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晴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解质
  • 2篇吡咯
  • 2篇介电弛豫谱
  • 2篇聚吡咯
  • 1篇低频
  • 1篇电参数
  • 1篇电解质溶液
  • 1篇乙烯
  • 1篇透过性
  • 1篇谱解析
  • 1篇微粒
  • 1篇滤膜
  • 1篇纳滤
  • 1篇纳滤膜
  • 1篇介电
  • 1篇介电谱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复合膜
  • 1篇苯乙烯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陆晴
  • 3篇赵孔双
  • 2篇赵方
  • 2篇贾京津
  • 1篇韩明娟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纳滤膜/电解质溶液体系的低频介电弛豫谱研究——极化机制和膜孔内电参数的计算
<正>介电谱方法因其对非均相体系的敏感性已被成功的应用到了很多膜/液体系。在研究电解质溶液中的纳滤膜时曾发现两个弛豫的介电谱,其中高频弛豫已被确定为由膜液间的界面极化引起并给予了充分的解析,而通常被认为是由膜孔中的对离子...
陆晴赵孔双
文献传递
聚吡咯/聚苯乙烯混合膜/电解质溶液体系的介电谱解析——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对膜透过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测量了混入聚吡咯粒子的聚苯乙烯混合膜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及氯化镁体系的介电谱,在40Hz~11MHz,发现了显著的双介电弛豫现象(Double-relaxation phenomena).基于Maxwell-Wagner理论讨论了弛豫产生的机制,将体系进行了模型化,并利用Hanai理论方法对介电谱进行了解析,从获得的内部参数对混合后的膜荷电性质以及混合膜对离子的透过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进而利用Donnan平衡理论推导的膜电位的表达式拟合,获得了混合膜的固定电荷等参数.
陆晴赵孔双赵方贾京津
关键词:介电谱
聚吡咯微粒掺入的聚苯乙烯膜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介电弛豫谱及其解析
2008年
在40Hz~11MHz频率范围测量了聚苯乙烯膜以及混入聚吡咯粒子的聚苯乙烯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体系的介电谱,发现了特异的弛豫现象:纯的和掺入导电性聚吡咯后的聚苯乙烯膜分别显示出单一弛豫和双弛豫的不同模式的介电谱.在Maxwell-Wagner界面极化概念基础上解释了该弛豫机制:高、低频弛豫分别由膜-液界面极化和膜相本身的不均一性引起的.将体系进行了模型化,并利用Hanai理论方法对谱进行了解析,获得了内部电性质的诸多参数.对不同聚吡咯掺入量的膜/溶液体系的介电测量和解析结果表明,电解质溶液的种类、浓度以及膜中混入聚吡咯的量都影响着膜相的介电响应.这些结论为利用加入导电粒子改善绝缘高分子聚合物的电性质的研究以及制备既具有导电功能又使基体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的高分子复合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陆晴赵孔双赵方贾京津韩明娟
关键词:介电弛豫谱复合膜电解质溶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