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奇志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5篇鼻内
  • 5篇鼻内镜
  • 3篇声带
  • 3篇手术
  • 3篇息肉
  • 3篇疗效
  • 3篇内镜手术
  • 3篇喉镜
  • 3篇鼻内镜手术
  • 2篇支撑喉镜
  • 2篇声带囊肿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囊肿
  • 2篇鼻息肉
  • 2篇鼻窦
  • 1篇幼儿
  • 1篇预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机构

  • 12篇句容市人民医...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宝应县...
  • 2篇江苏卫生健康...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2篇陈奇志
  • 3篇刘庆伟
  • 3篇潘黎明
  • 2篇吴胜奇
  • 2篇李杏
  • 1篇李美平
  • 1篇乔明哲
  • 1篇高永河
  • 1篇房明
  • 1篇李小白
  • 1篇董伟达
  • 1篇周平
  • 1篇王国成

传媒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后鼻孔息肉患者34例,并对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鼻内镜手术方法、疗效等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4例后鼻孔息肉中起源于上颌窦28例,起源于蝶窦4例,起源于筛窦2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18月,无复发。结论:后鼻孔息肉多起源于上颌窦,亦可来自于蝶窦、筛窦及中鼻甲等部位。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安全、疗效好,可作为治疗后鼻孔息肉的首选方法。
吴胜齐陈朱井程贤宁陈奇志
关键词:后鼻孔息肉鼻内镜手术上颌窦
膀胱镜辅助支撑喉镜在声带良性肿块声门暴露困难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治疗声门暴露困难者声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技巧。方法对43例(68侧)术中支撑喉镜暴露困难的声带肿块的病例,借助于膀胱镜进行手术。结果 43例(68侧)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声嘶改善,治愈37例,好转6例,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对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病例,可借助于膀胱镜完成手术。
程贤宁刘庆伟李杏潘黎明王国成陈奇志陈朱井
关键词:支撑喉镜膀胱镜声带疾病声门暴露困难
鼻内镜术中控制性降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对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功能性鼻窦手术患者,其一侧鼻腔(甲侧,降压组)在静脉滴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后手术,另一侧鼻腔手术时未降压(乙侧,对照组),比较两侧鼻腔在降压前与降压后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侧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低于乙侧(P<0.05)。结论内镜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地减少鼻内镜术野中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确切。
陈奇志董伟达房明程贤宁
关键词:鼻内镜术控制性降压
支撑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9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支撑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4例声带囊肿患者采用支撑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行声带囊肿摘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9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其中治愈85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病理报告均与临床诊断相符,无一例出现呼吸困难、出血、声带粘连等并发症。术后3周恢复正常发音,喉动态镜检查示声带边缘平整、光滑,囊肿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喉动态镜一切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支撑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符合微创原则,能在完整切除囊肿的同时,避免损伤声带其他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发音功能。
程贤宁刘庆伟陈奇志陈朱井
关键词:声带囊肿微创技术支撑喉镜显微外科
嗓音障碍指数对声带囊肿患者术后嗓音的自我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嗓音障碍指数(voicehandicap index,VHI)用于支撑显微喉镜和纤维喉镜治疗声带囊肿后嗓音恢复的评估,并验证VHI的实用性。方法选取确诊为声带囊肿并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60例,其中在支撑显微喉镜下治疗30例(显微镜组),在纤维喉镜下治疗30例(纤维镜组),2组患者采用VHI量表对手术前后的嗓音恢复进行自我评估,内容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及总分(TVH)评分。结果术后1周,2组F、E、TV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2组F、P、E、TV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纤维镜组F、P、TVH评分高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VHI可主观反映患者的嗓音障碍程度,可用于治疗前对嗓音障碍程度的估计,治疗后效果评价。
程贤宁刘庆伟陈奇志陈朱井
关键词:声带囊肿自我评估纤维喉镜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中的影响。方法择取来医院就医的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2017年1月26日,给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探究手术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鼻气道阻力评分。结果手术后12周,轻度功能障碍嗅觉评分为(1.54±0.33)分、中度障碍评分为(2.54±0.36)分、重度障碍为(3.94±0.54)分、嗅觉丧失评分为(5.11±0.40)分,各评分优于手术前、手术后4周数据,同时鼻气道阻力评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对其嗅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陈朱井王锦淳陈奇志吴胜齐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42例鼻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手术前后主观指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客观指标(Lund-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评估结果差异。以术后RQLQ评估结果为依据,将4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和预后不良组(RQLQ评分>60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客观指标评估结果差异,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42例患者RQLQ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术后RQLQ评分≤60分者共26例,均纳入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者共16例,均纳入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预后良好组患者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与术后RQLQ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估对鼻息肉病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陈朱井王锦淳薛飞陈奇志程友
关键词:鼻息肉病鼻内镜手术预后
句容市幼儿耳部疾病现况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幼儿耳部疾病情况,为制定幼儿人群听力损失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对句容市幼儿园在园幼儿进行耳部疾病的问卷调查及耳科检查。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调查2.5~7岁幼儿9 348人,男性4 819人(51.56%)、女性4 528人(48.44%)。所调查幼儿的耳部疾病患病率为4.14%,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4.19%)与女性(4.08%)幼儿耳部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患中耳炎242人,占耳部疾病患者的62.50%。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分泌性中耳炎、年龄、耵聍栓塞、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遗传性家族史、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均与耳部疾病相关。结论目前幼儿人群中,耳部疾病的患病率仍较高,定期体格检查的项目中宜包括耳鼻咽喉科内容,积极制定预防幼儿耳部疾病及听力损失的策略和方案很有必要。
程贤宁袁友云李杏李志群陈朱井陈奇志吴胜奇李美平
关键词:耳疾病流行病学儿童
环杓关节脱位23例被引量:2
2010年
程贤宁李杏陈朱井吴胜奇陈奇志
关键词:环杓关节脱位
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导丝扩张钳技术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在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行导丝扩张钳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1)手术时间:A组为(10.04±2.32)min,B组为(14.57±2.89)min,A组手术时间缩短,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0);(2)出血量:A组为(12.61±3.32)mL,B组为(19.04±4.26)mL,A组出血量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3,P=0.000);(3)一次性置管成功率:A组为91.3%,B组为61.5%,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提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P=0.04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较传统的导丝扩张钳技术安全性更高,疗效更确切。
陈奇志乔明哲高永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