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庭

作品数:417 被引量:2,61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5篇期刊文章
  • 1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7篇腰椎
  • 83篇脊柱
  • 65篇细胞
  • 49篇骨折
  • 48篇骨细胞
  • 47篇手术
  • 42篇成骨
  • 41篇内固定
  • 36篇结核
  • 36篇颈椎
  • 34篇外科
  • 34篇骨质
  • 33篇骨质疏松
  • 31篇成骨细胞
  • 28篇脊柱结核
  • 27篇血小板
  • 24篇血小板衍生
  • 23篇血小板衍生生...
  • 23篇衍生生长因子
  • 21篇胸腰椎

机构

  • 302篇南方医科大学...
  • 8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7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四川省骨科医...
  • 4篇广东省第二中...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井冈山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解放军第17...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福州总医院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 3篇武警辽宁省总...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416篇陈建庭
  • 171篇金大地
  • 117篇瞿东滨
  • 85篇王吉兴
  • 82篇江建明
  • 55篇钟招明
  • 52篇张忠民
  • 44篇鲁凯伍
  • 26篇杨春露
  • 24篇江建明
  • 23篇蒋晖
  • 22篇朱青安
  • 21篇王建钧
  • 21篇杨德鸿
  • 16篇唐焕章
  • 16篇查丁胜
  • 14篇郑明辉
  • 13篇袁凯
  • 13篇谭小云
  • 12篇邓轩赓

