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金雨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山莨菪
  • 4篇山莨菪碱
  • 4篇莨菪
  • 4篇莨菪碱
  • 3篇动脉阻塞
  • 3篇腔内
  • 3篇腔内成形
  • 3篇膝下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闭塞性
  • 2篇动脉闭塞性疾...
  • 2篇性疾病
  • 2篇闭塞性
  • 2篇闭塞性疾病
  • 2篇侧支
  • 2篇侧支循环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州总医院

作者

  • 5篇闫金雨
  • 3篇王烈
  • 3篇黎成金
  • 2篇陈少全
  • 1篇蔡香容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5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莨菪碱对膝下动脉阻塞病腔内成形后疗效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膝下动脉阻塞病腔内成形术(PTA)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膝下动脉阻塞病Ⅱ期患者40例行PTA后,随机分为使用山莨菪碱治疗的山莨菪碱组和未使用山莨菪碱治疗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 d、7 d、14 d、28 d测量患肢腋温踝温差和踝肱比(ABI)。结果术后两组患肢踝温均升高,腋温踝温差均减小,且山莨菪碱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两组ABI均上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于膝下动脉阻塞病患者PTA后的ABI无明显改善作用,但能明显提高患肢踝温。
黎成金闫金雨王烈
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 1、观察山莨菪碱对SD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2、观察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1.建立SD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
闫金雨
关键词:山莨菪碱侧支循环腔内成形
文献传递
山莨菪碱对膝下动脉阻塞病PTA术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PTA术后膝下动脉阻塞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膝下动脉阻塞病Ⅱ期患者40例行腔内成形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山莨菪碱组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空白对照组不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7,14,28d测患者腋温踝温差、踝肱指数(ABI)、经皮氧饱和度(SPO2)和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术前及术后7d两组患者ABI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14,28d山莨菪碱组腋温踝温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SPO2和血清NO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于PTA术后膝下动脉阻塞病患者ABI无明显改善作用,但能明显提高患肢的温度及SPO2,促进NO的分泌,具有治疗作用。
黎成金闫金雨陈少全王烈
关键词:山莨菪碱腔内成形
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8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后肢分5点进行肌内注射,连续14 d;观察术后即刻、7、14、28 d健侧后肢与缺血后肢脚垫温差及术后28 d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治疗组两侧后肢脚垫温差(1.75±0.18)℃,较对照组(2.57±0.13)℃小(P<0.05);治疗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中的MVD(4.60±1.50)较对照组(3.33±1.05)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的作用。
陈少全闫金雨黎成金王烈
关键词:缺血
PICC置管患者119例的护理
2010年
蔡香容闫金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