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拉莫三嗪——一种新而有效的抗癫痫药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全面介绍了拉莫三嗪与抗癫痫有关的作用机制、临床药理、对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以及人类使用的安全性等。
- 陈国俊
- 关键词:拉莫三嗪抗惊厥药药理新药
- Dock3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目的脑组织中异常突触传递及神经网络形成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性,导致癫痫的产生。Dock3是一类新型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特异性激活Rho GTP酶中的Rac1,在中枢神经系统及生长锥中聚集。能通过肌动蛋白和微管的...
- 李杰王学峰陈国俊王唯张玉皎
- 55~69岁人群体质指数和体成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55~69岁人群体质指数(BMI)、体成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人们的营养管控意识,降低成年期MCI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方法随机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55~69岁的健康体检人群873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BMI、脂肪率(PFM)、去脂体重(FFM)。按PFM、FFM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别将研究对象分成Q1、Q2、Q3和Q44个组。根据北京版蒙特利尔量表(MoCA-BJ)评估认知功能。使用SPSS 22.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MCI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883和2.137);与PFM Q4比较,PFM Q1、Q2组MCI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4.703和2.728);按性别进行分层后,PFM水平与MCI风险负相关(男、女性OR值分别为0.902和0.929),男性FFM水平与MCI风险负相关(OR=0.927);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与体重正常×PFM Q4组比较,肥胖×PFM Q2组MCI风险降低(OR=0.122,95%CI:0.018~0.853);与体重正常×FFM Q4组比较,肥胖×FFM Q1组MCI风险增高(OR=6.406,95%CI:1.248~32.88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55~69岁年龄段人群超重和肥胖与MCI风险增加相关,PFM、FFM与MCI风险负相关。BMI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可能与PFM、FFM水平有关。
- 彭旭蕾吴晓醒李永强陈国俊王永红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体质指数去脂体重
- miR-124的抗癫痫作用机制研究
- <正>目的研究miR-1 24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癫痫大鼠模型海马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规律。通过miR-124激动剂(agomir)对大鼠进行体内干预,了解miR-124在体内水平改变对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应用QRT...
- 罗晶王唯张玉娇王学峰陈国俊
- 文献传递
- RGMa在难治性TLE患者及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
- <正>目的 RGMa是一种排斥性轴突导向因子,主要起抑制轴突生长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检测了RGMa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及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RGMa在TLE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1.从课...
- 陈玲李杰王学峰张玉皎陈国俊
- 文献传递
- PI3Kp110α在早期营养不良仔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早期营养不良仔鼠海马中PI3Kp110α表达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怀孕14 d的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和半量饮食组,至哺乳期结束后仔鼠均正常饮食。测量仔鼠出生时体质量;胰岛素耐量试验(ITT)评估外周胰岛素敏感性;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仔鼠15月龄时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脑组织PI3Kp110α及其信号下游分子Aβ1~4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生时体质量偏低(P<0.01);外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P<0.05);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海马PI3Kp110α的表达量降低(P<0.05);脑组织Aβ1~42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不良对仔鼠老年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可能与海马PI3Kp110α表达量异常有关。
- 陈霞王永红陈国俊康卓君王小林
- 关键词:营养不良胰岛素抵抗
- 丙戊酸抗癫痫机制被引量:7
- 1993年
- 丙戊酸(VPA)起初被用来治疗失神发作,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广谱抗癫痫药(AED_(?))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抗癫痫机制仍在探索中,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增加脑部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浓度;②加强突触后神经元对GABA的反应性;③推测VPA有直接的膜作用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一、VPA增高脑组织GABA水平 Godln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假说,并推测GABA的增加是GABA转氨酶(GABA-T)受抑制的结果。
- 陈国俊沈鼎烈
- 关键词:抗癫痫药丙戊酸癫痫
- 丙戊酸对大白鼠脑组织GABA浓度的影响
- 1994年
- 丙戊酸对大白鼠脑组织GABA浓度的影响陈国俊,沈鼎烈丙戊酸(川是一广谱抗癫痛药(**D),其化学结构与其它AED不同,治疗剂量内并无镇静催眠作用。本文研究三种剂量的VPA(50mg巾g,200mg/kg,400mg/kg)对大白鼠脑组织四个脑区(皮重...
- 陈国俊沈鼎烈
- 关键词:丙戊酸脑组织药理学氨基丁酸
- 全文增补中
- 靶向于APP代谢和Aβ清除的策略探讨
- 近年来研究提示,APP在内体(endosomal)的循环途径与AD关系密切,探索APP内体循环和降解机制将有助于新靶标的发现.APP代谢酶如ADAM10和BACE1直接参与了Aβ的产生.促进ADAM10的功能,或者抑制B...
- 陈国俊
- 关键词:AΒADAM10BA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