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绍棣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考古
  • 2篇都城
  • 2篇战国
  • 2篇战国时期
  • 2篇中国古代历史
  • 2篇秦汉
  • 2篇古代历史
  • 2篇古文字
  • 1篇代人
  • 1篇敌军
  • 1篇地方志
  • 1篇地方志书
  • 1篇地主阶级
  • 1篇典章制度
  • 1篇东南飞
  • 1篇东征
  • 1篇学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专著
  • 1篇研究生院

机构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钢铁学院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河南省文物研...

作者

  • 18篇陈绍棣
  • 1篇丘亮辉
  • 1篇赵青云
  • 1篇张亚初

传媒

  • 2篇江汉论坛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河洛史志
  • 2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华夏文化
  • 1篇江汉考古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简帛研究
  • 1篇理论与史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7
  • 2篇1985
  • 1篇198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渚文化研究》评介
1999年
林华东先生的新著《良渚文化研究》,已于1998年11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2章,凡45万字。前有中日两国著名学者李学勤、安志敏林巳奈夫先生写的序。该书作为《河姆渡文化初探》的姐妹篇,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良渚文化的学术著作。良渚文化是我国重...
陈绍棣
关键词:文化研究良渚文化考古学文化河姆渡文化社会形态历史研究
三性皆备 特点鲜明——《洛阳市志·人口志》简评
2001年
《洛阳市志·人口志》是《洛阳市志》18卷中的基本地情书之一,也是《洛阳市志》中写得比较好的部分之一。该志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陈绍棣
关键词:《洛阳市志》情书
王莽改制若干问题商榷被引量:5
1985年
王莽是两汉之际的一位改革家,又是一个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封建帝王。对于这样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聚讼纷纭,迄今没有定论。本文试就王莽改制若干有争议的问题,略述管见。
陈绍棣
关键词:王莽改制农民起义汉书地主阶级班固封建社会
秦汉婚姻礼俗刍议被引量:1
1992年
婚姻,作为社会风俗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表现,属于礼制的范畴.汉代人所讲的“礼”,除了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外,还包括社会生活里的各种约定习俗.婚俗即是其中之一.婚俗由其背后的思想观念支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婚俗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视角探讨当时的精神文明程度.通过婚俗,还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的程度.
陈绍棣
关键词:秦汉时代汉代人典章制度六礼社会物质文明
一代才女和史家——班昭
1991年
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史学史上,有一位才华横溢、著述颇丰的女史学家,她就是东汉时代在东观续《汉书》的著名才女班昭。班昭也是参与“二十四史”编撰的唯一女作家。一出身显贵诗书家班昭(约公元49——120年),又名姬,字惠班,因嫁与曹世叔为妻,当时人称她为曹大家。她的远祖居住在长江流域,秦统一六国时,班氏从南方迁到陕西扶风(今扶风县)。班昭的父亲班彪,字叔皮,“
陈绍棣
关键词:学史
近六十年不懈的执着追求——《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编著中的人和事
2017年
《中国古代历史图谱》(以下简称《图谱》),全书共十二卷,十七巨册,由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版本目录学家张政烺先生任主编,是规模空前宏大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值此之际,我们深切怀念已故的张先生和参与编写者张永山、安守仁等同志,并对编写后期尽心尽力主持工作的王曾瑜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他们对《图谱》工作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
陈绍棣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历史系
简评《铜鼓史话》
1985年
文物考古工作者蒋廷瑜同志编著的《铜鼓史话》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笔调清新、引人入胜的铜鼓通俗读物,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科学价值。铜鼓来源于铜釜。它原是一般的打击乐器,后来演化为南方某些民族的权力重器和财富象征,用以传信集众、统一号令、祈年禳灾、陈设赏赐、装载财货和作陪葬品。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某些民族的历史。铜鼓作为一种文化分布很广,除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外、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也有发现。因此对它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
陈绍棣
关键词:文物考古工作铜鼓文化民族学地方志书
战国都城城防体系刍议被引量:2
1988年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的规模日益扩大,车兵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步兵则愈益上升为主导的地位,并出现了骑兵.以步兵、骑兵为毛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战.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与日俱增.那时候,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增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各诸候图的都城都是最繁华的大城市.它们不仅足政治、文化中心,也屉财富最集中的地方.为了掠夺财富,列国之间常常"争城以战",于是都城就成了兼并战争争夺的重要目标.都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日益增大.都城的陷落,从某种意义上说,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灭亡.所以各国在营建都城时,都遵循易守难攻的原则,认真选址;同时不惜人力、物力,进行设防,以建立严密、完整的防御体系.关于这个问题,迄今未见专文,为此笔者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陈绍棣
关键词:军事骑兵敌军都城战国时期
洛阳风俗的画卷——读《洛阳市志·民俗志》
2000年
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风俗文化颇具特色。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说“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司马君实独乐园》)。洛阳的风俗文化既对周边及域外民俗文化有巨大影响,又吸引了不少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革新和提高,在中国民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陈绍棣
关键词:风俗文化民俗志古都唐宋八大家
全文增补中
《“河南考古新发现”展览》笔谈被引量:3
1984年
1983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在京举办《河南考古新发现》展览,展出近年米河南新出土的重要文物三百余件。这一展览获得学术界好评,认为这样的展览不仅对广大观众是一次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术研究也会起到推动作用。这次展览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学术性问题,有的需要进一步探讨;有的还有待于更多的考古发现。这里,我们仪将一些专家的见解作为笔谈发表。
安金槐陈绍棣赵青云傅振伦裴明相顾铁符张亚初丘亮辉杜迺松石志廉张克忠黄翔鹏
关键词:龙山文化青铜器考古发掘公元前二里头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