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宏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骨结节截骨在显露困难的复杂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截骨在显露困难的复杂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2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显露时使用胫骨结节截骨技术,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膝关节活动性和K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截骨部位全部完整愈合,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胫骨结节截骨具有较为理想的膝关节显露效果,且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丁必成鲍丰陈旭宏王正明蔡航龚江浩许国军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 微型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3月,对1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行开放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0例,女4例;年龄14~51岁,平均29岁。摔伤4例,车祸伤10例。左侧6例,右侧8例。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6例。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60±10)°,前臂旋转活动度为(70±10)°。伤后30min~11d入院,经CT三维成像检查后确诊。术后1周在医生指导下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7~12周,平均10周。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无神经损伤及骨折再移位发生。2例发生异位骨化。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0±10)°,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30±1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根据Morrey等的肘关节功能诊断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85.7%。结论微型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 匡新建蔡航鲍丰黄洪斌龚江浩楼永坚陈旭宏
-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
- 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18例,其中掌骨22个,指骨6个。术后早期自主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3周(5~10周),无感染,无骨折再移位,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微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有其独特的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特点,应用于掌指骨骨干骨折的治疗,能获得稳定的内固定,允许手早期的伸屈功能锻炼,有效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硬,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旭宏鲍丰丁必成杨晓东蔡航王正明黄洪斌
- 关键词:环抱器掌指骨骨折功能锻炼关节僵硬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锁骨外侧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04年
- 陈旭宏鲍丰张根福丁必成赵钢生陈红卫
- 关键词:锁骨外侧端骨折疗效比较喙突内固定方法锁骨钩钢板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被引量:28
- 2004年
- 陈旭宏鲍丰杨晓东丁必成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PCL手术方法膝关节活动
-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2例DIS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0例有脊柱疾病的非DISH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对DISH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腔内脏脂肪面积、代谢综合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临床资料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BMI、代谢综合征、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腔内脏脂肪面积与发生DISH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男性、有代谢综合征、腹腔内脏脂肪面积相对大是DIS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男性、有代谢综合征、腹腔内脏脂肪面积相对大是DISH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小康郭海龙鲍丰陈旭宏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韧带骨化
- 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疗效
- 2018年
- 目的 分析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 将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治疗的50例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住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平分为治疗组和传统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传统组采用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术后1周伤椎凸角(7.5±3.5)、术后1年(9.2±4.3),而传统组术后1周伤椎凸角(8.2±3.6)、术后1年(10.3±4.0);治疗组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1.8±0.7)、术后1年(1.7±0.8),传统组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2.3±0.8)、术后1年(2.0±0.7),对比术后1周与术后1年伤椎凸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接受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陈倩陈旭宏鲍丰王正明蔡航
-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
- 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关节面塌陷性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 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植骨支撑.结果随访时间7~35个月,参照Kerr评分标准,对患足疼痛、步态、行走能力等加以评估,优9例,良12例,可4例.结论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必要的关节面下植骨支撑,选择合理的内固定点,是维持跟骨形态及术后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 陈旭宏鲍丰张根福丁必成杨晓东王正明黄洪斌蔡航
-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内骨折植骨
- 逆向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逆向股骨远端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股骨颈镙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伴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伴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共4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行逆向股骨远端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股骨颈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20例,行单独顺向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A组与B组患者术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非完全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于术后半年对患肢功能行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A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略多于B组患者,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患者术后非完全负重功能锻炼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A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大于B组患者,A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大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伴同侧股骨干骨折,采用逆向股骨远端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股骨颈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特别对于股骨颈明显移位且不稳定者尤为适用。
- 吴翼飞冯旭陈旭宏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髓内钉空心螺钉
- 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8例 (32足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其中 2 6例予以植骨。结果 2 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 2 0个月 ,平均 13个月 ,骨折均完全愈合 ,参照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 :优 15例 ,良 9例 ,可 2例。术后创口局部渗液5例 ,皮缘局限性坏死 1例 ,经换药后治愈。结论 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术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杨晓东鲍丰黄洪斌张根福陈旭宏王正明蔡航
-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