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奇

作品数:181 被引量:703H指数:1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天文地球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篇气溶胶
  • 23篇大洋
  • 23篇南大洋
  • 18篇通量
  • 15篇气候
  • 13篇氧化亚氮
  • 12篇海洋化学
  • 11篇全球变化
  • 11篇细颗粒
  • 10篇气候变化
  • 10篇颗粒物
  • 9篇遥感
  • 9篇流量控制器
  • 9篇控制器
  • 8篇氧化碳
  • 8篇海-气
  • 8篇二氧化碳
  • 8篇捕集
  • 7篇卫星遥感
  • 7篇污染

机构

  • 139篇国家海洋局第...
  • 86篇国家海洋局
  • 26篇厦门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集美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厦门华厦职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80篇陈立奇
  • 35篇林奇
  • 34篇张远辉
  • 30篇詹力扬
  • 29篇颜金培
  • 26篇高众勇
  • 23篇杨绪林
  • 20篇许苏清
  • 20篇李伟
  • 16篇孙恒
  • 14篇詹建琼
  • 13篇何建华
  • 13篇马豪
  • 12篇汪建君
  • 11篇余雯
  • 11篇曾志
  • 11篇李玉红
  • 10篇林红梅
  • 10篇张介霞
  • 7篇尹明端

传媒

  • 23篇极地研究
  • 14篇台湾海峡
  • 13篇地球科学进展
  • 8篇海洋学报
  • 6篇第五届青年海...
  • 5篇海洋技术
  • 5篇应用海洋学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3篇福建省海洋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自然杂志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学前缘
  • 2篇2016中国...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0篇2016
  • 16篇2015
  • 23篇2014
  • 14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冰洋海洋碳循环观测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陈立奇高众勇孙恒杨绪林张远辉何建华王伟强余雯林奇
该项目以在“雪龙”号破冰船上建立的综合观测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大气-海洋-沉积物”综合立体观测体系,利用科考获得的北冰洋碳体系数据,对北冰洋、白令海及西北冰洋CO<,2>体系及其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获得了北冰洋碳循环...
关键词:
关键词: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估算区域性海-气C02通量研究综述
海-气CO2通量的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外推算法的不断改进,基于海表层水CO2分压的调控影响因子,在不同的海域发展了不同参数的海表pCO2遥感外推算法,获得了区域性多时空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海域...
许苏清陈立奇
关键词:卫星遥感外推算法
在线样品前处理大体积进样离子色谱法直接测定海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戴安公司谱睿(Pre)在线样品除氯技术,结合OnGuard Ba柱去除硫酸盐,建立了离子色谱直接测定海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方法。该方法以IonPac AG23为富集柱,高容量IonPac AS23为分离柱,淋洗液自动发生装置在线产生KOH溶液进行梯度淋洗,抑制电导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稀释5~10倍时,直接进样不会干扰目标物测定。当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00μL时,海水中NO2--N、NO3--N、PO34--P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3、0.4、0.2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10~500μg/L、14~680μg/L、3.4~170μg/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测得人工海水样品中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7.7%。该方法一次进样可在13 min内完成分析,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无污染等优点,能满足近海海水中NO2-、NO3-、PO34-的定量分析要求。
林红梅林奇张远辉张静静陈立奇
关键词:大体积进样离子色谱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
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和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海洋大气环境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通道,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主要桥梁。海洋大气环境调查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技术,并在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估的台湾海峡和南海现场调查中应用。该系统的集成技术可以适应海区大气环境多种参数走航观测量的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为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状态、来源、迁移变化和入海通量提供现场走航直测数据。
李伟陈立奇林奇杨绪林张远辉詹建琼林红梅
关键词:海洋大气环境
南极大气气溶胶中铅同位素比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工作条件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ICP-MS测定铅同位素比值的精确方法,测量了2007—2009年南极中山站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中208Pb/206Pb、207Pb/206Pb和206Pb/207Pb的比值。结果表明,南极大气气溶胶中铅同位素比值在逐年缓慢地发生线性变化,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 2;气溶胶铅同位素示踪揭示南极附近国家(除南非)释放的铅可能成为南极大气中铅的重要来源。
郝春莉林奇张远辉陈立奇赵丽庄峙厦
关键词:气溶胶
南极和北极地区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和调控作用
南极地区在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至关重要敏感要素,包括冷源:地球表面最冷的温度发现在南极的东方站:-89.2°C;南极地区拥有地球最大的冰川和海冰;南极的冰盖占地球的90%,全部融化将使海平面升高63米.冬季,南极...
陈立奇
海洋N_2O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N2O在大气中的浓度仅为CO2的浓度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在同等浓度的情况下温室效应却是CO2的200-300倍;它在大气层中的光化学产物会与臭氧反应,从而损耗平流层的臭氧。N2O的环境效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项目都把其列入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过去40年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综合分析,阐述MO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和其影响因素、产生的机制、它的海气通量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揭示N2O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全球氮循环的贡献。
詹力扬陈立奇
关键词:温室效应硝化反硝化海气通量
北冰洋CH_4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H4浓度已增长了2~3倍。北冰洋沿岸冻土地带和冰川地质区域下埋藏了巨量的CH4储量,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冰洋快速增长的CH4释放通量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北冰洋CH4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北冰洋CH4的分布特征、通量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最后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李玉红詹力扬陈立奇
关键词:通量
南大洋N2O研究进展及测量新技术展望被引量:3
2013年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在大气滞留120年,其增温潜势是CO2的310倍。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N2O浓度已增加了20%,但海洋仍然是大气N2O重要的自然源,占总自然源的1/3左右。南大洋是全球海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模式研究表明其是大气N2O的重要源。然而,受制于恶劣的海况条件,南大洋航次观测数据至今十分稀少。简单综述了南大洋N2O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进展及现场观测技术和模型应用的结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强调稳定同位素方法的运用将为海洋N2O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强有力手段,另外,研发高精度的走航观测技术也是今后N2O研究取得突破的必须努力方向。展望激光光谱技术的运用对南大洋N2O研究的突破以及海冰中N2O浓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将对评估海冰在形成和融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源汇提供直测证据。
张介霞詹力扬陈立奇
关键词:氧化亚氮温室气体南大洋
南极中山站站区上空气溶胶金属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连续三年(1998—2001年)采集了南极中山站的气溶胶样品,利用中子活化(INAA)分析其元素组成,采用作图法对元素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南极中山站气溶胶中的Na,Cl,Mg,Ca,Sr,Br,I和Rb等8个元素主要来自海洋,Al,Sc,Fe和Mn等4个元素主要来自陆源,而Se,Co,Sb,Zn和Cr等5个元素呈现出高度的富集,属于重金属污染特征元素,这可能与站区发电、垃圾焚烧、污水处理、车辆运行和加工制作等站务活动有关。
汪建君陈立奇杨绪林
关键词:重金属气溶胶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