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凝
  • 2篇药师
  • 2篇抗凝治疗
  • 2篇二氢吡啶
  • 2篇二氢吡啶类
  • 2篇房颤
  • 1篇代谢
  • 1篇地塞米松诱导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性疾病
  • 1篇学法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性
  • 1篇血栓栓塞性疾...
  • 1篇药师培训
  • 1篇药物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一人...
  • 5篇常州市第二人...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常州市德安医...

作者

  • 9篇韩学诚
  • 9篇夏宗玲
  • 2篇夏军
  • 2篇王明丽
  • 1篇钱春艳
  • 1篇邹颖
  • 1篇王莉英
  • 1篇邹颖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抗凝治疗全程药学管理在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抗凝治疗全程药学管理对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临床药师开展抗凝治疗全程药学管理的病例,通过入院时、住院中、出院时、出院后门诊随访四个维度开展药学服务,并统计分析各项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共开展抗凝药学监护398例,药物重整189例,其中抗凝药物剂量重整28例(14.81%)。抗凝治疗药物使用合理率由56.67%显著提高到93.33%。华法林抗凝治疗TTR达标率由干预前17.3%提高到55.77%。全程药学管理的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96.7%)显著高于管理前(80.61%)。结论临床药师开展抗凝治疗全程药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依从性,药师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也是全程药学服务工作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韩学诚夏军夏宗玲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凝治疗
新发房颤快速复律药物新选择--维那卡兰被引量:1
2013年
维那卡兰是第一个心房选择性的钠-钾通道双重抑制剂,可用于新发房颤的成年患者的复律治疗,转复率高、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本文对维那卡兰的药理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近年来临床试验的结果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夏宗玲韩学诚王明丽邹颖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
建立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细胞的活性检测方法及抑制剂的筛选
2022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的细胞(hOAT1)中6-羧基荧光素浓度测定的荧光分析方法,并用于hOAT1细胞活性的测定及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激发波长485 nm,发射波长520 nm,BCA法检测样品蛋白浓度。以6-羧基荧光素的荧光强度对蛋白浓度的比值作为衡量转运体OAT1活性的指标。结果:在hOAT1细胞中,6-羧基荧光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8~3.2μmol·L^(-1)(r=0.9991),低、中、高浓度6-羧基荧光素溶液测定的日内RSD分别为6.08%、2.66%、0.86%,日间RSD分别为7.83%、3.73%、0.72%,绝对回收率分别为(111.35±9.8)%、(86.61±3.89)%、(100.15±1.10)%。抑制剂筛选结果显示1mmol·L^(-1)缬沙坦、奥美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hOAT1抑制率分别为103.45%、110.34%、93.41%、90.33%、79.84%、95.22%。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hOAT1细胞活性测定,缬沙坦、奥美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hOAT1存在抑制作用。
韩学诚唐雪妮夏宗玲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抑制剂筛选
4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对地塞米松诱导雌性大鼠CYP3A4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DHPs)中非洛地平、尼卡地平、乐卡地平、硝苯地平对CYP3A4酶活性抑制作用大小,为临床了解DHPs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几率大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探针药物法,将经80 mg·kg-1·d-1地塞米松诱导3 d的SD雌性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4种DHPs实验组,每组6只。氨苯砜为探针底物,HPLC法为检测手段,数据通过Win Non Lin药动学分析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处理,并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与四种DHPs组、阳性对照组氨苯砜的AUC0-24、CL/F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DHPs对氨苯砜的代谢抑制作用大小分别为硝苯地平>尼卡地平>乐卡地平>非洛地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统计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4种DHPs组与阴性对照组的C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不同DHPs对CYP3A4存在不同的抑制作用,但差异在体内表现并不显著,对于非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共服药物不会产生影响。
孙钧安韩学诚夏宗玲
