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筱芳

作品数:22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7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春秋
  • 4篇信仰
  • 3篇周代
  • 3篇自然神
  • 3篇宗法
  • 3篇宗教
  • 3篇祖先
  • 3篇西周
  • 2篇异议
  • 2篇商代
  • 2篇上帝
  • 2篇神性
  • 2篇注解
  • 2篇宗庙
  • 2篇祖先神
  • 2篇民间信仰
  • 2篇祭祀
  • 2篇果报
  • 2篇佛教
  • 2篇春秋时期

机构

  • 18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2篇陈筱芳

传媒

  • 10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史学集刊
  • 2篇史学月刊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求索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秋梦兆信仰被引量:2
2007年
春秋梦兆信仰盛行,其时梦的类型可分为有鬼神梦和无鬼神梦,预警梦和预示梦,吉梦和噩梦。鬼神信仰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春秋人的梦提供了共同的材料来源,使其梦境中鬼神特别是人鬼活跃。春秋人以为梦的本质是有意义的神谕,预兆将来,这种认识具有原始思维的特点。梦对梦者本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很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国家政事。春秋人采用解梦和占梦两种方式了解梦中的神谕。春秋梦占是以神秘的方式占断神秘的对象,比一般卜筮更具有宗教权威性和威慑力。不过,春秋人并非完全缺乏理性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个人意志时时借解梦和占梦显现,而且不需要专职占梦官。在普遍信仰神秘梦兆的文化氛围中,梦兆的神圣性开始受到怀疑和挑战。
陈筱芳
关键词:春秋鬼神民间信仰
帝、天关系的演变被引量:9
2004年
从异源到合一,是帝、天关系演变的基本线索。帝之原型是商人的祖先帝喾,天之原型是周人的祖先天鼋,二者的演变轨迹相同,都由氏族祖先神变为华夏至上神。帝、天的本质共性是:皆原始父家长权威在神界的延伸和升华,也是远古部族英雄崇拜的投射和提升。周代帝、天融合,但帝、天的融合并非在西周立国之初突然发生,而是自商王朝鼎盛之时小邦周对大国商的文化歆羡和文化认同的历史积淀。
陈筱芳
关键词:商代周代
昭穆制度异议被引量:6
2010年
周代"昭穆"是表示字辈的概念。父子之有昭穆,犹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昭穆依附于宗法而存在,在宗庙祭祀制、宗族伦理和继承制中产生作用,是宗法诸制度中的一项位序标准,其意义在于明确由辈分所决定的族人的地位尊卑,使宗族人伦关系明晰化、有序化。昭穆不是宗庙制度,也不是墓葬制度,是辈分概念却不是行辈标志"制度"。"昭穆"概念的产生与原始氏族社会及其婚姻形态毫无关系,也与所谓"母系分宗"无涉。昭穆是循环字辈,适应宗法强调区别尊卑长幼的需要而产生,虽与宗法有关,但与传子制或祖孙父子关系的亲疏毫无联系。
陈筱芳
关键词:宗法宗庙墓葬制度
春秋宗庙祭祀以及庙与寝的区别被引量:8
2006年
宗庙祭祀是春秋祖先崇拜的基本形式,分为常祀和临事而祀两类。常祀定期举行,有烝、尝、禘以及告月四种,或每月一次,或每年一次、数次,或在特定的日期。秋尝冬烝应是当时的祭礼,但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禘有两种:时禘四时皆可,吉禘在“三年丧毕”之时举行。临事之祀是不定期的祭祀,随时随地因事而行,非常频繁。从用途看,春秋时期的庙与寝不同,庙专为祖先修建,寝是生人所居。从建筑形式看,二者没有造在一起,寝不是宗庙建筑中的一部分。传统所谓庙与寝相连,前庙后寝,皆为先祖而造之说,非周代的宗庙规制。
