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荣
-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氯-芬”合剂微泵法行小儿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氯-芬”合剂微泵法行小儿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51例手术患儿(年龄42d~8岁,体重4~22kg),用“氯-芬”合剂微泵滴注行非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监测MAP,HR,RR,SpO2,定时查动脉血气。结果:术中镇痛完善,患儿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10~30min苏醒。术中MAP、HR、RR、SpO2、pH和PaCO2无明显变化(P>0.05);PaO2和SaO2于术中15min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氯-芬”合剂微泵法可控性强,给药均匀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术毕苏醒快,无明显并发症。
- 温汉新曹殿青姚华国陈书荣杨光平郝新光吴江
- 关键词:静脉麻醉氯胺酮芬太尼
- 小儿两种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对比观察
- 2005年
- 温汉新姚华国陈书荣
-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致病菌及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了解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气道内致病菌及肺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48例应用呼吸机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测试,并对易引起下呼吸道细菌寄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机械通气、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41例患者下呼吸道培养出了致病菌(占85.4%),其中16例发生肺部感染(占39%)。致病菌中,不动杆菌占第一位(26.8%)。对致病菌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20d、插管全麻、无营养支持对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而年龄、抗生素种类、手术部位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致病菌气道内的寄生是引起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早日脱离呼吸机。
- 张良清邵义明姚华国陈书荣
- 关键词:机械通气致病菌医院内感染
- 老年急腹症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体会(附250例报告)
- 1995年
- 老年急腹症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体会(附250例报告)姚业兴,陈书荣(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湛江524001)随着人民寿命延长和外科技术的进展,老年急腹症手术日益增多,由于老年急腹症一般病情急且重,变化快,加之老年病理生理特点,给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
- 姚业兴陈书荣
- 关键词:急腹症老年外科手术硬脊膜外麻醉
- 健骨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腿痛52例的疗效观察
- 1993年
- 用中草药健骨注射液行硬膜外腔注射治疗急慢性腰腿痛52例,结果症状消失与功能恢复者占40.7%,总有效率为92.3%,其疗效不亚于用普鲁卡因加强的松龙注射液,且未见有何副作用,使用无禁忌症。
- 姚华国陈书荣杨引李洪潮温汉新张朝辉梁仁梁明识黄应桂
- 关键词:健骨注射液硬膜外注射腰痛腿痛
- 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血浆皮质醇变化的观察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手术期间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应激能力的影响 ,为老年手术患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6 0例老年手术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麻组 ,每组 30例 ,分别测定手术期间不同时段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①两组麻醉前血浆皮质醇浓度均在正常范围 ,麻醉后及术毕呈逐渐升高趋势 ;②两组不同时间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有升高 ,全麻组升高明显 (F =10 35 ,P <0 0 5 ) ;③两组相同时间对比 ,术毕全麻组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t=2 6 9,P <0 0 1)。结论 ①平均年龄 6 6 4岁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迹象 ,对麻醉手术创伤的刺激仍有较好的应激反应能力 ;②就麻醉方面的因素而言 ,全麻对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较硬膜外麻醉明显 ,特别是在浅全麻下 。
- 杨引刘付小军陈书荣姚华国凌蓓蒂梁仁
- 关键词:手术期间麻醉皮质醇血浆
- 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锌铜铁镁的变化被引量:2
- 1999年
- 为了解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微量元素浓度的变化规律,我们检测40例老年病人手术期间及术后1周内的血清锌、铜、铁、镁水平的变化,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753±423岁。其中胃肠癌切除...
- 姚业兴陈书荣张媛莉温汉新陈小娟
- 关键词: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微量元素
- 80岁以上患者术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处理被引量:1
- 1997年
- 温汉新邵义明陈书荣
- 关键词:老年人外科手术血压血氧饱和度
- 小儿低位右颈内静脉套针直接穿刺的临床观察
- 1998年
- 目的:寻求小儿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捷径。方法:选10岁以下患儿100例,平均年龄(6.2±2.1)岁,随机分为两组(n=50),Ⅰ组(实验组)用18号短套针直接低位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对照组)用传统高位穿插导引置管。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Ⅰ组49例(占98%)、Ⅱ组40例(占8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误穿动脉Ⅰ组1例(占2%),Ⅱ组6例(占12%),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4例首次穿刺未见回血。结论:低位右颈内静脉直接套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的高位穿刺导引置管法,且并发症少。
- 温汉新陈书荣邵义明
- 关键词:右颈内静脉穿刺术套管针
- 麻醉手术对老年人血清锌、铜、铁、镁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了解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锌、铜、铁、镁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 1~2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麻醉手术期间及手术后1周内血清锌、铜、铁、镁的变化。结果:血清锌在术毕时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 0.01),术后第1、2 天进一步下降(P< 0.001),第3天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麻醉前(P< 0.01),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铁于术中开始下降,术后第1天降至最低值(P< 0.05),于第7天恢复正常;血清镁于术毕和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 0.01~0.001),于第3 天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血清铜在各检测点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在术中和术后血清锌、镁、铁含量明显下降,提示在手术期间和术后早期,应适量补充外源性锌、铁、镁,尤其是锌。
- 姚业兴陈书荣张媛莉温汉新陈小娟
- 关键词:老年人麻醉铜铁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