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切口治疗肩胛颈及肩胛外侧缘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两种切口治疗肩胛颈及肩胛外侧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两种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颈及肩胛外侧缘骨折32的临床资料。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肩胛骨颈、体部骨折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8~52岁,平均36岁。其中颈部骨折10例,肩胛体部及肩胛外侧缘骨折20例。两者均有2例。有5例合并锁骨骨折,2例有肩峰骨折,3例肩胛岗骨折,合并肋骨骨折10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肺挫伤3例,下肢骨折2例。1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Judet肩胛骨倒"L"形后侧入路。13例患者采用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切开复位重建钛钢板、螺钉行内固定术。结果:手术切开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肩胛骨颈、体部骨折通过沿肩胛外侧缘做一直切口的手术治疗能够以微创完成肩胛骨颈、体部骨折的满意复位及内固定,同时根据Rowe的疗效分析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韩志强 狄东华 陈永华关键词:切口 两种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传统髓芯减压与小孔径多通道髓芯钻孔减压技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按年龄、致病因素、病变分期等入选标准进行筛选,符合条件者58例... 韩志强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减压术 胃癌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G6PD促进肿瘤细胞迁移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GCMSCs)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6PD在GC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和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预处理BMMSCs中的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检测MSCs中G6PD的活性。活性氧(ROS)探针检测MSCs中ROS的表达水平。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试验检测G6PD对MSCs和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增殖能力。结果GCMSCs中G6PD的表达量及活性较BMMSCs明显升高(t分别为7.497、11.75,P<0.01),且GCMSCs促进胃癌细胞迁移能力较BMMSCs明显增强(P<0.05)。胃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通过调节P53,上调BMMSCs中G6PD的表达水平(P<0.01)。G6PD可清除MSCs细胞内活性氧,维持MSCs在低胎牛血清(t=11.29,P<0.01)或H2O2(t=3.444,P<0.05)的条件下存活,并促进MSCs增殖和迁移(P<0.01)。胃癌患者肿瘤基质细胞G6PD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大小及转移有关(P<0.05)。结论GCMSCs通过高表达G6PD促进胃癌细胞迁移。肿瘤基质G6PD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监测的潜在标志物。 黄霞 黄霞 黄超 韩志强 韩志强 陈志红 朱伟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胃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外泌体 迁移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脊柱损伤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固定疗法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脊柱损伤患者66例,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影像学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固定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治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损伤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它是一种有效、科学、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陈元英 江红卫 韩志强 潘展鹏 刘方刚 陈步俊关键词:脊柱损伤 经椎弓根固定 临床疗效 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9例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贡小强 韩志强 狄东华关键词:桡骨远端 骨折 粉碎性 外固定器 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9月我院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13例,疗效满意。结果本组13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2±10.2)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患者痛苦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在恢复骨盆解剖序列连续性的同时,又能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韩志强 狄东华 陈永华 聂明军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骨科手术 双解剖锁定板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 C 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采用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4~67岁,平均40.8岁。致伤原因为跌伤9例,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1例。左侧9例,右侧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按 AO/ ASIF 分类,C1型3例,C2型8例,C3型4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双解剖锁定板固定,同组医生手术,术后早期活动,定期复查。术后2周、6周、10周、14周、22周按 Cassebaum 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术后1年、4年用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9.4个月。术后22周 Cassebaum 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86%。Mayo 评分为60~100分,均分90.8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 C 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早期疗效满意。 韩志强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 肘关节 两种切口治疗肩胛颈及肩胛外侧缘骨折的比较 韩志强 狄东华 陈永华锁钉钢板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规范锁钉钢板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术并发症分发生,提高手术效率,从而探讨锁钉钢板在临床应用中规范性操作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3~72岁,... 程千 狄东华 赵建忠 袁来宝 韩志强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韩志强 狄东华 陈永华 聂明军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外固定支架