陈筱芳
关键词:春秋宗庙祭祀
周代祖先崇拜的世俗化被引量:15
2005年
原始祖先崇拜不具备宗法和孝德的意义,只是单纯的宗教现象,其功能难以超出宗教范围之外。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西周春秋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具有显著的宗法性、道德性。祖先崇拜超出了宗教范围而具有宗法和孝德意义,是中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标志着祖先崇拜世俗化。祖先崇拜的世俗化改变了原始祖先崇拜的单纯宗教性质,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化的祖先崇拜在形式和内涵上开始具有显著区别,这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个重要变革。
陈筱芳
关键词:祖先崇拜宗法世俗化
《诗经》怨天诗新解被引量:5
2004年
学术界公认《诗经》中有一类恨天怨天之诗 ,其实是对其内容的误解。这类诗歌大多是诗人谴责统治者行为不善而使天降罪罚 ,警告他们畏天之威 ,改弦易辙 ,少数篇章是诗人向天诉告心中的忧伤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历史变迁引起的文化隔膜以及研究者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是妨碍正确诠释诗歌的潜在因素 ,上古汉语词汇、语法的特殊性以及忽略诗歌整体分析 。
陈筱芳
关键词:诗经西周
试论春秋自然崇拜被引量:1
2008年
春秋人将自然神分为"日月星辰之神"和"山川之神"两大系列,也即天空诸神和大地诸神。天空诸神主要有太阳、星辰、雨、云、雷等,大地诸神主要是各地的名山大川。春秋自然神的神性特点有三:缺乏物性超越性和体系性,大多没有被赋予人形和人性,未能超越其自然形态,半神半物,是一种神物二性的存在,而且神灵之间没有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缺乏与人类相似的社会关系;具有职能多样性,无明确分工,既能主宰各种自然灾害,又能控制诸多社会人事祸福;具有善恶二元性,能降下灾害,为恶于人,又能厚德载物,福佑于人。华夏民族经验为本的思维方式、社会分工理念的晚熟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春秋自然神性的决定因素。
陈筱芳
关键词:春秋自然神神性社会分工原始宗教
西周天帝信仰的特点被引量:5
2005年
西周时期天、帝已经合二为一,难分彼此,二者的宗教地位、神权、神性和社会功能都没有本质差异。西周天帝作为至上神具有权威性、道德性、理智性和民族性。西周人对天帝充满敬畏感和依赖感,信仰虔诚。天帝信仰产生了政治整合功能、道德制约功能、心理宣泄功能以及社会认识功能。西周人将自己对象化于天帝,但未被天帝真正异化。
陈筱芳
关键词:西周宗教上帝
春秋“跻僖公”新解被引量:2
2010年
春秋"跻僖公"是将僖公神主置于鲁君所有祖神之前,如此理解,不仅与《左传》、《国语》以及《公羊传》、《穀梁传》关于此事的记述和评价完全契合,而且使上述文献所载互相吻合。何休所谓跻僖公于闵公之上和范宁所谓升僖公于庄公之上都不正确,杜、孔注疏在相信升僖于闵的基础上肯定"跻僖公"是"逆祀"而不是"非昭穆",是在错误前提下得出的错误结论。历来的臣子一例说、国君如父说以及为人后者为之子说,与周代文化环境不合,多为曲解。"跻僖公"事件出现的原因有三:对僖公的特别尊崇,对现任国君鲁文公的迎合,动荡时代宗法面临的困境。秦汉以后囿于儒家价值标准和保守的学术态度,在学术研究中,求真意识淡化而政治伦理观念强化,因而在牵涉到君臣父子、尊卑长幼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以今例古,遂造成对春秋"跻僖公"的错误理解并代代相承。
陈筱芳
关键词:春秋宗法祭祀
《春秋左传注》考辨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对 1 990年版《春秋左传注》残存的文字讹误予以纠正 。
陈筱芳
关键词:杨伯峻文字错误《春秋左传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