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萍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黄石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五种粪便隐血试剂的使用评价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比较邻甲联苯胺法、试纸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免疫斑点 EL ISA(Dot- EL ISA)及胶体金法等 5种粪便隐性试剂在临床上的检测效果。方法 :用 5种粪便隐性试剂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 ,结直肠癌组和消化道溃疡组的临床标本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并观察各方法的特异性 ,灵敏度 ,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邻甲联苯胺法和试纸法简便 ,快速 ,但干扰因素多 ,易产生假阳性 ;EL ISA和 Dot- EL ISA法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较高的特点 ,但由于方法原理所致 ,仍受铁剂和过氧化物酶 (POD)干扰 ,且操作繁琐 ,费时 ;胶体金免疫方法简单、快速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不受饮食、药物限制。结论 :5种粪便隐性试剂中 ,胶体金法能满足临床特异、灵敏、快速诊断的需要 。
- 柴辉鞠萍杨浏刘俊峰
- 关键词:粪便隐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斑点胶体金试纸法
- 凝聚胺法筛选鉴定Rh血型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对临床患者Rh血型筛选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53例住院患者先用珠海贝索公司的Rh试剂初筛Rh血型,再采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筛选鉴定,同时比较两种试验结果。结果Rh血型初筛阴性者为18例,其中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种方法筛选鉴定Rh阴性血型者17例,Rh阳性血型1例。Rh血型初筛试验假阳性率为5.56%。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Rh血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h血型初筛为阴性结果的一定要筛选鉴定,可替代传统经典的抗人球蛋白试验。
- 鞠萍郭琛
- 关键词:凝聚胺RH血型
-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 2002年
-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 EL IS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 PCR- EL ISA法和 EL ISA法分别检测 2 0 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 HBV DNA和 HBV血清标志物(HBVm ) ,3 4份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血清 HBV DNA含量 >4× 10 6 拷贝 /ml分别是抗 HBc Ig M组、HBe Ag组、抗 HBc组、抗 HBe组和三抗体组 (抗 HBs、抗 HBBe、抗 HBc) ,其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97.75 % ,62 .3 0 % ,41.67% ,16.0 0 %。结论 :PCR- EL ISA法定量检测 HBV DN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为临床早期诊断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 。
- 鞠萍柴辉杨浏朱胜洪刘俊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 血清保存条件对载脂蛋白A_1与载脂蛋白B测定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标本对载脂蛋白 A1 、B(apo A1 、apo B)分析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清标本 apo A1 、apo B测定的变化。结果 :4℃保存标本随着时间延长 ,apo A1 、apo B测定值均增加。apo B较 apo A1 增加明显 ,至第 7天时 ,apo B结果具显著差异 ,至第 14天时有高度显著差异 ;apo A1 至第 14天差异具显著性 ,第 2 8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2 0℃条件下保存的血清 ,至第 2 8天时 ,apo A1 较稳定 ,增加不明显 ;apo B增加趋热明显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标本在 4℃保存 ,apo A1 、apo B测定结果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 ,两周后出现明显增高。 - 2 0℃保存血清在观察期内 ,apo A1 相对稳定 ;apo B在 14天内相对稳定 ,第 2
- 鞠萍柴辉
- 关键词: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 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刘俊峰鞠萍黄娟郭琛
-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离尿液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研究
- 刘俊峰鞠萍吴一微姜玲张娟郭琛杨浏袁慧忠谢涛
- ①当缓冲溶液为50mmol/Ltris(pH8.1)、10mmol/LSDS、分离电压为15kV时,TRF和Alb在12min内实现了满意的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检测TRF和Alb的线性范围为10-1000mg/L、...
