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晓军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羊膜
  • 3篇脱细胞
  • 3篇脱细胞羊膜
  • 2篇脂肪源性
  • 2篇脂肪源性干细...
  • 2篇全层
  • 2篇细胞修复
  • 2篇解剖学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修复
  • 1篇断层影像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技术
  • 1篇源性
  • 1篇人羊膜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作者

  • 7篇鞠晓军
  • 2篇柏树令
  • 2篇王军
  • 2篇郑玲
  • 1篇饶利兵
  • 1篇周晶琳
  • 1篇潘锋
  • 1篇谢正兰
  • 1篇刘振宁
  • 1篇胡祥上
  • 1篇杨杰
  • 1篇陆迪
  • 1篇张磊
  • 1篇佟浩
  • 1篇田晓红
  • 1篇向长和
  • 1篇杨懿农
  • 1篇谭树森
  • 1篇刘瑞端
  • 1篇曹述铁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喉返神经解剖特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分支、变异给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50具(100侧)成人尸体颈部标本进行定位观察研究。结果 (1)喉返神经在颈部发出喉外支和喉支。喉外支以3~4支较多,占70%,喉支以2支(前、后支)较多,73侧的喉支在入喉前于环甲关节附近分前、后两支入喉;(2)16.0%的喉返神经出现变异,根据不同的变异形式,可分为3种情况:①其分支与交感干之间相交通者8侧(8%);②其分支与喉上神经之间相交通者4侧(4%),其中2侧(2%)伴喉不返神经;③从喉返神经发出主动脉神经者2侧(2%)。结论喉返神经存在着分支、变异等解剖特点,临床手术中正确辨认并安全地解剖喉返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
陆迪周晶琳鞠晓军
人脱细胞羊膜复合脂肪源性干细胞修复大鼠全层皮肤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皮肤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屏障功能,皮肤创伤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均与皮肤屏障的丧失有关,尽早修复缺损皮肤并最大可能恢复功能与外观已成为治疗重要目标。传统修复方法有:自体植皮、同种异体植皮、异种植皮和...
鞠晓军
关键词:脱细胞羊膜脂肪源性干细胞皮肤损伤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三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米非司酮25mg、12.5mg、6.5mg,1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米非司酮25mg组不良反应较明显,有效率仅为48.5%,不是适宜的临床治疗剂量。而米非司酮12.5mg组和6.5mg组有效率分别达92.1%和83.8%,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从子宫内膜变化来看,三种剂量米非司酮均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厚度(P<0.01),但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来看,三种剂量米非司酮血清E2、P水平用药后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米非司酮12.5mg组优于6.5mg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mg组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疗效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郑玲鞠晓军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
数字化断层解剖学实验室的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影像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临床上实施透视、X线摄片、CT、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技术的基础。现有的影像解剖学知识和数据是经过将人体剖切开以后进行观察和测量得来的。最大的缺点在于缺乏某个器官或结构在人体空间中的准确定位、三围测量数据和立体图像,而这恰恰是学好影像解剖学最需要的。因此建立数字化虚拟影像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是数字化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和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的改革,对解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如何建立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相一致的断层影像解剖学实验室已势在必行,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饶利兵胡祥上曹述铁鞠晓军谢正兰杨懿农向长和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室断层影像数字化现代医学影像学测量数据影像学技术
人羊膜与人脱细胞羊膜形态结构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embrane,HAM)脱细胞处理前后的形态结构变化,为人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HAAM)作为良好的生物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取健康剖宫产孕妇的胎盘,剥离获取HAM,行HE染色、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上皮面与基质面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将HAM经物理和胰蛋白酶等脱细胞处理后获得HAAM,亦行HE染色、TEM、上皮面与基质面SEM检测;最后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HE染色表明HAM的细胞成分去除干净;TEM断面观察HAAM表明其富含大量密集的呈点状、线状及条索状的纤维成分;SEM观察表明HAAM的上皮面与基质面呈现不同的三维结构,未见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断裂。结论:HAM经脱细胞处理制备的HAAM,既去除了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又保存了完整的三维结构,为良好的生物支架材料。
鞠晓军郑玲柏树令王军
关键词:人羊膜脱细胞羊膜扫描电镜
人脱细胞羊膜复合脂肪源性干细胞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人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HAAM)含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整合素和板层体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能为细胞增殖、分化提供丰富营养。研究HAAM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生物相容性,探讨HAAM复合ADSCs构建真皮替代物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取健康4月龄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于腹股沟处获取脂肪行ADSCs体外分离、培养和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HE染色及CD44、CD49d、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应用物理和酶消化法处理自愿捐赠的人羊膜获得HAAM,行HE染色观察细胞是否脱除干净,扫描电镜观察HAAM结构特征。将第3代ADSCs以2×105个/cm2密度接种于HAAM上皮面,体外共培养1~5d后分别行扫描电镜和MTT检测,不加材料组设为对照组。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建立背部直径为2cm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A组创面植入复合ADSCs的HAAM,B组植入单纯HAAM,C组常规包扎。术后行大体观察,于术后1、2、4周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皮肤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HE染色示第3代ADSCs呈梭形,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第3代ADSCs表达CD44和CD49d,不表达CD34。HAAM行HE染色未见细胞残留;扫描电镜下见HAAM两面具有不同的三维结构,上皮面为较致密的网状纤维;基质面为较稀疏的胶原纤维,未见纤维发生融合、断裂和降解。ADSCs-HAAM复合培养3d后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胞体肥大呈梭形隆起,胞膜外绒毛致密略有弯曲,胞体下方形成丰富的伪足牢固黏附于HAAM上;培养1~5d,MTT检测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1、2、4周,A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A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B、C组;A组CK19表达亦明
鞠晓军潘锋柏树令田晓红佟浩王军
关键词:组织工程皮肤脂肪源性干细胞皮肤缺损
经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自体BMSCs在兔椎间盘内存活时间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的自体BMSCs在兔椎间盘内的存活时间,为后期采用转染成功的BMSCs预防椎间盘退变提供依据,并观察其迁移规律。方法8~10周龄日本大耳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g,取4mL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行BMSCs分离、培养。取第3代BMSCs(1×106个)用SPIO(25μg/mL)标记,普鲁士蓝铁染色检测标记效率,透射电镜观察标记细胞,锥虫蓝染色鉴定标记细胞活力,MTT法测定标记细胞及未标记细胞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将12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4),分别于L1、2、L2、3、L3、4、L4、5注入标记和未标记自体BMSCs悬液20μL(细胞浓度均为5×105个/mL),术后2、4、6、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2只和1只动物处死,取相应椎间盘行普鲁士蓝铁染色观察细胞是否存活以及分布。结果第3代BMSCs经SPIO标记后,普鲁士蓝铁染色标记效率为95.65%±1.06%;透射电镜观察示细胞质内有电子高密度铁颗粒;锥虫蓝染色示细胞活力为98.28%±0.85%;MTT检测显示7d内未标记细胞组和标记细胞组间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移植术后8周,仍可观测到位于细胞质内的蓝染颗粒。对照组未见蓝染颗粒。结论SPIO可以安全、有效地标记BMSCs,并能在体内持续存活8周。
谭树森贾长青刘振宁刘瑞端杨杰张磊寿奋勇鞠晓军
关键词:BMSCS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移植细胞迁移椎间盘退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