、CD34及Vimentin阳性率最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阳性表达,少见表达CK及PNCA。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原发于肝脏的EHE是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熟悉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对避免漏诊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发现、局部手术扩大切除和结合术后放化疗或肝移植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钟继红张敏敏
关键词:免疫组化
雷公藤多苷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结肠炎症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临床实践中,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确切机制不明。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雷公藤多苷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前四组自由饮用5%DSS溶液1周复制结肠炎模型,同时予蒸馏水或相应浓度雷公藤多苷[9.01、27.03、81.09 mg/(kg·d)]灌胃,持续3周。观察各组动物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LR4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 p65表达,ELISA法检测IL-1α、TNF-α、IL-13含量。结果: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结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炎症改变,但均轻于模型对照组。各组雷公藤多苷组结肠黏膜组织TLR4 mRNA和蛋白表达、NF-κB p65表达和组织匀浆上清中的IL-1α、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NF-α),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DSS小鼠结肠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分泌而抑制结肠炎症反应。
朱灵周军曹海军钟继红刘军胡华军李善高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TOLL样受体4NF-ΚB
免疫球蛋白G在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空肠弯曲菌诱导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18只,设为A组;用乙肝病毒感染造成肝损害的小鼠模型18只,设为B组;取正常对照小鼠18只,设为C组。检测各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IgG在肝脏的沉积情况,同时检测循环中IgG的含量,比较上述各组在肝功能及肝脏IgG沉积方面的不同。[结果]A、B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但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肝脏IgG沉积及循环IgG含量均高于B、C组(P<0.05)。[结论]IgG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发展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钟继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球蛋白G肝损害
莪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神经介质NO及AchE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莪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一氧化氮(NO)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不规则喂养法复制大鼠FD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25%莪术组、50%莪术组、吗丁啉悬液组,分组给药2周,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窦NO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胃窦Ach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窦NO含量明显升高,AchE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5%莪术可明显降低FD大鼠胃窦NO含量(P<0.05),并明显增加胃窦AchE的含量(P<0.05);与吗丁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25%莪术可通过提高胃窦AchE的含量,降低胃窦NO的含量改善FD大鼠的胃动力障碍。
刘英超钟继红孙静
关键词:莪术乙酰胆碱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lvmphoma of stomach,PGML)是原发于胃肠道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是仅次于胃癌的第2位胃高发肿瘤。男性较女性多发,其中绝大部分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少见。由于该病发病隐匿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极易漏诊及误诊。现将我院收治住院的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提高确诊率。
江向红洪瑜钟继红刘英超陈兴玲刘福
关键词: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肿瘤淋巴组织胃肠道
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测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A、IL-27、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检测在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发生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12月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Ⅱ期原发性肝癌组35例、Ⅲ期原发性肝癌组29例、Ⅳ期原发性肝癌组32例,另选择35例体检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和比较肝癌组和健康组血清中IL-1β、IL-17A、IL-27、IFN-γ、TNF-α水平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估以上各细胞因子对原发性肝癌分期的预测效果。结果 IL-1β、IL-17A、IL-27、TNF-α等细胞因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998、0.982、0.982。IL-27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分期的预测结果最好,AUC为0.940,cut-off值为307.05 pg/ml,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9.06%,阳性预测值为83.56%,阴性预测值为75.50%,Youden指数为0.77。结论 IL-1β、IL-17A、IL-27、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且IL-27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分期具有诊断意义。
唐玉霞金慧英夏雨虹钟继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细胞因子
直肠前突与出口梗阻型便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5
2013年
一般认为,直肠前突的解剖结构性改变是常见的便秘原因.应用外科手术解决直肠前突治疗便秘的临床实践表明,术后复发令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在浙江中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便秘专科门诊就诊的44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直肠前突与便秘类型的关系,从而为直肠前突和便秘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刘福万亮龙惠珍刘英超钟继红郑华君江向红胡裕耀毛捷鸿邹缨
关键词:直肠前突便秘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内镜超声诊断一例
2012年
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余”入院。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与体位、进食无关,伴脂肪泻,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
钟继红张敏敏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内镜超声诊断上腹疼痛油腻食物腰背部脂肪泻
盐酸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BR低、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UC小鼠模型后,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后解剖观察并评估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组织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估组织损伤指数(TDI);ELISA酶联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BR治疗组小鼠的结肠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其DAI、CMDI和TDI评分显著下降,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BBR能有效治疗UC小鼠的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提高IL-10的表达有关。
沈雁钟继红徐磊李思王章流郑华君
关键词:小檗碱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