- 关键词:
- 关键词:转铁蛋白白蛋白
- 胸腹液铁蛋白及其与血清铁蛋白比值在胸腹液渗、漏性质鉴别中的实验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研究铁蛋白 (ferritin ,Ft)检测在胸腹液渗、漏性质鉴别中的实验诊断价值。用常规法和Light标准作出胸腹液的初步渗、漏性质鉴别 ,并测定胸腹液Ft(PFt)及血清Ft(SFt) ,计算其比值 (PFt/SFt) ;根据临床资料将标本按病例分为 4组 ,比较各组Ft含量及PFt/SFt值 ;用常规法和Light标准的鉴别结果比较PFt及PFt/SFt值在胸腹液渗、漏性质鉴别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 ,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结核性良性胸腹液组与恶性肿瘤组胸腹液中Ft浓度均大于 10 0 μg·L-1,PFt/SFt>0 .5 ;心衰与肝硬化组胸腹液中Ft浓度均小于 10 0 μg·L-1,PFt/SFt<0 .5 ;渗出液Ft明显高于漏出液 (P <0 .0 1) ;血清F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界定值是 :胸腹液Ft 浓度为 10 0 μg·L-1及PFt/SFt为 0 .5。诊断的敏感性为 94 .2 % ,特异性为 87.0 %。渗出性胸腹液中Ft浓度大于 10 0 μg·L-1,PFt/SFt>0 .5 ,而漏出性胸腹液中Ft浓度小于 10 0 μg·L-1,PFt/SFt<0 .5。胸腹液Ft及其与血清Ft的比值在胸腹液渗、漏性质的鉴别中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 ,具有实验诊断价值。
- 杨浏刘俊峰余久如鞠萍柯才明
-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
- 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肌酐的干扰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后不同酶法血清肌酐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探讨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肌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体内干扰实验:选取2011年5月至10月黄石市第二医院1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检测服用羟苯磺酸钙服用前及服用后l周血清肌氨酸氧化酶法肌酐(Scrl)、脱亚胺酶法肌酐(Scr2)、尿素(Ure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比较服药前后Scrl、Scr2、Urea、估算法GFR(eGFR)的差异。(2)体外干扰筛选实验:检测羟苯磺酸钙(100mg/L)对Scrl及Scr2有无干扰。(3)干扰剂量效应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羟苯磺酸钙(1.25-20.0mg/L)对肌氨酸氧化酶法低浓度肌酐(65.9μmol/L)样品及高浓度肌酐(404.5μmol/L)样品的干扰效应。以肌酐偏差3.5%或6.63μmol/L作为干扰临床可接受标准(dmax),配对样本比较用Wilcoxonz秩和检验。结果(1)体内干扰实验:患者服药后Scrl浓度148.0μmol/L低于服药前273.5μmol/L(Z=-2.803,P〈0.01),服药前、后Scr2浓度(269.5μmol/L与266.0μmol/L,Z=-0.614,P〉0.05)、Urea浓度(14.2mmol/L与14.4mmol/L,Z=-0.563,P〉0.05)及eGFR[18.95ml·(min·1.73m^2)“与19.35ml·(min·1.73m^2),Z=-0.57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干扰筛选实验:Scrl对照样品均值404.0μmol/L,实验样品干扰值(dobs)95%置信区间(CI)为(-173.90±2.86)μmol/L,显示严重负干扰,Scr2无干扰。(3)干扰剂量效应实验:低浓度肌酐样品,干扰剂量效应回归方程Y=0.0263X^2-1.6394X^2-0.2754(R。=0.996,F=2546.7,P〈0.05),羟苯磺酸钙在3.5mgCL浓度下干扰小于预设的dmax;高浓度肌酐样品,干扰剂量效应回归方程Y=-2.7649X-0.0782(R^2=0.998,F=7943.4,P〈0.05)
- 余久如潘桂红鞠萍
-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肌酸酐
- 肝素-甘油醛抗凝保护剂应用于血糖和血生化指标测定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鞠萍杨浏
- 关键词:血糖测定
-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26例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各类临床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危重、老年和意外抢救患者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易感人群;住院周期长、侵入性操作术和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老年病房、呼吸病房、神经外科是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了解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主要因素和重点科室的分布,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鞠萍童能胜柯才明骆明惠黎增文刘俊峰
- 关键词:医院感染克雷伯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