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宇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电阻率
  • 2篇岩石
  • 2篇围压
  • 2篇饱和度
  • 1篇地层
  • 1篇岩电参数
  • 1篇岩石力学性质
  • 1篇岩石物理
  • 1篇岩石物理研究
  • 1篇应力
  • 1篇直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碳酸盐岩储层
  • 1篇碳酸盐岩地层
  • 1篇碳酸盐岩气藏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6篇陈春宇
  • 3篇刘向君
  • 3篇张永清
  • 3篇杨超
  • 2篇赵小龙
  • 2篇梁利喜
  • 1篇陈乔
  • 1篇刘阳
  • 1篇刘道杰
  • 1篇马天寿
  • 1篇王森
  • 1篇张阳
  • 1篇李洪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测井技术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深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油气需求量的增大,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深部地层发展,而深层岩石处于高围压、高孔隙压力、高温度的环境中,其力学性质、破坏特征和浅层岩石有所不同。从围压、温度、中间应力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对深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给出了深层岩石在高应力的岩石力学参数表达式,并分析了深层岩石的破坏特征。
张永清张阳赵小龙李洪陈春宇
关键词:力学性质破坏特征
基于理论引导神经网络的破裂压力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理论引导神经网络的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包括:收集已钻井的测井数据,并进行测井解释得到地质力学参数和破裂压力数据;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理论引导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集的数据对基于理论引导的...
马天寿张东洋刘阳陈春宇万夫磊徐文谢祥锋
碳酸盐岩气藏岩电参数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提高储层参数的精度,针对某区块碳酸盐岩岩心开展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供更为准确的测井资料解释模型。讨论在不同含水饱和度及围压条件下岩心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围压对岩心电阻率的影响机理。
陈春宇吴婷张永清
关键词:电阻率围压碳酸盐岩含水饱和度
围压对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指数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选取3组岩心,在对碳酸盐岩低渗透率气藏储层岩心建立不同含水饱和度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电阻率实验测试,分析不同围压条件下岩心电阻率及饱和度指数n随不同围压变化的关系,探讨围压对岩心电阻率的影响机理。相同围压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孔隙度越大,饱和度指数n越小。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在低饱和度阶段电阻率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中含水饱和度时,随着围压的增大电阻率先减小再略微增加;在高饱和度阶段,电阻率随围压增加略微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加,饱和度指数n减小,且随围压增大,饱和度指数变化幅度降低。该研究成果为室内碳酸盐岩岩电参数获取及实践中储量精确计算提供了依据。
陈春宇梁利喜刘向君杨超张永清
关键词:岩石物理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围压电阻率
孔洞型碳酸盐岩地层超声波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为研究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基于地质模型的超声波实验观测方法,在孔洞系统中建立了单、多孔物理模型,通过大量的超声波透射实验,观测了不同孔洞模型的超声波响应特征,分析了探头频率、孔密度和孔排列方式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探头频率与孔洞模型地震波的各项属性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②孔密度对模型的地震波部分特征参数有明显影响,振幅和品质因子的衰减比速度对岩石孔密度变化更为敏感;③孔的排列方式对模型的地震波基本特征参数影响不明显,但在相同孔密度的条件下,轴向排列的孔状态明显小于其他径向孔状态的速度。该研究成果为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评价提供了依据。
刘向君杨超陈乔王森陈春宇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超声波探头频率品质因子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优选完井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完井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产量、净现值、完井成本、完井产能、边底水锥进、储层岩石坚固程度等,各因素间存在着不确定性、随机性以及模糊性。通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模糊层次分析法及非线性模糊矩阵合成算子,改进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模型综合了各种因素,并权衡技术、经济等指标,对完井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求取了最优完井方式的隶属度。改进后的模型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具有评价优势。
赵小龙刘向君梁利喜杨超陈春宇刘道杰
关键词:完井方式模糊层次分析法非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