传媒

  • 28篇中国矫形外科...
  • 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脊柱脊髓...
  • 16篇中华外科杂志
  • 15篇中国临床解剖...
  • 14篇中华骨科杂志
  • 13篇中国骨质疏松...
  • 13篇第一军医大学...
  • 11篇第八届全国脊...
  • 10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15篇2016
  • 17篇2015
  • 21篇2014
  • 14篇2013
  • 21篇2012
  • 28篇2011
  • 33篇2010
  • 25篇2009
  • 17篇2008
  • 47篇2007
  • 40篇2006
  • 6篇2005
  • 17篇2004
  • 20篇2003
  • 18篇2002
4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骨替代材料-珍珠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珍珠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在体外培养的第3代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珍珠层(实验组)、橡胶(对照组)的材料浸提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膜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通过B rdU核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MTT法检测成骨细胞代谢活性。[结果]实验组细胞形态及细胞结构良好、细胞膜完整;对照组中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膜及胞浆内细胞器均有破坏;B rdU及MTT检测结果显示珍珠层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性无阻滞作用。[结论]珍珠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替代材料应用于骨缺损修复。
吴一民陈建庭金大地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珍珠层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
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的生物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支架材料浸取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以及热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评价其安全性;同时采用皮下置入试验,观察其对周围组织的反应,对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支架材料无毒性作用,不引起皮内刺激反应,不具有致热原作用;皮下置入试验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证实该材料置入兔体内后炎性细胞反应逐渐减轻,材料周围组织纤维囊壁逐渐变薄。结论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符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基本条件。
肖文德郭东明温世锋梁英杰芦虎王岳桂陈建庭
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珍珠层消旋聚乳酸纤维蛋白胶生物安全性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郑锦畅陈建庭裴卫卫查丁胜庞广兴
关键词:骨质疏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钙磷乘积
珠海地区575名女性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初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女性骨密度和骨量分布情况以及影响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珠海地区的575例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对个人疾病史、生活习性及月经史进行调查,根据OP发生与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女性骨密度和骨量呈现年龄分布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骨折以及慢性病对OP存在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慢性病是OP发病的危险因素,而BMI是OP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绝经年限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而保持一定体型及体重,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及提高;及时发现、治疗糖尿病、慢性病(如甲亢、风湿)等,对防治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李晓冬陈建庭王建钧王素伟陈燕梅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女性
胸小肌骨瓣移位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被引量:2
1996年
作者用胸小肌骨瓣移位到肱骨上端的方法治疗1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7年,无一例发生再脱位。作者认为将胸小肌骨瓣移位到肩关节前下方薄弱区,起到了“张力带挡板”保护作用,增加了肩关节外展上举的动力,符合力学原理,同时紧缩松弛的关节囊,修补前下方薄弱区,可以更好地防止肱骨头再脱位。
林昂如金明新陈建庭狄勋元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特征表达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表明,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可反映肌肉损伤再生的情况,同时结蛋白可反应肌力的大小。比较特发性和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处凹凸两侧椎旁肌形态和结蛋白及波行蛋白的表达,探讨椎旁肌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5-07/2006-11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2例,Cobb角平均73.8°;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5例,Cobb角平均36.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例和胸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3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0~20岁。②对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凹凸两侧及正常对照组患者椎旁肌进行活检,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采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椎旁肌的形态改变;SP法分别对光镜切片的结蛋白和波行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蛋白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反应椎旁肌蛋白表达强弱的吸光度(A)。结果:2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椎旁肌组织形态: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在光镜及电镜下均有病变,凹侧椎旁肌病变较重,凸侧椎旁肌相对正常。②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的阳性表达:结蛋白在各组椎旁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组间比较差别显著(P<0.01)。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在顶椎凸侧比正常组结蛋白表达稍强(0.2727±0.0478,0.2768±0.0372,0.2429±0.0272,P<0.05),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在顶椎凹侧相对于正常组表达减弱(0.1898±0.0258,0.1869±0.0306,0.2429±0.0272,P<0.05)。③波行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的阳性表达:各组间椎旁肌肌纤维内均无波形蛋白表达。特发性脊柱侧凸与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同侧椎旁肌两组间在形态和结蛋白及波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内波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提示椎旁�
陈旭琼陈建庭金大地瞿东滨张忠民杨春露
关键词:脊柱侧凸结蛋白波形蛋白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杨春露陈建庭邓凡唐焕章谭小云罗深秋
关键词:酵母
MRI动态观察对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连续MRI检查动态观察在早期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20例,均临床怀疑为早期脊柱结核或脊柱感染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78岁(平均58.3岁).病史1-3个月不等.
瞿东滨蔡毅王翔郑明辉邹琳陈建庭王吉兴江建明
关键词:脊柱结核MRI
可穿越血脑屏障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合成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融合蛋白兼具穿越血脑屏障及神经保护双重活性,为使用功能蛋白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TAT—HA—BDNF,原核表达获得TAT—BDNF融合蛋白。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性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AT—BDNF的神经保护作用。尾静脉注射TAT—BDNF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澳0其穿透血脑屏障的活性;Nissl染色验证TAT-BDNF急性脊髓压迫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结果TAT.BDNF融合蛋白由重组质粒能有效表达。在神经元谷氨酸损伤模型中,使用TAT—BDNF后各组间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7,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TAT—BDNF可改善神经元的存活状态,减少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坏死比例(t=4.59,P=0.001)。大鼠体内实验显示TAT—BDNF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与脊髓组织。脊髓损伤7d后Nissl染色显示TAT—BDNF注射组髓内神经元存活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合成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具有穿透血脑屏障活性及神经保护作用。
蒋晖金卫林金大地陈建庭
关键词:蛋白质转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脑屏障
应用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初步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Sky骨扩张器系统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骨质疏松症17个压缩性骨折椎体,采用Sky骨扩张器行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扩张,扩张高度为14mm,注入医用骨水泥。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量压缩椎体和后凸畸形恢复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患者胸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每个椎体手术时间(52.4±28.7)min(23—90min),骨水泥注射量为(5.4±1.0)ml(3.5—7ml)。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术前VAS评分为(7.6±1.8)分,术后1天为(2.8±1.1)分,术后3天为(2.6±1.2)分,末次随访时为(2.2±1.0)分。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3.8±5.3)mm(压缩49.1%±19.1%)、中线高度(9.9±4.6)mm(压缩39.8%±18.4%),术后椎体前缘高度(16.6±4.8)mm(压缩59.1%±17.2%)、中线高度(15.2±4.0)mm(压缩60.6%±16.9%),手术前后单椎体后凸Cobb角为22.3°±8.5°和12.5°±6.4°。1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未出现临床不适,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Sky骨扩张器系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鲁凯伍金大地陈建庭瞿东滨江建明王吉兴张忠民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