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征得患者父母同意,对疑诊中心气道疾病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图像数据重建获得三维重建图像,并将观察结果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5例疑诊中心气道疾病的患儿平均年龄4岁(1月至11岁,男性40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异常47例,8例气管支气管软化症。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观察结果,真阳性者43例,假阴性者4例,假阳性者1例,真阴性者7例。CT三维重建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对较,显示两者诊断儿童中心气道疾病无显著性差异(P=0.486)。CT三维容积重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1.4%(43/47)和87.5%(7/8),全部准确率为90.9%。结论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发现儿童中心气道疾病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儿童中心气道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张园孙多成汪新良欧常学陈传明靳瑞娟
- 关键词:容积支气管树儿童
- 重症手足口病中枢神经损害的MR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表现及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4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结果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急性期中枢神经病灶...
- 陈传明孙多成靳瑞娟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磁共振成像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提高OGCT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32例OG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另选取32例同龄正常女性作为对照,分别进行雌激素、抗米勒管激素、甲胎蛋白等血清指标检测并比较。结果:32例OGCT患者的雌激素和抗米勒管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同龄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含量正常与同龄正常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OGCT患者CT显示肿块囊实性:实性:囊性为11:4:3;增强扫描显示,肿块一侧的子宫和(或)卵巢供血血管与对侧相比明显增粗。16例患者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子宫体积增大,3例患者出现腹腔积液;14例OGCT患者MRI显示肿块囊实性:实性:囊性为9:3:2,囊性肿块的ADC平均值为(2.698±0.531)×10~(-3) mm~2·s~(-1);实性肿块的ADC平均值为(0.698±0.185)×10~(-3 )mm~2·s~(-1);3例进行了动态增强扫描,均呈现出渐进性强化。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临床表现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CT诊断,MRI+临床表现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MRI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T、MRI等影像学手段,充分掌握OGCT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黄锦钊陈传明靳瑞娟李福彰
-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瘤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 乳腺磁共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估价值
- 目的:分析乳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估价值.经超声、钼靶X线摄影诊断BI-RADS 4类病变的磁共振表现. 方法:我院2015年12月25日至2016年6月28日的26位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
- 靳瑞娟孙多成欧常学陈传明
-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新辅助化疗
- 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的临床意义。方法:CT、MR表现为脑外间隙增宽的婴幼儿48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MR单纯表现为脑外间隙增宽,无其他脑部异常者39例,其中9例患儿无相关临床症状,8例患儿仅表现头围偏大;20例患儿表现部分中枢性协调障碍症状;脑膜炎2例,合并其他脑部器质性者9例:其中脑室旁白质软化3例,脑积水2例,脑出血2例,脑先天畸形2例,临床全部表现脑瘫。结论:婴幼儿脑外间隙增宽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宽,对于无相关临床症状或仅头围偏大者,考虑为婴幼儿期脑快速发育的生理性表现;对于有明确临床症状及病史而CT、MR未发现脑部器质性病变者,可认为是脑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对于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者,脑外间隙增宽通常为继发性改变。
- 陈传明徐林孙多成
- 关键词:婴幼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新生儿期脑梗死的MRI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脑梗死的MRI影像特征、预后问题.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19例经临床、MRI明确诊断的新生儿期脑梗死患儿的MRI和临床资料.19例患儿均进行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检查,其中11例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12例患儿有MRI复查结果.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占74%,所有患儿均出现血乳酸升高.MRI病灶DWI序列呈高信号.12例患儿复查病均软化.MRA检查出现多种情况:正常、病灶侧血管中断、血管增多并形成吻合支、脑底动脉环广泛痉挛、分支减少继发出现动脉瘤.结论新生儿脑梗死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隐匿,MRI检查要重视DWI、MRA、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增强扫描序列的组合应用.
- 靳瑞娟靳秀丽孙多成陈传明李福彰汪巧敏
- 关键词:新生儿卒中磁共振成像
- 儿童胸部大血管发育异常伴发气道异常的CT诊断
- 靳瑞娟孙多成陈传明
- 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和随访MRI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及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4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期和随访期中枢神经MR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恢复期影像学结果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转归情况,以及观察随访期中枢神经病灶恢复情况。结果42例患儿MRI检查结果为阳性18例,阴性24例,阳性率为42.9%(18/42)。阳性病例MRI显示全部有脑干损害,合并脊髓损害6例,小脑齿状核损害1例。出院时,阳性组临床治愈9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8例,无法脱离呼吸机而转院1例;阴性组临床治愈21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3例;阳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0%(9/18),阴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7.5%(21/24),两者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的15例进行了1年的随访,MRI显示病灶完全消失9例,病灶缩小6例。结论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中枢神经损害及其后遗症是可恢复的,MRI检查结果是临床判断病情的一个手段,但不能预测患者远期预后。
- 陈传明孙多成靳瑞娟欧常学张园夏雨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磁共振成像随访
-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胃癌侵犯胃浆膜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胃癌侵犯浆膜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有完整的术前低张水充盈法MSCT三期增强扫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横断位图像及MP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协商确定胃癌侵犯胃浆膜层的诊断,最后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采用SPSS 13.0软件,用卡方检验对横断位图像和MPR图像进行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横断位显示胃癌浆膜层侵犯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6.67%、63.64%、71.43%;MPR显示胃癌浆膜层侵犯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11%、86.36%、85.71%。MPR在判断胃癌是否侵犯浆膜层的准确性明显高于横断位,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能大大增加胃癌周围侵犯的检出率,提高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
- 陈传明孙多成夏雨欧常学靳瑞娟张园
- 关键词:胃癌多平面重组T分期
-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的低剂量128层螺旋CT(MSCT)影像评估
- 2018年
- 目的:对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低剂量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影像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7年9月收入的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分级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24例,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均实施低剂量动态CT扫描70,对其影像资料进行评估。结果: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CT表现分别为双肺透亮度降低、多发斑片状及纤维条索影、"磨玻璃"样改变、充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壁增厚、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影,轻度组占比依次为40%、26.67%、13.33%、6.67%、6.67%、6.67%,中度组占比依次为19.05%、9.52%、23.81%、19.05%、14.29%、14.29%,重度组占比依次为4.16%、4.16%、4.16%、29.17%、29.17%、29.17%,三者相比较,轻度组双肺透亮度降低、多发斑片状及纤维条索影2项占比>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充气支气管征占比>轻度组>重度组,重度组充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壁增厚、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影3项占比>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发生率、进展至临床第3/4期发生率相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死亡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动态CT影像可准确评估小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严重程度并判断病情进展及临床转归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夏雨徐林孙多成王桂兰陈传明
- 关键词:影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