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韩

作品数:14 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引导
  • 2篇血清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感染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免疫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护理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肺癌
  • 2篇病毒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短波治疗

机构

  • 9篇海南医学院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2篇陈韩
  • 4篇郑武平
  • 4篇肖艳
  • 4篇王燕玲
  • 3篇何丽
  • 2篇陈华
  • 1篇李武莉
  • 1篇钱士匀
  • 1篇陈小燕
  • 1篇陈海云
  • 1篇王铮
  • 1篇王敏健
  • 1篇云天英
  • 1篇何丽
  • 1篇王俏梅
  • 1篇陈小盼
  • 1篇古升
  • 1篇卢冰
  • 1篇陈竑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癌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癌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时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轻肺癌病人出院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可提高肺癌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何丽肖艳陈韩王燕玲郑武平
关键词:延续护理网络平台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超短波治疗耳鸣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超短波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耳鸣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均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耳鸣评分(包括发生环境、对睡眠的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主观感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7%比5.00%,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超短波治疗耳鸣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和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谭惠荣陈韩周忠东王丽萍
关键词:耳鸣甲磺酸倍他司汀超短波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
带状疱疹患者血浆S100β蛋白、NSE、免疫球蛋白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HZ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名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疱液中VZV载量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NSE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对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情况。结果:HZ患者血浆S100β、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患者疱液中VZV DNA载量、S100β、NSE水平与HZ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822、0.756、0.689,P均<0.05);HZ患者血浆Ig G、Ig M、Ig A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32、0.244、0.179,P均>0.05),但其在发生PHN和未发生PHN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Z患者血浆S100β、NSE水平及VZV DNA载量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田秘陈韩王敏健
关键词: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S100Β蛋白免疫球蛋白
血清外泌体let-7d-3p与miR-30d-5p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研究探索血清外泌体miRNA let-7d-3p与miR-30d-5p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与体检健康人群,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let-7d-3p与miR-30d-5p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目标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目标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血清let-7d-3p的表达水平是健康人群的1.95倍,miR-30d-5p表达水平宫颈癌组是健康人群的2.35倍。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联合诊断宫颈癌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925。let-7d-3p与miR-30d-5p的表达水平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外泌体let-7d-3p与miR-30d-5p联合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有关。
陈韩杨江怡陈华韩锋
关键词:外泌体MIRNA宫颈癌
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详细了解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医院因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术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10例,分析患者的年龄、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的部位、穿刺部位、感染类型、住院时间、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等。结果患者的穿刺季节、并发症、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以及免疫功能等相关因素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关(P<0.05),其中并发症、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以及免疫功能为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10例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32例,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革兰阴性菌24株占52.2%,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5株占32.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株占15.2%,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乳腺癌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相对较高,特别是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均>80.0%,但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以及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40.0%。结论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规范操作、营造舒适卫生环境、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的感染,同时对于感染患者在行抗菌治疗时,一定要进行药敏试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强、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肖艳何丽陈韩王燕玲郑武平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病原学特点
阿托伐他汀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片后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探讨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改善DN尿蛋白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诊断的6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注射24周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24周(20 mg/d)。实验室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尿素氮(BUN)、ACR以及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BUN、Cr均无明显变化,而FBG、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无明显改变,但观察组则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ACR分别为(173.32±71.23)μg/mg和(168.08±66.29)μg/mg,治疗后分别为(102.09±65.35)μg/mg和(72.08±41.33)μg/mg,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R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和TNF-α分别为(48.17±11.25)ng/m L、(123.48±31.56)ng/m L,观察组分别为(45.08±11.36)ng/m L和(118.75±34.02)ng/m 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chemerin和TNF-α下降至(34.60±9.18)ng/m L和(94.66±30.33)ng/m L,观察组下降至(25.23±8.87)ng/m L和(69.20±25.12)ng/m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chemerin和TNF-α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的chemerin水平,改善尿蛋白滤过。
陈小盼陈竑陈韩李大伟韩倩菲云川孙胜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阿托伐他汀CHEMERIN尿蛋白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16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因患子宫平滑肌瘤施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PCA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LPCAT1蛋白水平在不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LPCAT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中LPCAT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18.509,P<0.001);FIGO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1/2肌层、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宫颈癌患者LPCAT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浸润深度≤1/2肌层、无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者(χ^(2)/P=5.501/0.019,20.463/<0.001,5.979/0.014,21.675/<0.001);LPCAT1蛋白高表达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χ^(2)=4.791,P=0.029);FIGO分期Ⅲ~Ⅳ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和LPCAT1蛋白高表达均为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564(1.284~2.122),1.376(1.069~1.972),2.439(1.300~3.950),2.690(2.049~3.699),1.302(1.068~1.590)]。结论LPCA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可提示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LPCAT1蛋白可能具有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陈韩杨江怡陈华韩锋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8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测定。结果:模式A(大三阳)的检出率最高,为96.1%,模式B(小三阳)的HBV-DNA检出率为79.0%,模式CHBV-DNA检出率为63.5%。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血清HBeAg阴性,病毒并未停止复制;联合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DNA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提高及预后判断。
云天英李武莉陈韩钱士匀
关键词:乙肝病毒HBV-DNA定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肌钙蛋白I水平检测对急诊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急诊入院时检测肌钙蛋白I(Tn I)水平的临床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3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资料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患者分为三组:1组患者Tn I轻度升高;2组患者Tn I正常;3组患者未检测Tn I,分别就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以及就诊时的症状展开数据比较,并且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Tn I升高的预测因子。设置主要终点为1年内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及心肌梗死(MI),患者从入院时起随访1年,记录期间的MI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173例患者(33%)Tn I轻度升高(均值0.56 ng/m L),225例患者(43%)Tn I正常,125例患者(24%)未检测Tn I。住院期间1组患者(50%)的心功能检查异常明显高于组2和组3(28%和29%,P≤0.001),1组患者(22%)主要终点发生率明显高于2组(10%)和3组患者(15%)(P=0.00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钙蛋白I轻度升高与冠脉疾病(CAD)发生率增加及MI发生率增加有关,但对于总体死亡率无影响。
古升卢冰陈韩王俏梅陈海云
关键词:房颤肌钙蛋白I心肌梗死冠脉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与血浆内皮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和血浆内皮素的关系。方法检查58例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视网膜病变情况和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分析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随着血压升高而逐渐加剧,血浆内皮素水平随着高血压的升高而逐渐上升。高血压与眼底视网膜病变有相关性(P<0.05)。结论内皮素在眼底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陈小燕王铮陈韩
关键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内皮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