关键词:CYP3A4药物相互作用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对人肝微粒体中氯吡格雷代谢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二氢吡啶类(DHPs)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对人肝微粒体中氯吡格雷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模型,将0.1、1、5、10、25、50、100、200μmol/L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分别与氯吡格雷(20μmol/L)在人肝微粒体中进行共孵育,孵育15 min后加入5倍体积的含内标氯雷他定的冰乙腈溶液(内标终质量浓度为500 ng/ml)终止反应。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检测氯吡格雷的浓度,以不加DHPs药物为阴性对照计算各DHPs药物作用下氯吡格雷的代谢抑制率。结果: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对人肝微粒体中氯吡格雷的代谢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200μmol/L浓度时代谢抑制率仍不及50%,提示半数抑制浓度均大于200μmol/L。结论:DHPs药物能抑制人肝微粒体中氯吡格雷的代谢,但抑制作用不强。提示DHPs药物不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不会影响两者临床联合使用。
王明丽韩学诚夏宗玲
关键词:二氢吡啶类氯吡格雷人肝微粒体代谢相互作用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调查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抗凝治疗的因素,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38例,对抗凝药物选择、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凝血功能监测频率、合并用药、基础疾病、出血并发症、用药教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2分者规范抗凝覆盖率48.8%,年龄和合并冠心病会影响临床抗凝药物选择,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对患者抗凝治疗接受度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INR在目标值范围内的患者仅占38.16%(29/76),TTRs平均值为(49.57±3.68)%。年龄、性别、华法林初始剂量、出血风险、合并用药等不影响INR达标情况,合并疾病中仅消化道疾病与INR达标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住院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监测频率也影响患者INR达标率(P=0.038)。结论目前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规范抗凝覆盖率仍较低,临床药师可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患者抗凝药物用药教育,积极参与到抗凝管理中,提高抗凝期间凝血功能监测频率,提高抗凝达标率,促进卒中防治效果。
夏宗玲韩学诚夏军
关键词:抗凝治疗影响因素用药教育监测频率
层次递进-解决问题结合教学法用于临床药师培训的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培训的新方法,以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充分认识层次递进(SPL)-解决问题(PBL)结合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培训过程中,将SPL-PBL结合教学法应用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上半部分以SPL法为主,下半部分以PBL法为主。临床实践教学中,查房、医嘱审核、参与制订治疗方案、病例讨论的教学,以PBL法为主,中间穿插SPL法;问诊、药学监护、用药教育,以SPL法为主,中间穿插PBL法。结果:SPL-PBL结合教学法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临床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加强了学员的沟通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四能"),提高了主观能动性。结论:SPL-PBL结合教学法,既兼顾了学员个体的差异性又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既兼顾了学员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又加强了学员临床思维和"四能"的培养,可用于临床药师培训。同时,SPL法的合理运用降低了PBL法对学员综合素质等的要求,从而扩大了PBL法的应用范围。由于该教学法的应用时间尚短,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对其不断的加以完善。
夏宗玲韩学诚钱春艳王莉英
关键词:临床思维
吸入给药防治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吸入给药通过口腔、鼻腔给药,可以避免肝脏首关效应和神经系统屏障的阻碍,直接到达疾病部位发挥治疗作用,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和疾病预防等。吸入给药作为一种无创给药方式,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与病灶部位靶向结合的特点,全身药物暴露量低,不良反应小,易被患者接受,其在全身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阐述吸入给药在各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吸入给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韩学诚夏宗玲
关键词:吸入给药药物治疗
利伐沙班致肝功能异常及视物模糊被引量:1
2013年
1例75岁女性患者因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遵国外医院医嘱口服美托洛尔(100 mg/早,75 mg/晚)及利伐沙班(20 mg/晚)。1个月后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90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33 U/L,且出现视物模糊。停用利伐沙班,次日患者视物模糊症状消失,第3天ALT49 U/L,γ-GT 73 U/L。停用利伐沙班第2天给予华法林(3.0 mg/晚)口服。次日患者出现血尿,急查INR为0.98。患者拒绝继续使用华法林,遂重新减量口服利伐沙班(10 mg/晚,药物自备),并严密监测肝功能和眼部症状。此后ALT及γ-GT水平均基本正常,视物模糊症状未再出现。
夏宗玲韩学诚邹颖
关键词:抗凝药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利伐沙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