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仕荣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恶性疟
  • 7篇原虫
  • 7篇疟原虫
  • 7篇抗原
  • 7篇基因
  • 6篇原基因
  • 6篇抗原基因
  • 6篇恶性疟原虫
  • 4篇疟疾
  • 3篇杆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克隆
  • 2篇化学合成
  • 2篇多肽
  • 2篇大肠杆菌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表面抗原
  • 1篇沙门氏菌
  • 1篇伤寒沙门氏菌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陈仕荣
  • 9篇王昌才
  • 8篇钟雄林
  • 6篇王启松
  • 4篇马维芳
  • 3篇胡亚芳
  • 1篇李英杰
  • 1篇任大明
  • 1篇谢毅
  • 1篇于欣欣
  • 1篇刘定燮
  • 1篇李全贞
  • 1篇黄建生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工合成人恶性疟原虫58肽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3
1991年
使用DNA合成仪合成的人恶性疟原虫58肽抗原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性载体质粒PWR450—Ⅰ重组,转化到大肠杆菌JM83中。用斑点杂交技术和电泳分析DNA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转化菌株,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分析,证明合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生与β—半乳糖苷酶融合的多肽。
马维芳金福军钟雄林陈仕荣王昌才王启松闵永洁
关键词:DNA合成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
乙肝表面抗原及恶性疟疾杂合抗原基因的重组克隆
1997年
乙型肝炎及疟疾流行全世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疟疾的抗药性不断出现,乙肝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两种疾病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乙肝表面抗原与恶性疟杂合抗原基因串联,再与质粒pCITE2b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试图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得到既能对抗乙肝又能对抗恶性疟疾的疫苗。 首先用PCR方法从HBV(adr亚型)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BsAg的S基因。
于欣欣钟雄林王昌才陈仕荣刘定燮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恶性疟疾抗原基因重组克隆分子生物学研究重组子
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化学合成的人恶性疟原虫杂合多肽抗原 AB 基因,编码子孢子 CSP重复序列 NANP、CSPTh2R和红内期spf35.1、spf83.1、spf55.1、spf83.18、pf155/RESA-5’端重复区共7个不同免疫功能表位,与大肠杆菌质粒pWR450-1重组,构建成pWR450-1/AB表达载体。在乳糖操纵子调控下以β-半乳糖苷酶-恶性疟原虫杂合多肽抗原融合蛋白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后,加福氏佐剂免疫家兔,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血清。抗血清对人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h抑制率为65.92%;72h的抑制率为72.63%。对照血清无抑制作用。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能与鼠抗恶性疟原虫和疟疾患者抗血清起免疫反应。这些结果表明合成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王昌才钟雄林陈仕荣胡亚芳马维芳王启松闵永洁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原
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表达产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报道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3个重组克隆菌表达产物,经PAGE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琼脂双向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Westernblot和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表达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明显的抑制其原虫体外生长的作用。
陈仕荣胡亚芳钟雄林王昌才马维芳郭茂云王启松谢毅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免疫血清化学合成
人恶性疟原虫DNA探针的研究和现场应用概况
1990年
一、前言人类疟疾的诊断,50年代以前一般应用病人血涂片染色镜检法。60~70年代开始血清学方法的研究。1975年Grunster and Hogness首次建立Colong hybridization方法之后,DNA探针杂交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医学方面的研究以及遗传病的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其原理是:利用已知标记的单链(变性)
陈仕荣王昌才
关键词:疟原虫DNA探针疟疾
恶性疟原虫杂合45肽抗原基因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家兔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已经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S3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A。活菌以2×10 ̄9cfu(conolyformunits)经口服免疫新西兰家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于首次免疫或加强免疫后都可检测到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诱发出针对融合蛋白和恶性疟原虫抗原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活菌苗免疫后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黄建生王昌才李全贞任大明钟雄林陈仕荣李英杰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恶性疟原虫免疫应答活菌苗
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45肽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2
1994年
为了使化学合成的人恶性疟原虫杂合45肽抗原基因(HPFAG)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我们将HPFAG与表达载体pWR450.1质粒重组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一批转化子。这些转化子经质粒DNA斑点杂交试验,蛋白质SDS—PAGE和DNA酶解分析,表明化学合成的HPFAG与表达载体质粒发生了重组,且有6个重组子在大肠杆菌中与p—半乳糖苷酶呈融合蛋白形式表达。
陈仕荣金福军钟雄林马维芳郭茂云王昌才裘敏燕闵永法王启松
关键词:恶性疟疟原虫抗原基因
恶性疟合成多肽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被引量:1
1995年
我们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两个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即A基因和B基因,分别与表达载体pWR450·1重组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使其表达。经筛选获得了pWR/A·7和pWR/B·164两个表达较高的克隆菌(经扫描测定表达融合蛋白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8.8%和11.0%)。又将A基因和B基因串连后与pWR450·1重组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3株,经筛选鉴定获得了上述两个基因串连的pWR/AB·20克隆菌(表达融合蛋白量为35.8%)。为了进一步研究这3个克隆菌表达蛋白的免疫功能等活性,用8.0mol/L脲处理包涵体,离心沉淀上清液进行DEAE-sephacel柱层析,用Tris梯度缓冲液洗脱,但分离效果不好,而应用PAGE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则可得到电泳纯、稳定又具有免疫原性的产物。
陈仕荣王昌才钟雄林胡亚芳王启松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合成多肽抗原
人恶性疟杂合多肽抗原基因化学合成及克隆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报道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人恶性疟杂合多肽抗原基因。基因全长为216bp,分为10个寡聚核苷酸片段分别合成,然后经T4 DNA连接酶按设计顺序连接成完整的杂合抗原基因,重组到噬茵体M13 mp 18 RF DNA内,转染大肠杆菌JM109。用分子杂交和酶切分析筛选出重组克隆体。经序列分析,证明所合成的人恶性疟杂合多肽抗原基因与所设计完全一致。
钟雄林陈仕荣裘敏燕王昌才闵永洁王启松
关键词:疟疾恶性抗原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